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12歲吳小妹最近1個月有反反覆覆頭痛、嘔吐,近幾日出現走路不穩、視力惡化等症狀而就診;頭部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顯示後顱窩有一個3-4公分大的腫瘤,並有腦中心(腦幹)壓迫、腦部積水(水腦)等情形;成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緊急進行後顱窩腫瘤切除術及水腦引流手術,病理報告為小腦髓母細胞瘤(惡性腫瘤);術後吳小妹頭痛、嘔吐情形獲得緩解,視力也有改善,接續由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評估腫瘤治療,安排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
成大醫院神經外科陳又寧醫師表示,兒童顱內高壓十分危險,可能導致永久性神經功能缺損,甚至造成猝死;嘔吐是兒童顱內壓過高的常見表現,也是常被輕忽症狀,可能誤認為急性腸胃炎,而未在第一時間至兒童神經科或兒童神經外科就診;顱內高壓症狀也包含:視力模糊、步態不穩、嗜睡,嚴重時甚至會發生癲癇或昏迷;顱內的病灶十分多元,腫瘤、急性水腦、腦出血、顱內血管畸形、感染、發炎疾病等都可能造成兒童顱內高壓,相關疾病都需要及時診斷與擬定治療計畫,不可輕忽。
陳又寧醫師指出,造成顱內壓過高的病症,常常都需要神經外科醫師手術介入,才能及時緩解顱內高壓;神經外科手術是醫學領域中困難度高的範疇,近年來,技術、設備和影像系統大幅進展,已顯著提升安全性;藉由神經內視鏡和微創器械輔助,可縮小手術範圍,減少手術中腦部曝露,也能尋求較安全手術路徑,降低手術風險;手術中可藉由神經偵測器進行監測,確認神經功能變化;在病人充分配合情況下,透過清醒開顱手術方式,也能更精確且即時掌握病人神經功能。
陳又寧醫師提醒,當兒童出現原因不明劇烈嘔吐,尤其伴隨其他神經症狀時,應盡速就醫,尋求醫療評估;顱內高壓可能威脅生命,若需要神經外科手術介入,務及時必與醫療團隊充分討論手術風險及治療計畫,切勿因恐懼手術而耽誤治療時機,及早診斷、及時治療,才能給孩子帶來最好的康復機會。(于郁金攝)
分類:健康醫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