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9年11月19日星期二

金門水試所辦理「稚鱟調查1日公民志工」 歡迎報名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您是否在退潮時分看過一群這樣的人?他們在泥濘的潮間帶小心翼翼地步行,一個踩著一個的腳印,時而目光在行徑路途上掃射,時而透過不知名的道具望向天際,時而蹲下伸手至泥面翻找,彷彿在進行什麼神秘的召喚儀式;這群人,他們很有可能就是潮間帶調查員。

潮間帶調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將於11月24日(日)8時30分至17時以所本部為基地辦理「稚鱟調查一日公民志工」活動,由吳民聰老師告訴大家稚鱟生態調查的基本試驗設計、簡易的調查工具製作,最後帶領大家至潮間帶實際演練,敞開公民科學的大門,有興趣成為公民科學志工的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鱟」(拼音hòu;注音ㄏㄡˋ;學名Limulidae),又名「馬蹄蟹」、「夫妻魚」,被譽為活化石,現存的鱟種類僅存3屬4種。.,分布在美洲和亞洲部分沿海中,中國長江口以南東、南海沿岸、廣西沿海、金門沿海、澎湖沿海等地有它們的身影,鱟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大都進化或者滅絕,而鱟從4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樣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每當春夏季鱟的繁殖季節,雌雄一旦結為夫妻,便形影不離,肥大的雌鱟常馱著瘦小的丈夫蹣跚而行,此時捉到一隻鱟,提起來便是一對,故鱟享「海底鴛鴦」之美稱。

臺灣國家公園官網資料顯示,「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別名「馬蹄蟹」、「鴛鴦魚」、「鋼盔魚」,..金門地區成對的成鱟於4-5月,初一或十五的大潮時,上岸至高潮線附近掘沙產卵, 行體外受精。每窩平均100~630顆卵。胚胎孵化前在卵內會脫殼2次,在自然環境中,中國鱟的受精卵約經5至6週後孵化為一齡稚鱟,之後在高潮線附近的 潮間帶生長發育,再脫殼成為二齡幼生。..棲地分佈金門的水頭、後豐港、浯江溪口、慈湖外海、古寧頭、嚨口、雞髻頭都有分佈。

小編整理有關「鱟」民間俚語如下:
1、拾得鱟:形容運氣佳,買到便宜貨,或遇到便宜事。
2、掠鱟:一對對公母的鱟稱為鴛鴦魚,但人們卻把女人「討客兄」或男人找「細姨」而在「相好」時,被人撞見稱之為「鱟」;掠是捉的意思,頗有捉姦的味道。
3、捉鱟公衰三冬,捉鱟母衰一斗久:成年的鱟,無論是在水裡游行,或在海灘爬行,都是母鱟背著公鱟,漁民如果捉到鱟,一定是捉一對的,如果讓牠跑了一隻,捉到的這一隻就必須放走。
4、捉孤鱟,衰到老:捉孤鱟,衰到老。意思是說捉單獨一隻的鱟,一定會倒楣一輩子,因為鱟夫妻非常恩愛,你捉了一隻,另一隻會孤單寂寞,同時警惕世人,拆散他人姻緣,會倒楣一輩子。
5、好好鱟,剎到屎若流:剎鱟是一門大學問,不懂訣竅者,往往會把牠剎得一團糟,比喻技術不純熟,把一件美好的事,給搞得面目全非。

水試所表示,本活動百分之百會踏入潮間帶沙、泥地,請穿著輕便舊衣並注意防曬;活動限額30人,報名至11月22日12時止,網路報名網址為「https://reurl.cc/5gbXKM」,相關資訊請電洽326408#306陳小姐。

水試所進一步表示,此外,「稚鱟調查1日公民志工」活動為海洋委員會補助「公民科學志工培訓工作坊」系列課程之一,室內課程將全程錄影;凡加入水試所公民科學志工的夥伴,若活動當日不克參加,可擇日至水試所觀看室內課程影片。(照片為本報資料庫)





中華海峽傳媒 #金門水試所 #鱟 金門水試所辦理「稚鱟調查1日公民志工」 歡迎報名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