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場講座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專任副教授、日籍建築設計師長友大輔教授以「Crafting the Space」為題蒞校分享;他曾獲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Best 100、義大利A’Design Award年度設計師等國際肯定,並具備LEED 與 WELL國際綠建築專業資格,實務經驗橫跨建築、展示設計與文化場域改造;目前亦持續進行臺大博士研究,以深化建築與文化研究間連結。
長友大輔教授指出,設計是一種「重新發現價值」過程,而非僅是形式塑造;他擅長運用傳統工藝技法、形態與概念延伸到空間之中,透過材料與結構精準詮釋,使工藝精神得以在公共建築與展演空間中轉化再生;其作品包括以光影與結構表現竹工藝精神《Lightscape Pavilion》(2013)、於臺南以螺旋構造展現能量流動《Spiral Pavilion》(2014),及結合風力與場域特色《Dance with Wind》(2022)等專案。
在講座中,他分享自身從「線性」到「非線性」設計流程探索,引用師承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教育觀點,強調材料與環境在實踐中皆可能帶來反饋,驅動設計不斷修正與演進;他邀請學生思考如何透過刺繡背後文化記憶與材料特性,重新定義工藝在空間敘事中角色。
設計學院范靜媛院長表示,長友大輔教授將「工藝×空間×設計思考」三者相互串連,為學生帶來跨領域視野深度激盪;南應大以刺繡技藝為核心,串聯建築、視覺、品牌與科技領域,推動USR計畫結合教學與地方文化再生,正是透過這樣跨域合作,讓傳統刺繡走進當代生活場景。
校方表示,未來,「2025刺繡設計季」將持續邀請國際設計能量加入,期待透過課程、展演與工作坊,與地方共同打造屬於臺灣刺繡永續文化新篇章。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