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5年10月30日星期四

成大產學受肯定 獲教育部2國家講座主持人1學術獎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教育部第29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及第69屆學術獎得獎人名單日前公布,國立成功大學關鍵材料學位學程周明奇講座教授、航空太空工程學系胡潛濱講座教授2位榮獲國家講座主持人,化學工程學系李玉郎講座教授獲學術獎;成大學術研究及產學務實研發合作傑出,連續3年有教授獲國家講座主持人肯定,連續5年有教授榮獲學術獎。


教育部設置國家講座主持人及學術獎,目的在鼓勵學術發展及獎勵產學實務研發合作,提高教學與研究水準,並促進大學發展特色與鏈結產業;第29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共計10位;第69屆學術獎18位獲獎;教育部預計於115年3月於臺北舉行頒獎典禮。

周明奇講座教授,學術專長為晶體生長、凝態物理、雷射光學、化合物半導體、磊晶生長等。


單晶材料是重要戰略物資,也是發掘新穎材料重要途徑;單晶生長是曠日費時研究,過去相關研究多仰賴國外提供樣品,周明奇教授2004年返臺後在國科會及教育部支持下,建立國內最具規模晶體研究中心,不僅能生長多種類型晶體材料,更能自主設計與開發晶體生長設備,形成材料與設備一體化研究體系。


未來晶體生長的研究重點及方向分兩部分,(1)Crystals in AI:研發用於加強AI技術及支援 AI系統新穎晶體;(2)AI in Crystals:如何利用 AI協助建立新型晶體模型,及優化工業晶體生長,進而加強臺灣在次世代半導體及相關領域國際競爭力。

胡潛濱講座教授,學術專長為異向性彈性力學、複合材料與結構、破壞力學、計算力學。


研究方向由早年對巨觀及微觀力學之認識及深入研究,轉進於與分子動力學及奈米力學之串接與瞭解,建立貫穿各尺度之力學理論,及創立方便使用者運算之力學分析軟體AEPH!Anisotropic Elastic Plates–Hwu);此一軟體以解析解為立基,以邊界元素為應用媒介,與一般商用有限元素軟體有明顯之區隔,可提供學術界及業界具理論基礎另類力學分析軟體;歷年來撰寫過專業書籍Anisotropic Elastic Plates、Anisotropic Elasticity with Matlab、Mechanics of Laminated Composite Structures,均由知名國際書商出版。


未來3年除持續開授大學部及研究所之基礎及進階課程外,將考慮開授創新之融合式課程(融合基礎課程與新興研發成果),例如:「智慧型複合材料結構」及「力學軟體開發」等,並提供跨校性選修課程、遠距教學、及巡迴講座。

李玉郎講座教授,學術專長為量子點敏化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界面工程及表面改質、自組裝單分子膜製備及應用、Langmuir-Blodgett monolayer。


李教授研究領域主要是在太陽能電池及表面科學,在此一領域最受矚目研究是發明階梯結構量子點共敏化電池,將電池效率推至當時全世界最高值,相關研究有7篇被列為高度引用論文;此外,染料敏化電池也是其實驗探討重要主題,研究如何設計電池結構,開發不同材料來製作電極及電解質,藉以提高電池效能;代表性研究是開發膠態電解質,以解決一般染料敏化電池所使用液態電解質溶劑揮發、洩漏,及電池穩定性問題。


李教授表示,獲此一獎項雖然是多年對研究工作堅持與努力成果,也要誠摰感謝校內、校外多位教授幫忙與豉勵,及研究室學生努力與付出,更要謝謝家人對他的包容與支持。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