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9年11月29日星期五

林試所邀集臺日專家 傳授油茶產業新技術

【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油茶是常綠樹種,由於它的壽命長,一次種植後可多年收益,是兼具經濟與生態效益的優良樹種;為推動油茶產業與原住民經濟發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特別與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於108年11月28日在南投縣仁愛鄕辦理油茶栽培作業戶外示範,並於12月4日在臺北林試所舉辦「2019年台日油茶栽培利用暨木本植物育苗技術研討會」,邀請臺日專家介紹油茶產業最新技術,歡迎各界前往觀摩聆聽。

林試所指出,油茶為常綠小喬木,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樹幹叢生,從暖溫帶到亞熱帶均可生長繁殖,為世界上油棕、椰子、橄欖與油茶等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樹種之一,其栽培歷史悠久,綜合利用價值高,油茶籽榨取之苦茶油,特色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極高,且油酸與維他命E含量較橄欖油高,故有「東方橄欖油」或「近橄欖油,更勝橄欖油」之美譽,長期使用對於身體具有保健效果外,也可發展成優良的化妝品用油,甚至還有護髮功能;另外榨油後留下的茶粕以及種殼,甚至葉片,透過進一步的萃取、加工,可廣泛運用在化工、醫藥等領域。油茶適合栽培於山坡地與排水良好的平地,又能耐貧瘠,故是值得推薦的經濟茶屬樹種。

林試所表示,為了推廣油茶產業並協助將油茶苗培育技術導入原住民部落,該所將於11月28日在南投縣仁愛鄕南豐村東岸部落生態教育園區進行簡易移苗機及紙筒自動填土機的操作示範,藉由引進日本自動化的育苗經驗與原住民族代耕隊的實際演練,將示範區的經營成果提供各界分享。

林試所張彬所長說明,油茶產業在臺灣雖然已經發展數十年,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育林及油品分析等領域,近年來則朝向多元化發展;而為提升國內油茶產業的相關技術,林試所另於12月4日在臺北場的研討會中安排多項熱門議題,包括:育苗紙筒的歷史及使用方法、推動原鄉苦茶油產業生態系統之研究、臺灣大小果油茶的收益比較、水分逆境下接種菌根菌對油茶生長之影響、臺灣產苦茶籽發霉率及對茶油品質之影響、應用苦茶粕生產魚與雞所需的動物蛋白、油茶中銅葉綠素生合成及崩解途徑之研究、紙筒應用於林木育苗之可行性評估、日本苗袋填土機組應用於臺灣茶苗產業之研究調查、臺灣油茶產業技術移轉現況等,內容專業豐富,精彩可期。

張彬強調,油茶在臺灣自海拔90公尺至1,200公尺,凡適宜種植果樹、竹子、杉木以及相思樹之山坡地,均可種植。油茶園如果撫育管理得當,4年生即能開花結實,並可維持50年而產量不減。有鑑於農委會從102年開始推動休耕地活化短期經濟林造林業務,鼓勵選擇桉樹、相思樹、杜英、楓香造林,預期6年至8年就可以伐採提供紙漿用材或菇蕈用材,林農若能以混農林業之方式與油茶混合經營,一旦速生樹種伐採收穫後,油茶仍可長期經營,故採收油茶籽,正可作為一種高經濟收益的經營模式,不僅符合林業永續發展之原則,且有不與糧食作物爭地、穩定供應食材等優點,值得林農與原住民部落共同關心與投入經營。


中華海峽傳媒 #林試所 林試所邀集臺日專家 傳授油茶產業新技術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