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首齣在地人組成「鱟劇團」表演的在地故事「金門夢1960」,7月11日晚19時30分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熱鬧登場,現場擠進逾千名扶老攜幼鄉親, 座無虛席,金門縣議員唐麗輝也客串演出,金門縣政府文化局長呂坤和、金門縣金城鎮鎮長石兆瑉、金酒公司總經理陳永明等貴賓到場觀賞;成軍5年的「鱟劇團」交出亮眼成績單;除了7月11日晚上的首演外,7月12日下午15時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還再加演一場。
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為了考量金門縣烈嶼鄉民眾交通上的限制,特安排在7月12日下午15時(週日)演出同劇,在前半小時會開放入場!歡迎闔家觀賞;本劇有描述戰亂畫面及暗場連續砲擊片段,6歲以下兒童請家長斟酌觀賞;另每場前200名到場者,將贈送扇子,而前200名12歲以下兒童,將贈送小貼紙,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歡迎大家帶著全家大小一同前來觀賞。
如果不了解那時代的故事,那麼真的非看「金門夢1960」不可!不僅結合戲劇與歌舞,也集結了各個世代的金門人,來演繹屬於金門的故事;歷時一年半的籌劃及培訓「金門夢1960」,演繹1958年至1960年代的故事!最具金門本土性的戲劇展演於鄉親面前;用金門人、金門話,金門故事貫穿全場演出的舞台 劇,演出最令人動容的金門故事,內容敘述金門823砲戰前後時期戰火下的生活情況,也點出了金門人及國軍弟兄共生的默契,以及年輕人為了嚮往臺灣的生活,無視家人勸阻,極力掙脫保護羽翼,產生的衝突等。
舞蹈,是一門藝術,有時候,不需要言語表達,單純用肢體就能簡單明瞭;當然表情,也是不可或缺的!「金門夢1960」劇中「金門夢」一曲由鄭淑芬演唱、董育欣編舞及獨舞、卓士堯作曲、李敏德作詞;劇中其他歌曲點綴有「金門七娘燈」、「料羅灣」等,將劇情張力引最高點,演員以道地的閩南語,把金門那個年代所發生週邊的生活點滴,或說或唱或跳,淋漓盡致地呈現!更道出這齣戲想傳達的「金門夢」。
「金門夢1960」內容共分3個段落,第一段男主角背景是落番時期,第二段男主角則身處戰亂時期,到第三段男主角的青春;亦即從男主角的落番、戰亂到男主角的青春,細分為落番、初醒、復國夢、擎天、青春、幻之夢、交換秘密、寶島夢等幕,每段演繹重要的關鍵,皆強調有堅強的金門女性支持,過程中穿插歌舞、融入軍管時期舉國祝壽的情形和戰地標語,演譯得傳神又感人,博得滿堂彩!
7月11日「金門夢1960」晚19時30分開場不到半小時,就滿場了!戲到深處時,有人悄悄捏住快酸透了的鼻頭;許多鄉親看完「金門夢1960」,引起許多共名與迴響,紛紛在臉書留下感動心聲!小編整理如下:
1.把金門3、40年代的歷史悲劇及年老一輩女人的無奈與辛酸,年輕一代的迷茫興無助闡釋的淋漓盡致,大家對劇情鋪陳讚譽有加!
2.悄悄為金門女人,掉下感動的眼淚!
3.感動!金門女人的悲哀與無奈!
4.有歡笑有淚水的一場戲!
5.真的超棒的!很感動人心啊!辛苦大家賣力的演出喔!加油!
6.塞得很誇張,連走道也塞得滿滿完全無路,真的很精彩。
7.難過快要掉淚了!演得好逼真喔!


「鱟劇團」由一群金門在地表演藝術愛好者組成,大家利用家庭忙碌、工作之餘的時間,一起參與,透過戲劇呈現人生際遇,初期的金門鱟劇團以童言童語方式,深入社區、校園訴說童話,以及繪本故事,散播歡樂給孩童。
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立於西元2010年2月1日,源自於是為緬懷胡璉將軍創設金門酒廠及對金門地區之貢獻,以弘揚文化藝術(含酒文 化)、促進文藝交流而成立,致力於辦理各類文化藝術展演、推廣與學術研討活動、宣揚金門地區固有文化和文化資產及著作之保存、維護與傳承;該會Logo是以高粱、白鴿、手、金門酒廠的標誌為元素,手上的金門酒廠標誌,象徵胡璉將軍任內創立金門酒廠,以高粱釀酒,增加地方財政、推動各項基礎建設;白鴿象徵和平、幸福,詮釋胡璉將軍捍衛金門國土,軍民安居樂業。(楊威廉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