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燈鐘表示,古琴又稱七弦琴,源自於中國彈撥類樂器,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樂器,已有3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因此被許多文人視為高雅代表;黃永岳精研古琴斫琴與彈奏,並在臺灣和金門傳授琴藝,多次帶領學生至大陸廈門、天津等地進行琴藝交流,成果非常豐碩。
黃永岳指出,琴被古代文人視為高雅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伴奏樂器,現在的古裝電影、電視劇中,也經常出現彈奏古琴畫面,或使用該樂器當作配樂音效;2003年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二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06年大陸國務院將古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於2007年起多次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臺灣劉氏文化研究學會暨臺中市劉氏宗親會傅心韻顧問表示,古琴作為中國音樂代表,也是東亞重要禮樂樂器之一,很早就流傳到中國周邊國家和海外地區;根據文獻記載,古琴於公元600至900年間傳入朝鮮半島和日本,明清時期就被來華傳教士所關注,並翻譯和寫作相關著作;現在隨著古琴普及,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俄羅斯等西方國家出現古琴社團和表演,全世界也開始掀起學習中國樂器風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