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8年4月6日星期五

南台別院名人講座 佛教×療癒探討終極療育

【記者于郁金/郭騏樂/臺南報導】古今醫學耗費龐大資源探究治病良方,佛教教主亦有大醫王之稱,如何幫助眾生開啟療癒之鑰?佛光山南台別院4日晚間安樂富有系列講座,邀請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歐洲總住持滿謙法師與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暨知名作家侯文詠講師,從佛教與醫學角度,探討「佛教與療癒~接受與感恩.雋永的省思」,一端是講究實證治療的醫學專業,一端是拔除病根療心為上的宗教師,共同探究生命終極療癒之法,吸引近千人前來聽講。

佛光山南台別院安樂富有系列講座臉書粉絲團直播
講師:滿謙法師/侯文詠
《佛教與療癒~接受與感恩雋永的省思》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99834556779149&id=182696301826322
住持滿舟法師引言指出,在緣起的世間,老病死生是不可避免的現象;眾生的病苦,除了來自身體器官的疾病之外,還包括心理的疾病,也就是貪瞋癡等等無明煩惱。疾病的產生,往往與人的心理、生理、行為、以及整個社會的生活環境,都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疾病的治療必須先找出其病因,防範於未然,所謂「上醫治未病」;總之,疾病不外由於心不能靜、氣不能和、口不能守、妄想不能除等等,於是造成身心的病患。

侯文詠擔任麻醉科主治醫師,5年期間在癌末病房傾聽不下500位病人面臨死亡的心聲,不論將軍、立委、部長、市井小民,一輩子汲汲追求堆疊的事情,在面臨死亡時,升遷、加薪、名聲等等從來都不是關注重點,首要關注的是「關係」 特別是親密關係,放不下的都是家人,幾乎沒有例外,一個人只要在親密關係及格了,其他都及格了,至少他可以走得沒有負擔!

侯文詠提到人們第二個關注點,是這輩子到底所為何來?對社會的貢獻是甚麼?虧欠他人的如何補償?人們在職場上為了升遷付出的代價,無法陪伴家人、或為了爭奪與家人反目,老病之時卻懊悔親密關係疏離,人生的意義是甚麼?侯文詠曾經在雅魯藏布江,靜靜思維一個下午,過去把生命當作倉庫,不停搬來東西往倉庫堆積;那個下午,望著江水平靜無波,落下的樹葉或樹枝卻無法在江面停下來,侯文詠想起《論語》:「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體會生命是一段時間,用時間看待生命,會想讓生命過得精采。侯文詠感謝500個病人給予的禮物,體認生命的價值。

滿謙法師談到疾病如何產生?心法如何療育?經典中譬喻佛是醫師、法如良藥、僧是護士、眾生是病人;佛陀歸納疾病有生理的病、心理的病、業報的病;摩訶止觀談到,疾病有六種,四大不調、飲食不節、坐禪不調、鬼神得便、魔神所擾、惡業所起;四大不調、飲食不節、坐禪不調可以治療調整,後面三種須透過禮佛、拜懺、禪坐、修福來改善;世間的醫學針對生理,佛陀對於生理、心理、飲食、環境各方面,以生命之學整體觀照,不是只看局部。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