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4月19日星期四

奇美醫牙神經血管再生術 治療成功率超過九成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門診常見家長帶牙痛、牙齦有腫包,甚至半邊臉腫起來的國中或國小孩童就診,檢查發現還在發育中的永久齒出現問題。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賴曉錞表示,永久齒從萌牙至生長發育完全約需3年,若在牙齒生長發育的期間,牙神經感染而發炎壞死,牙齒就會停止生長,繼而出現牙痛、牙齦腫、蜂窩性組織炎等。

賴曉錞醫師說明,之所以有這種情況的常見原因為蛀牙、牙齒外傷或牙齒先天構造所造成;其中,因爲牙齒先天構造而造成問題不在少數,常見在小臼齒的咬合面上,多一個凸出來的咬頭,容易因為吃東西導致咬頭斷裂,或磨耗而造成牙神經感染,亞洲人盛行率較高,約25分之1的機率有此變異構造。

發育中的永久齒,若因以上原因造成牙神經感染而需治療,會比一般已發育完全的永久齒困難,主要在於還在發育的牙齒牙根長度短、牙根壁薄、牙根尖未閉合,所以治療過程容易造成牙齒斷裂,而治療的藥劑與填補的材料,容易跑出牙齒根尖外,且牙齒因牙神經感染而發炎壞死,因此不會再繼續生長,形成即使治療後,也容易因為牙齒短、牙根薄而斷裂。

經感染壞死的發育中永久齒,傳統方法是進行「根尖成形術」;簡單來說,根尖成形術就是想辦法把牙根尖未閉合的地方擋住,讓治療的藥物,以及材料不會跑出牙根尖外面。
賴曉錞醫師說明,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在牙齒神經管內放藥物,讓牙根尖未閉合的地方自己長出天然的硬組織屏障,但這個方式的主要缺點是治療時間很長,需3個月至2年不等;第二種方式是直接在牙根尖未閉合的地方,填補材料當作人工屏障,雖然可以縮短治療時間,但是這兩種根尖成形術的方式,都沒辦法解決牙齒短,以及牙根壁薄問題,也就是無法讓發育中的永久齒繼續生長。

「牙神經血管再生術」即是為了讓牙神經已感染壞死的發育中永久齒,能繼續生長所發展而來,也就是在牙齒神經管內創造有利於細胞再生的環境,讓牙齒能「起死回生」;臨床治療方式是將感染的牙齒神經管在無菌隔離下,用藥物清潔消毒,之後從牙根尖開口用器械製造出血塊,進入牙根神經管內,血塊能當作骨架,讓殘餘的存活細胞、新生細胞與幹細胞有機會進入牙齒神經管內再生,最後再做好根管的填補。

醫師賴曉錞說:研究顯示「牙神經血管再生術」有兩項好處,首先是治療後的牙齒牙根長度增加比率約一成五,牙根厚度增加比率約三成,雖然組織學上的研究發現新生成的組織,並非與正常牙齒完全相同,但臨床治療的成功率超過九成。

其次,牙神經血管再生術提供發育中永久齒另一項好處,就是讓受感染的發育中永久齒能繼續生長,以增加牙根的長度與厚度,比傳統的治療方式,更能增加牙齒抵抗斷裂的能力,增加牙齒使用年限。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