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4年11月16日星期六

金門官宦之家-后沙許盛將軍福州裔孫許勛與家族返鄉認祖訪親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旅居福建福州金門后沙許盛將軍裔孫許勛和家族成員11人,於113年11月8日循小三通到金門,與來自臺北同為許盛將軍裔孫的堂兄許堅權等4人會合,共同於9日上午返回后沙許氏聚落認祖訪親與宗親相認,並於許氏家廟拜祖,完成尋根拜祖,一圓360年尋親夢。

許盛將軍於清康熙3年(1664)自海上率眾歸順清朝,歴任參將(正三品)、副將(從二品)、南贛總兵(正二品)、襄陽總兵、宣府總兵,於康熙34年(1695)告老還鄉,定居泉州終老;子孫因蔭官與科舉考試,世代子孫分別考上舉人、進士,進入清朝廷中為國家服務;期間共有直系親人6代人為朝廷效命,其中進士許德樹於道光17年(1837),由臺灣府儒學教授回任漳州府儒學教授為止,時間長達173年;許盛將軍奉准自宣府總兵官告老返回福建泉州養老後,即未再返回故鄉金門,其子孫亦同;其子孫散居大陸各地,分別各自發展,與家鄉金門間往來,像斷線風箏一樣,失去訊息;留給家鄉祇有許氏族譜序與許氏四房家廟神主牌位及裔孫間口耳相傳豐功偉業。

《后沙村史》作者許木進於112年1月份在網路上發表《金門官宦之家:后沙許盛將軍家族》乙文,希望透過網路報導,能吸引到與許盛將軍家族有關裔孫成員瀏覽閱讀,進而返回金門尋根祭祖;許盛將軍第11代在台裔孫許振威(20世忠輩)看到上述文章後,於112年(2023)12月31日聯絡上許木進,才把整個家族歷史在經歷360年後,重新對接串聯起來;找回失落在外族人,這一刻在金門后沙許氏族親備感歡欣激動。

許振威表示,家族籍貫自懂事以來,都以福建福州人自稱,並不知道自己祖籍是福建金門;直到在網路上看到許木進寫的《金門官宦之家:后沙許盛將軍家族》乙文,其中有一段敍述到孺人鄭孟姬為崇楷在侯官童試時,與官署轅門為侯官籍訟理過程,與進士許德樹事蹟;與家族保管資料中,烈祖許德樹資料相符,乃知家族從金門籍入福州籍過程;再看看家譜昭穆序「廷臣崇懿德、靖獻顯宏勳、忠孝傳家澤、名留奕世芬」等資料,都完全符合,乃證明自己是金門后沙許盛將軍後人無誤;歡欣之餘,立即將此事告知遠居福建福州堂叔許勛和與家族成員,彼聞訊確認後,至表雀悅欣喜,乃籌備計畫返回金門后沙祖地認親行程。

兩岸之前因疫情肆虐因素,為保護國人身體健康與安全,關閉國境,中斷兩岸民間交流居民往來;之後疫情稍緩,臺灣先行開放居民赴大陸措施;金門后沙宗長許時撰以臺中市金門同鄉會理事名義,參加臺中市金門同鄉會、臺中市浯江金門同鄉會組團赴福建訪問;而於113年(2024)3月25日晚上與旅居福州市許盛將軍裔孫許勛和、許勛楷兄弟首次見面;之後4月6日金門后沙宗長許子能,與許勛和、許勛偉、許勛楷3兄弟,相約共同出席泉郡石龜許氏家廟祭祖,再度異鄉相逢。

中國大陸於113年(2024)9月27日開放福建省居民往金門地區觀光旅遊措施,這個旅遊措施宣佈實施後,許勛和立即聯絡福建眷屬,準備資料籌辦申請赴金門認親旅遊行程,經多方努力,乃於同年11月8日成行,11月9日返回金門后沙認親拜祖。

11月8日中午12時20分許,福州勋和家族11人循小三通由廈門五通碼頭搭船入境金門;后沙許氏宗親非常重視這份得來不易親情,特別派員前往碼頭迎接;迎接的人員有:金門后沙許氏宗親會理事長許榮緒、村長許明吉、鎮南宮前主委許漢昌、老師許明義、老師許榮宏、長老許及祥、許新平、臺中市金門同鄉會理事許時撰、后沙旅台許氏宗親聯誼會秘書長許冠渊與鄭安婷伉儷、許木進等11人;下午由臺北飛往金門班機延誤到黃昏,復有旅居臺北許堅權、許勛猷、許名和、許振威等4人,於黃昏時刻趕來會合,全體成員共15人,共遊金門,歡迎他們返鄉認親拜祖。

113年11月8日晚上7: 30家鄉派員前往勋和家族下榻的飯店接回貴賓許勋和、許堅權、許勋猷、許勋楷、許名和、許振威等6人,返回后沙「長至四房家廟」飲茶話家常。陪同者有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許奮鬥、村長兼鎭南宮主任委員許明吉、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理事許時撰、中華金門公共事務協進會常務監事許木進、后沙旅台許氏宗親聯誼會秘書長許冠淵、后沙嚨口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許進財、老師許明義、宗老許及祥等諸多宗親與會,飲酒喝茶話桑蔴,共敍宗誼。

11月9日上午8時15分,許勛和家族成員一行15人,搭乘大型巴士返鄉;后沙宗親由理事長許榮緒率宗親在村口迎接,並拉開紅布條歡迎,布條書寫「歡迎后沙少闢公第九世許盛將軍裔孫返鄉尋根謁祖團」,許勛和家族同時也準備紅色布條,上面書寫「都道榕城乃故里、孰料金門是家鄉」、副標題「金門后沙許盛將軍福州裔孫認祖訪親團」;2幅布條相互輝映,道盡宗親尋親甘苦談與摰誠歡迎異地宗親情。

認祖訪親團先進入后沙子民信仰「鎮南宮」,向護境菩庵佛祖與魏府鎮朔將軍爺與諸神,焚香祝禱,祈求尋親旅遊平安,諸事吉祥;隨即前往金沙東蕭郊外,向許盛將軍祖母歐氏,受皇清誥封為一品夫人墓塋祭拜;之後轉往金沙洋山許盛將軍側室張氏墓塋祭拜,再返回后沙繞境巡禮許盛將留存后沙「四房家廟」遺址的軍事堡壘「鎮中堡」、六嬸婆故居。

11時許拜祖,先祭拜奉祀許盛將軍暨其親人的后沙「許氏長至四房家廟」,再至后沙「許氏五房家廟」;儀式循古禮進行,焚香祝禱、告知祖先、行最虔誠的跪拜叩首禮、獻敬祖金;儀式完成後,參觀清康熙帝賜許盛將軍「矢志忠貞」御匾、裕親王「天宇風清」匾額、許仁菴「榮祿大夫」匾、許國柱「副將」匾、許升九「游擊」匾、許廷瑤「知府」匾、許廷瑞「知縣」匾、許廷瑜「通判」匾、許崇楷「舉人」匾,並有專人解說,說明祖先豐功偉業。

12時在「許氏長至四房家廟」設歡迎宴,歡迎福州許勛和家族15人返鄉認祖訪親團,席設6桌;分別由村長兼鎮南宮主任委員許明吉、臺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許奮鬥、《后沙村史》作者許木進分別致歡迎詞。

據福州裔孫代表許勛和表示,住在北京的姑媽許佩珍寫給他的信函,函中稱:「我家各字譜是『廷臣崇懿德、靖獻顯宏勳、忠孝傳家澤、名留奕世芬』;據傳說,我祖廷00是十八省提督,所以十八省都有他的家屬,可能許崇智亦是我們本家;我家據說有落鬍子及中掌,即掌紋中橫一條都可發達;我祖即獻字輩,他入海軍改名濟川、別號調業,我父名顯昆,我兄弟宏珪、宏珍、宏璋(尚有一宏璟早死);你們即勳賢、和、梓、偉、楷等;我太高祖即許德樹,他中進士,作過知縣,他是風流名士,娶有三妻四妾,我們的祖屋在文儒坊,即現在之蔡家厝,此屋我去過,與六子科甲之陳家對門,我們公婆廳上有土塑行像,即德樹公;以後再談,此致和侄覽。姑母六月十七日並附許濟川像」。

許木進指出,這是許勛和姑媽許佩珍留給他,唯一證明家族昭穆資料,他幸運的給保存下來,才能證明他是進士許德樹的子孫;另,從這函件中證明其家族昭穆也與后沙官房的昭穆相同,實足以證實是后沙許盛將軍後裔,才安排返鄉認親行程,促成本次世紀宗親相聚盛會。

接著以自撰一首金沙曲,致金門后沙許氏宗親;在會中朗讀,文中敍述許盛將軍豐功偉業,成為福州人與認祖訪親心路歷程;朗讀完畢後,全場爆以熱烈掌聲,席間賓主盡歡。

下午前往山后梁氏家廟,參觀許盛將軍曾孫許崇楷女婿梁上國書寫「狀元拜相」匾,懸掛在梁氏家廟大廳祖龕上;梁上國(1750~1818)字斯儀,一字九山,江田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三十三(1768)年中舉人,時年18歲;乾隆四十年(1775)中進士,選庶吉士,后因守父母孝回鄉;乾隆五十五年(1790)授编修,遷御史給事中,歷官奉天府丞兼提督學政;嘉慶十二年(1807)遷詹事府少詹事,后升任太常寺卿;梁上國為知縣許崇楷女婿,其大女兒許馥荃夫,是許懿善妹婿,著有《琴音軒詩草》。

梁上國在清朝嘉慶年間,在金門山后梁氏家廟晉有「狀元拜相」牌匾,其署名為裔孫翰林學士梁上國書;目前保存良好,足見當時金門與福州梁氏家族間往來密切,此為梁氏家族名人之殊榮,永為子孫所效法。

許盛將軍福州裔孫許勛和家族,此次來金門后沙認祖訪親行程,同時亦有旅遊觀光;不僅受到后沙許氏宗親熱烈接待,參觀金門景點,亦緬懷許盛將軍顯赫軍功;同時也祭拜祖先墓塋與家廟,與宗親談論交流許盛將軍歷史,深覺此趟行程很有意義,而以身為許盛將軍裔孫為榮。

本次返回金門后沙認祖訪親團成員,包括:福建福州許勛和、林鑑如伉儷,許勛楷(三弟)、李光(大弟媳)、許勛賢(大姐)、李思瓊、呂建閩伉儷(女兒女婿)、許勛平(小妹)、沈濤濤、趙彦瑚伉儷(兒子兒媳)、沈敬淮(孫子)、臺灣臺北許堅權(二堂哥)、許勛猷(三堂哥)、許名和(三堂哥兒子)、許振威(大堂哥兒子)等15人。
(中華金門旅台許氏宗親會副理事長許木進提供照片)










中華鱻傳媒 金門官宦之家-后沙許盛將軍福州裔孫許勛與家族返鄉認祖訪親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