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5年7月12日星期日

高雄濕地 「花」現濱海植物 趁暑假相約來造訪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高雄報導】濕地素有「大地之腎」的美稱,對於因應氣候變遷與災害防救有著重要地位,不僅為炎炎夏日的南部調節氣候,更營造出多樣化的動植物棲息環境;夏季正是一些濱海植物的花期,漫步於高雄市中都濕地、援中港濕地等濕地,可見到穗花棋盤腳、草海桐,以及欖李等濱海植物的小花點,綴於步道間,向民眾展現它們獨特的風采;趁著暑假期間,不妨造訪這些濕地,欣賞「水」與「綠」的高雄景觀。

中都濕地公園位於高雄巿愛河畔,公園內入口處有2 處與愛河連通連絡箱涵,因此公園內的水位調控受到愛河潮汐推移影響,每天有2次漲退潮,為一處感潮型淡鹹水混合的人工濕地,自100年4月完工至今,環狀水道兩岸已佈滿了復育的紅樹林,生態大島還原了高雄海岸線豐富的生態環境。






中都濕地連同「茄萣濕地」、「永定濕地」、「援中港濕地」、「洲仔濕地」、…、「愛河濕地」以及「鹽水港濕地」等濕地公園構成「高雄濕地生態廊道」,營造一個近自然的動植物等魚類、候鳥棲息環境,讓過境臺灣的候鳥選擇在此落腳歇息,再現鳶飛魚躍的蓬勃生機。
  
高雄市工務局養護工程處表示,中都濕地位在淡鹹水混合地帶,水岸兩側有欖李、穗花棋盤腳、草海桐等濱海植物,濱海植物為了適應濕地環境,故其耐旱性、抗風性、耐鹽性強,使得它們與平地植物有非比尋常的特性;穗花棋盤腳為玉蕊科植物,在夏季其總狀花序會由上至下逐漸開放,因其果實成熟後,呈現四菱形,像古代弈棋盤之腳,故得其名。草海桐又名海桐草,其耐風、耐旱的特性,即使在海風大的海邊亦能生長,故草海桐在很早之前,就被種植為沿海防風定砂植物;欖李屬使君子科,開花期在每年5至7月,滿樹的星形小白花相當醒目,具觀賞價值,也是優良蜜源植物。
  
養工處表示,為了營造「宜居幸福」的城市,迄今已打造出分布高雄各地的21處濕地,這些溼地各具特色,皆有獨具一格的物種,四季更迭時可見各式各色的植物,妝點於濕地間,更有12處濕地被內政部營建署列為國家重要濕地,由高雄市最北邊的楠梓仙溪濕地,串連至最南端的林園人工濕地,成為濕地生態廊道,總面積超過968公頃;趁著暑假期間,高雄市民朋友不妨造訪這些濕地,欣賞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樂園之高雄景觀。

濕地具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減洪、滯洪、防災及水質淨化等功能,對於因應氣候變遷,以及災害防救有著重要意義及地位,此外,濕地也可提供灌溉用水及漁業資源孵育地,堪稱人類糧倉;立法院已在2013年6月三讀通過「濕地保育法」,並以「明智利用」和「零損失」的概念,將濕地分為國際級、國家級與地方級,並實施分區管制,設立核心保育區、生態復育區等5個區域。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