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9年11月25日星期一

金門文化園區致力「常民大客廰」 「聚落文化入徑」成果亮眼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奠本於傳承發揚先民文化,致力一座「活的閩南文化博物館島」為願景,立基「城鄕共榮,文化深耕」精神,串聯聚落、社區、校園等各方攜手連結完成「藝啟尋金,愛上博物館」系列展出,在金門副縣長黃怡凱、文化局副局長黃雅芬受邀致賀暨各藝文社區團體學校代表參與盛大揭幕,開幕活動由金門縣社區規劃師協會名譽理事長何應權、盧根陣所長作了全程完整導覽,受各方肯定,本活動即日起至109年2月25日於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展出,成果豐碩,歡迎鄉親蒞臨觀展。

文化園區致力多元融和與城鄉共榮,打造園區為「常民大客廳」,深化「聚落文化入口」,致力成為金門「文化入口,觀光起點」目標;此活動在縣府文化局指導,金門文化園區與金門縣社區規劃師協會合力策劃,由各聚落社區、社團校園協力起動「藝啟尋金-愛上博物館」計畫,期以博物館為樞紐致力於「常民文化大客廳」,串聯島上聚落、社區、校園,藉以聚集各方文化資源,落實推展博物館文化、教育、觀光、創生等發展主軸,活絡文化資源,傳承保存常民文化,打造島嶼自我文化品牌及東半島發展亮點,展現文化親民多元友善,以聚落文化出發,人文重現,發揮博物館社會價值與影響,落實文化「共享、共榮、共生」精神,從而推進博物館島願景。

園區藉此計劃以歷史民俗博物館為樞紐,聚集島嶼在地文化資源,以聚落、校園做為展覽場域的延伸,從聚落建築、歷史空間、特色產業、環境變遷、民俗文物等面向發展,深入常民文化聚落生活,以遊程包裝與教育課程安排,激發聚落居民與博物館觀眾的連結思維,期望形成博物館的衛星展場與聚落創生的典範;整體計畫中,將博物館的展覽場域,結合聚落生活實際體驗,讓博物館觀眾更深入且親近常民認識常民文化,進而讓聚落的產業突顯出來,形成文化遊程,城鄉共榮並進共生契機。

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表示,此次「聚落創生與社區校園專案」執行過程,感謝承辦「藝啟尋金—愛上博物館」專案金門縣社區規劃師協會,協助參與李應文議員、金沙鎮長吳有家、馬自壯代表、浦山里周家才里長、官嶼里楊恭勤里長、浦邊社區發展協會、官澳社區發展協會、何浦國小、述美國小、浦邊何氏宗親會、金門縣神輦民俗文化推廣協會、金門愛樂民族管弦樂團、紫韻箏樂團、金門浯州南樂研習社、官澳龍鳳宮鑼鼓隊、碧山仙洲薪傳南音社、六甲鶯山廟、沙美萬安堂、青嶼張世宗祠、碧山聚落、水頭聚落、歐厝聚落、何厝聚落等單位協助與支持,整體計畫呈現了博物館與常民文化緊密連結,成功的將博物館教育功能向外延伸,並和聚落與社團充分合作,拉近了博物館展覽與觀眾距離。

金門,是閩南文化的重要保存點,也是現今世界保存且正在進行中的文化寶庫,是一座真實的博物館島;計畫執行中,以近代重要文化資產—洋樓,也是生態博物館重要資產之一為起點,藉僑民的故事,喚起民眾對洋樓重視;藉由「遊洋樓、說洋樓、畫洋樓」讓觀眾知道洋樓的存在與故事,讓百年前的僑民為了生活而出外打拼歷史再顯,以速寫藝術創作及洋樓故事分享,激發保護及維護洋樓重要使命。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在「親子共遊博物館—尋幽探訪話浦邊」中,將貝塚文化與常民生活接軌,讓觀眾在巷弄的參訪中感受聚落空間的文化意涵,成功連接聚落與博物館展覽的關聯,並將生硬的建築藉由傳統音樂(南音、國樂、古箏等)美聲繞樑響雲霄的交織,觀眾伴隨音樂陶醉在歷史的長流中,在巷弄間實際領略聚落文化與人文風情,成功的將聚落的文化特色結合傳統音樂、料理與在地產業(糕餅)、產物(地瓜、土豆、石蚵),形成具有特色的觀光亮點,提供聚落創造產業再生的契機。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表示,此次藉由親子共遊博物館與聚落文化饗宴的方式,讓博物館向外串聯,親子走進生活環境巷弄裡的建築,認識聚落與常民文化,在共遊互動與傳統產業有更深切體驗;同時巧妙的在宗祠內以「陪伴4000年的石蚵美食饗宴」,採用傳統宴席方桌,依古禮安排位序,介紹說明宴客的禮儀與尊卑位序,為觀眾在享受聚落美食中,學習傳統宴席的禮儀。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進一步表示,再者,選擇金門最早的澳口—官澳聚落,以「走讀官澳聚落華-尋獅趣」讓觀眾從聚落巷弄的常民生活領域,探索特有的村落石獅與牆垣石獅,穿越時空體驗閩南文化,深刻感受到聚落文化資產的特殊性與珍貴性;並以「青嶼祖厝官澳宮」為基調,讓觀眾走入常民文化空間,透過歷史民俗博物館週邊聚落的尋訪,與認識在地特色文化資產,再由媒體、網路傳播,未來將可形成以博物館為中心的聚落文化之旅遊程,讓博物館的功能,由靜態的展覽,向外延伸到聚落的產業再現。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說明,計畫中,將靜態的文物展覽,透過聚落的常民生活與文化結合,將信仰、產物、生活、環境、生態各層面串聯為動態的展演,以實境演繹帶入博物館,再藉由媒體宣傳,將注入博物館的潛在觀眾誘發出來,勢必讓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更為提升與發酵,在人本精神上深入聚落中的「信仰、人、土地」三大主要力量,拓展於文化、教育、觀光、創新、生活等多元連結發展,帶來東半島金沙發展資源,整體上呼應縣政「開創新局、找回價值」的文化政策。

在「藝啟尋金—愛上博物館」企劃設計活動,成功的將博物館教育向外延伸,以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為核心,將聚落場域轉化為其衛星博物館,協力打造金門成為活的閩南文化島及活的博物館島;同時邀請金門縣神輦民俗文化推廣協會以「浯輦神韻﹑動感金沙—浯輦文化與我同行」為主軸,將金門聚落文化的信仰中心—宮廟—神輦的文化識別。

特別的是,將文化藝術與宗教結合,透過聚有創造當地文化特色之社團,讓鄉民與觀眾更貼近文化物件。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表示,將博物館的教育,延伸到生活環境,讓環境場域與文字教材融合,活潑宗教文化的展覽與傳承,突顯浯島道教文化與生活的連結;以「社區校園專案—小農夫教育體驗與生態環境教育體驗」,將校園教室的課程,延伸到生活環境,以旅遊行程安排的體驗概念,學子在活潑的遊玩中學習,結合校園教育與課外實際參與,增加孩子與鄉(農)民的互動,對生態環境的認知更加深印象;從活動中,讓觀眾透過體驗,親身感受常民生活文化,再藉由環境教育與文化探索課程安排,使觀眾更了解金門聚落的演變與文化脈絡。

從博物館與聚落的連結活動中,凸顯常民文化與產業,對聚落未來發展極有正向影響,能激發聚落居民對其自身特色更具信心,喚起對文化資產的珍惜與保護的意識;綜言之,計畫執行讓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與聚落文化產生了緊密連結,給鄉民與遊客對博物館展覽更有興趣,成功的將傳統音樂帶入聚落生活空間,並且讓博物館的教育深化到環境生態的教育,更展現出聚落的文化底蘊特色及頗具亮點的產業與物產,期待達成以博物館帶動聚落互為共榮共生創生的多元目標。(照片由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提供)











中華海峽傳媒 #金門文化園區 金門文化園區致力「常民大客廰」 「聚落文化入徑」成果亮眼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