【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南市府今(16)日在安平區的大臺南智慧交通中心舉辦「宜居城市」年終記者會,由交通局、工務局、水利局及財稅局等局處首長簡報整年成果,交通好行與工務建設的扎實基礎上,做好治水、淨水、親水以及財稅便民。
臺南市政府表示,黃偉哲市長上任後,加速推動南科、沙崙科學城雙引擎,科技量能帶動島內移居風潮,臺南市基礎建設投入逾650億元做好宜居城市各項準備,規劃總經費213億元改善南科交通路網、投入將近35億元設立6座立體停車場,完工7座特色公園,推動再生水計畫未來滿足南科用水需求及財稅局輕稅減政,讓臺南成為最適合宜居城市。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總經費將近35億元的6座前瞻立體停車場已陸續動工,2年後將可增加將近1,978席汽車格位、1,459席機車格位;臺南市先進運輸系統優先路網有第一期藍線、綠線、紅線及第一期藍線延伸線等四條路線,均獲前瞻軌道建設核定補助規劃。
大臺南建構完善公共運輸網絡,運輸需求首重溪北地區,包括開闢串連佳里、麻豆及學甲地區連接高鐵嘉義站直捷快速便捷公車路線,以及分別在溪南、溪北各打造臺南、新營2座大型綜合轉運站,提供公車、客運、計程車等更方便無縫接軌轉乘,透過11條「小黃公車」提供白河、玉井、左鎮、關廟、龍崎更符合在地需要的交通服務,運量迄今已突破2萬人次
工務局長蘇金安指出,今年在道路、橋樑及特色公園、代辦重大建築總投入經費456.82億元,其中,透過生活圈道路建設計畫,投入經費213億元改善南科周邊地區交通路網,搭配安平跨港大橋及61線延伸,紓解舊城區交通,串聯大臺南生活圈。
工務局表示,今年開路、建橋、養護、開發特色公園及辦理重大建築工程等,整年共獲23個獎項肯定,其中,交通網絡爭取前瞻計畫總共投入50多億元經費,其中提升道路品質計畫26.24億元,另外投入總經費約8.85億元開闢7座特色公園,港濱歷史公園將是臺南首座結合民眾參與的示範性共融特色遊戲場。
水利局長韓榮華表示,推動永康、仁德及安平再生水計畫,完全供水後每日可穩定供應6.3萬噸再生水,滿足南部科學工業園區115年用水需求;而雨水下水道累積建設達728公里、海岸沙洲復育長度約600公尺等防洪治水重大工程,投入總經費約159億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