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9年2月27日星期三

作伙來種田~南臺科大師生至後壁長短樹頂長社區深耕農村在地創生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南臺科技大學藉由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帶領學生創業團隊「來坐農創工作室」,日前進入後壁區長短樹頂長社區深耕經營,並與在地非營利組織「臺南市後壁區頂長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安排一系列創新農期活動;「來坐農創工作室」所推動「作伙來種田-從插秧到收割」活動,是一個從立春到夏至,針對第一期稻作農事所設計的創新農期活動,此項活動橫跨了12節氣的設計深度,執行難度深受挑戰。

從立春雨水的插秧,清明穀雨的田間照護,到芒種夏至收割;活動中旅客以認養一單位2,000元的代價,除了可以體驗3階段精心設計的活動外,未來收割後還保證遊客可以領回6公斤自己耕種的台南16號優質白米;臺南市台日交流友好協會郭貞慧理事長拜訪社區時,看見同學們正在為活動辛勤準備非常感動。郭貞慧理事長表示,南臺科大同學願意走進農村社區為地方創生努力,擦亮地方特色的招牌,讓人看到無限的可能,一定要給予實際的支持。於是預約5個單位,希望後續活動也能邀請日籍學生及人士一起參與。

此項計畫是希望透過系列活動,讓來參與的民眾深刻體會農民耕種的辛苦歷程與食農教育的重要。「作伙來種田」第一階段的插秧活動,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蕭國瑞及執行長張美雪帶領庄ㄚ內農事高手長輩歡喜下田指導遊客如何插秧,社區阿嬤們準備鍋巴飯、南瓜湯和自製鮮美飲品熱情款待,活動現場笑聲不斷、歡樂不已,阿公阿嬤老當益壯的插秧及烹飪絕活,更是讓人客讚聲連連。

「種田無定例,全靠節氣」。自古以來,傳統農業與24節氣有著密不可分之關係,其中「立春」排行24節氣之首,代表春天從此開始,提醒農民們可以開始插秧播種了;今年2月4日立春,各地區農事活動依其區域氣候特色有所不同,長短樹頂長社區依照自身農事經驗,於每年元宵節前必須完成插秧作業;「作伙來種田」稻作農期活動設計,除了能讓「不知情的都市人」深刻了解稻作的成長,更能進一步體驗在沒有農耕機器的時代,前輩們是如何運用智慧來耕種,甚至天文智慧的觀察也是此該活動設計的特色之一。

南臺科技大學工業管理與資訊系曾碧卿老師表示,臺灣鄉鎮高齡化、少子化與城鄉失衡的問題,已是不爭的事實。以農業為一級產業的社區更是嚴重;2019年是臺灣的地方創生元年,鼓勵青年返鄉深耕在地,已成了任何人都可琅琅上口的口號,身為培養青年人才的大學教育工作者,我們不斷地在思索,該如何引導學生願意進入有需要的場域,透過對場域的了解,找到其優勢進行活動設計與地方營造,讓沉寂已久的社區生命力再次被看到;稻作農期體驗活動「作伙來種田」,就是在這樣的概念下誕生的;而學生進駐社區除了發揮所學落實場域實踐之外,我們也認真學習與居民交陪互動、彼此理解以及體認在地的生活模式,了解社區真正的需求與價值。

南臺科大校長盧燈茂表示,走進社區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是南臺科技大學近幾年來重要的校務發展方向,除了在校內宣導鼓勵學校師生參與外,更在執行上給予各項實質的支持;培養學生實作與跨領域合作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南臺科技大學責無旁騖,全力支持;希望透過師生計畫性的進駐與深耕,能和社區一起打拼共同成長。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