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4年11月21日星期四

奇美醫引進脈衝場消融電燒手術 提升安全 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心房顫動,危機四伏!特別的是,心房顫動易造成中風、心臟衰竭及失智症風險,危機四伏!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威杰指出,「心房顫動」為最常見心房心律不整,容易造成腦中風,中風機率是正常人3至5倍,死亡率則是正常人2倍以上,長期心房顫動也會導致心臟衰竭,相關失智症風險增加。

奇美醫引進脈衝場消融電燒手術 提升安全 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

心律控制策略及心房顫動電燒術改善心房顫動病人生活品質及降低中風風險
案例:80歲阿公糖尿病多年,6年前開始反覆發生心律不整,並伴隨胸悶及呼吸喘,醫師診斷為心房顫動併心臟衰竭;由於心臟功能逐漸下降,雖經藥物治療但成效不佳,反覆出入急診多次;今年病情加劇,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威杰詳細檢查發現,阿公的心臟輸出功率正常,但左右心房略為擴大,連續性心電圖呈現心房顫動合併心房撲動。

阿公因年紀關係仍想以藥物控制為優先,但李醫師依心臟電腦斷層和經食道超音波檢查結果,在醫病共享決策(SDM)下建議以「脈衝場消融術肺靜脈隔離電燒手術」治療心房顫動,經手術前相關評估,詳細解釋新式脈衝場消融術可下降相關可能周邊組織損害,阿公接受建議,術後恢復良好,心律穩定,心臟不再亂跳,達到良好改善,目前定期門診追蹤。

傳統心房顫動電燒手術瓶頸
過往,心房顫動電燒手術已經對於心律控制及心臟衰竭改善提供很好治療結果,特別對於心臟相關症狀及生活品質改善非常顯著,所以被歐洲心臟學會治療指引所建議。

但是過往心導管消融術治療方法主要以射頻燒灼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結合3D立體定位技術,或冷凍球囊消融術(Cryoballoon Ablation)為主,這兩種方法手術成功率相近,長期復發率依據疾病嚴重度有所不同,部分病人在手術後仍可能出現症狀,甚至需要進一步治療或使用藥物或再次進行電燒手術。

另,射頻燒灼術利用熱能進行燒灼,然而這種高溫可能會影響肺靜脈周圍正常組織,特別是食道,並且其手術時間較長,加上麻醉時間可能需要3至4小時,手術時間越長相對也增加併發症發生機會;相較之下,冷凍球囊消融術的手術時間平均縮短約一半左右,大約仍需要90分鐘;然而,儘管冷凍消融手術時間較短,仍可能對心臟周邊組織(如橫膈神經或食道)帶來損傷風險,由於冷凍氣球接觸面積有限,該方法並不適用於肺靜脈以外病灶,特別是針對複雜或難治性心房顫動病人。

心房顫動脈衝場消融(PFA)提升安全,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威杰說明,新式脈衝場消融(Pulse Field Ablation, PFA)技術在治療心房顫動上,與傳統消融技術相比具有一些顯著優點如下:
脈衝場消融技術在心房顫動治療上帶來了不少潛在未來優勢,如降低併發症風險、縮短操作時間、減少熱損傷等;然而,隨著技術成熟與應用普及,仍需更多臨床數據來確認其長期效果;對於心房顫動病人,傳統消融方法仍然是目前常見治療方式。
奇美醫引進脈衝場消融電燒手術,守護高齡心房顫動病人安全
在過去,醫師顧慮病人年齡高和身體狀況較不佳時,傾向以藥物治療,但許多病人仍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導致無法治癒或控制或是降低心房顫動發作頻率,而心房顫動會增加心衰竭與中風機率,新式脈衝場消融術可下降相關可能周邊組織損害,且減少手術時間,來下降對病人傷害及併發症可能性。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威杰表示,近年來,奇美醫院致力於心房顫動的電燒介入性治療,心臟血管內科團隊引進3D立體定位電燒系統執行複雜性肺靜脈隔離電燒手術及冷凍球囊消融術;現在更進一步引進新式電燒手術方式「脈衝場消融術」,大大減少手術時間,有效提升病人安全。(于郁金攝)









脈衝場消融電燒手術,心房顫動,
中華鱻傳媒 奇美醫引進脈衝場消融電燒手術 提升安全 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