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4年11月14日星期五

探索『復國墩』美麗的海景​ 發現金門重大歷史遺址​文化

【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考古研究,受到戰火影響,在民國60年代才陸續展開,其中在『復國墩』遺址、溪邊海水浴場海岸發現,有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貝塚,這是相當激勵台灣考古界,遺址地後挖出紅色和黑色陶片若干,最遠可追溯到與台灣及福建同時期的新石器時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李慶堯博士,曾在金門南海岸 聚落發現植物印痕化石,經初步判斷,年代超過100萬年以上,比台灣所發現的植物化石保存更完整,這項重大發現,將有助還原金門古代環境與氣候面貌。

『復國墩』原名蚵殼墩,意指由蚵殼堆起來的高地,是一半島型的礁石海岸,但卻不產任何蚵仔,經考古研究發現,此地有大量貝塚遺址,此重大發現,才定名為「復國墩文化」。以前是個堆積大量蚵 殼的離島,民國95年建造堤岸將此礁嶼連接起來,而成為一處漁港,是金門本島第二大船筏聚集地。

 『復國墩』漁港緣溯民國48年蔣公視察金門防務時,來到這個漁港視察地下碉堡構建工程,視察後十分滿意,但步出碉堡時抬頭一看,漁村的地標叫『蚵殼墩』,思索半晌,接著下令將此地改名為『復國墩』,這便是『復國墩』之名的由來,取此名之意涵不言而喻。

根據自台灣大百科全書紀錄中,『復國墩』遺址是存在於金門島上的重要遺址,位於金門縣金湖鎮溪湖村,1960年代末期,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系林朝棨教授於地質 調 查過程中,發現金門復國墩貝塚遺址,並進行小規模挖掘;張光直先生在1970年代曾經指出大坌坑文化為東亞三大農業重心之一,以根莖種植為主,他於 1980年代曾提出中國考古學中之交互作用圈,大坌坑文化代表者中國東南沿海5000-7000年前的史前文化體系,『復國墩』遺址即為大坌坑文化在東南沿海 的代表,臺灣的大坌坑文化之間,有明顯互動關係,且可能屬於同一史前文化體系,因此,長年來學術界大體接受『復國墩』遺址即代表者中國東南沿海具大坌坑文化類似的文化體系。

『復國墩』遺存的年代,大致5800至8000年前,人群生活行態以採集、漁獵為主,農業證據並不明顯,聚落範圍較小,因此遺留的遺址面積通常不大,『復國墩』遺址可歸屬於華南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復國墩遺址當為目前以福建為中心之亞洲大陸東南沿海區,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復國墩』遺址目前所代表的意義有以下二點:
一、『復國墩』遺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所具備的考古學證據,可能可以解決台灣史前史上,乃至於大洋洲考古學上的一個重要問題,亦即南島語族起源的問題。
二、『復國墩』遺存及其較晚階段者,代表者其地點曾在福建沿海金門、澎湖到台灣南部這一條文化接觸路線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這一條文化接觸路線上,當時除了物品,概念的傳播上,不排除有從福建到金門、澎湖至台灣南部一帶之人的移動、擴散的可能性。

金門本島四極中,極北「官澳」的開基與皇親國戚相關,極西與極南的「水頭」與「珠山」則有著僑匯構築而成的富貴氣象,只有極東的復國墩,竟是美麗的海景, 此海景很難跟戰地金門畫上等號,因為印像中的金門,海邊是一處難以親近的地方,但隨著金門的開放觀光,美麗的沙灘與海景逐一的呈現在國人眼前,保護許久的沙灘,更是未經蹂躪的處女地。

早期『復國墩』與溪邊、下湖等三個村落是金門民眾出海討生活的港口,包括捕魚、拿紫菜、拿海蚵、海瓜子等海產,也是當年國軍北碇 島運補,心戰海漂的原始小港口,經幾年前,政府將港口遷移往北約500公尺處現在位置,耗資新建又具現代化比較大的漁港,又在至高點岩石上建了座「觀海 亭」及扶木步道,可步行到海岸岩石聽濤、觀海,風景極至優美,是休閒散心的好地方。

前金門自衛隊女隊長洪燕玉表示,觀海亭是炎炎夏日午休最好的場所,躺在亭中的木椅上,什麼都不想,吹著涼風聽著浪濤聲,南柯一夢,著實愜意,倚著欄杆,望眼無垠大海,看港中的小船隨波盪漾,天氣晴朗時,還可以望見『北碇島』,是一個非常適合放空賞景的地方,歡迎大家有機會前往旅遊,除能欣賞美麗的海景之 外,也能品嚐當地現撈的活海鮮,其鮮甜甘美的滋味,是您不可錯過的美食喔!!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