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吳忠謙/臺中報導】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於前日實施取締酒駕勤務,為求發揮最大查緝能量,霧峰分局規劃轄內各派出所出動大批警力於國光路二段與德芳南路口,封鎖主要道路車流,加強盤查過往人車,務求勿有漏網之魚,展示強力掃蕩酒駕決心!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國光派出所接受分局任務規劃,將警力佈置於轄內國光路二段與至聖路口攔查人車。國光派出所所長洪正中親自帶班實施,執勤過程中,
攔停一部白色自小客車盤查該駕駛人是否有酒駕情事,駕駛人自認沒有飲酒,很自信的主動向警方盤查人員呼氣,隨後便向警方要求「警察先生,我沒有喝酒,是不
是可以直接離開了!」然而警方卻嗅出另一股異味,依循辦案經驗,請該自小客車駕駛將車輛停放至妥當處所進一步盤查。
警方於該車輛停妥後,趨前盤查該駕駛人葉姓男子以及所使用車輛,發現葉男車上吸食過K它命的氣味濃厚,警方會同葉男檢視所駕駛之自小客車內部,在車輛的避
光墊下起出分裝完成的小包裝K它命,並且發現駕駛座艙中一只黑色包包,由葉男自行取出與警方一同檢視,發現該只包包內還放有大量K它命毒品!本起案件警方
總共起出K它命毒品淨重達48.57公克,員警立即將其帶返駐地,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送法辦!
霧峰分局分局長胡美華表示,毒品戕害身心,害人害己。吸食毒品輕則誤己一生,重則導致家庭破碎、社會不安,千萬不可因為一時好奇而輕易嘗試,以免誤人誤己,後悔莫及!
2015年5月2日星期六
莊禾手繪動畫個展進駐百貨 以素描手繪回歸質樸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雖然電腦時代的來臨,威脅到傳統手繪動畫的市場存活,但是卻也帶給了傳統手繪動畫挑戰與再生的希望;即日起至5月31日,於
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小西門B1微藝廊展出莊禾手繪動畫個展,用素描手繪翻轉影像規則,以連續影像將瞬間稍縱即逝的「現在」封鎖在一幀影格裡面,轉譯時間工
具,莊禾用樸實的手繪手法顛覆一般人對動畫色彩鮮豔的印象,讓藝術反璞歸真!歡迎至百貨購物的民眾,不妨走入這片新天地,看看碳粉創造出的浪漫想像。
「如果流動只是想像,過去和未來隨之乾涸,只留下一連串的現在」,獨立創作,展現粗曠線條的浪漫!以素描手繪,回歸質樸,莊禾手繪動畫個展「片刻重組 –自己之外的自己」進駐百貨。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行銷公關吳可馨表示,即日起至5月31日,於小西門B1微藝廊展出3件作品,主要作品「一個時間 一個地點」,以「時間不斷流逝,同時我們都通往終點」為概念;作者在其中想表現一種最邊緣的位置,「一個時間,一個地點」即指任何時間與任何地點,在這個 架空漂浮的環境下發生了一段追逐劇,寄託作者的情感但拉開與作品的時空關係,從旁觀的角度抒情,將自己縮到最小,遠遠地面對;就像什麼也不做,卻還是在前 進,雖然是未知的結果,但過程已經結束了。
國內以手繪原貌展出的展覽十分稀少,此次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小西門B1微藝廊展出莊禾手繪動畫個展,甫獲2014年金穗獎最佳動畫片,作品並於2014年 上海國際電影節展出的藝術家-莊禾,其創作不像一般我們對動畫的印象是色彩鮮豔、腳本編撰的吸睛程度,沒有任何劇情安排,全以鉛筆素描手繪的方式,以線條 延伸流暢的速寫風格,將碳粉留在紙上,在每秒12至24張互相影響的圖畫中,追求「神似」重於「貌似」的精神,最後將充滿直覺與意外性的圖畫,集結成三分 鐘動畫影片,像是速寫在本子上的手翻書一樣,除去色彩與劇情的複雜元素;相對於必須制定大量規範的動畫工廠來言,獨立創作能使用,更個人且自由粗獷的線條 表現;對於動態的要求也能比較浪漫,讓作品回歸最質樸的藝術價值。
吳可馨表示,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安排藝術家見面會,5月23日14時至18時將於小西門微藝廊舉辦莊禾見面會,藝術家莊禾將蒞臨現場,導覽其作品及創作想法,帶領大家一同進入手繪動畫的藝術世界。
「莊禾手繪動畫個展」藝術家-莊禾
◆藝術家見面會:5/23日14:00至18:00時
莊禾將於現場為各位導覽解說他的創作,現場備有茶點,歡迎一同進入莊禾手繪動畫的藝術世界。
◆得獎紀錄
2014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金穗獎,學生組,最佳動畫片,臺北,臺灣
2014 「圈外」,全國美術展,新媒體藝術類,入選,臺中,臺灣
2014「一個時間、一個地點」,第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學生短片單元,入圍,上海,中國
2013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大墩美展,數位媒體類,第三名,臺中,臺灣
2013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4C數位創作競賽,動畫組,優選,臺北,臺灣
2013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SoDak Animation Festival,學生動畫類,Golden Cowbell,SoDak,美國
2013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KT科藝獎,數位動畫組,技術創新獎,臺北,臺灣
◆展覽紀錄
2014 「第36屆金穗獎入圍暨電影短片輔導金成果影展」,光點華山電影館,臺北,臺灣
2014 「第十七屆上海電影節」影展,上海影城,上海,中國
2014 「103年全國美術展」,國立台灣美術館,臺灣,臺中
2014 「2014 InDPanda國際電影節」,MCL德福戲院,九龍,香港
2013 「Brownfish Short Film Festival NYC」indieScreen,NY,美國
2013 「SoDak Animation Festival」,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South Dakota,美國
2013 「三腳邊人」,南海藝廊,臺北,臺灣
「如果流動只是想像,過去和未來隨之乾涸,只留下一連串的現在」,獨立創作,展現粗曠線條的浪漫!以素描手繪,回歸質樸,莊禾手繪動畫個展「片刻重組 –自己之外的自己」進駐百貨。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行銷公關吳可馨表示,即日起至5月31日,於小西門B1微藝廊展出3件作品,主要作品「一個時間 一個地點」,以「時間不斷流逝,同時我們都通往終點」為概念;作者在其中想表現一種最邊緣的位置,「一個時間,一個地點」即指任何時間與任何地點,在這個 架空漂浮的環境下發生了一段追逐劇,寄託作者的情感但拉開與作品的時空關係,從旁觀的角度抒情,將自己縮到最小,遠遠地面對;就像什麼也不做,卻還是在前 進,雖然是未知的結果,但過程已經結束了。
國內以手繪原貌展出的展覽十分稀少,此次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小西門B1微藝廊展出莊禾手繪動畫個展,甫獲2014年金穗獎最佳動畫片,作品並於2014年 上海國際電影節展出的藝術家-莊禾,其創作不像一般我們對動畫的印象是色彩鮮豔、腳本編撰的吸睛程度,沒有任何劇情安排,全以鉛筆素描手繪的方式,以線條 延伸流暢的速寫風格,將碳粉留在紙上,在每秒12至24張互相影響的圖畫中,追求「神似」重於「貌似」的精神,最後將充滿直覺與意外性的圖畫,集結成三分 鐘動畫影片,像是速寫在本子上的手翻書一樣,除去色彩與劇情的複雜元素;相對於必須制定大量規範的動畫工廠來言,獨立創作能使用,更個人且自由粗獷的線條 表現;對於動態的要求也能比較浪漫,讓作品回歸最質樸的藝術價值。
吳可馨表示,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安排藝術家見面會,5月23日14時至18時將於小西門微藝廊舉辦莊禾見面會,藝術家莊禾將蒞臨現場,導覽其作品及創作想法,帶領大家一同進入手繪動畫的藝術世界。
「莊禾手繪動畫個展」藝術家-莊禾
◆藝術家見面會:5/23日14:00至18:00時
莊禾將於現場為各位導覽解說他的創作,現場備有茶點,歡迎一同進入莊禾手繪動畫的藝術世界。
◆得獎紀錄
2014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金穗獎,學生組,最佳動畫片,臺北,臺灣
2014 「圈外」,全國美術展,新媒體藝術類,入選,臺中,臺灣
2014「一個時間、一個地點」,第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學生短片單元,入圍,上海,中國
2013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大墩美展,數位媒體類,第三名,臺中,臺灣
2013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4C數位創作競賽,動畫組,優選,臺北,臺灣
2013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SoDak Animation Festival,學生動畫類,Golden Cowbell,SoDak,美國
2013 「一個時間、一個地點」,KT科藝獎,數位動畫組,技術創新獎,臺北,臺灣
◆展覽紀錄
2014 「第36屆金穗獎入圍暨電影短片輔導金成果影展」,光點華山電影館,臺北,臺灣
2014 「第十七屆上海電影節」影展,上海影城,上海,中國
2014 「103年全國美術展」,國立台灣美術館,臺灣,臺中
2014 「2014 InDPanda國際電影節」,MCL德福戲院,九龍,香港
2013 「Brownfish Short Film Festival NYC」indieScreen,NY,美國
2013 「SoDak Animation Festival」,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South Dakota,美國
2013 「三腳邊人」,南海藝廊,臺北,臺灣
行政院會通過「農民健康保險條例」第5條修正草案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臺北報導】行政院會4月30日通過內政部擬具的「農民健康保險條例」第5條修正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
內政部表示,基於落實農民健康保險為農業職域性社會保險本質,避免因被保險人身分別差異,導致農民加保資格條件不一情形,因此擬具「農民健康保險條例」第5條修正草案。
該草案修正要點如下:
一、規定農會會員加入農保之資格為需從事農業工作,使農會會員與非農會會員參加農保之資格認定標準與審查程序一致。(修正條文第5條第1項)
二、將該條例有關農會會員及非會員從事農業工作之認定標準及資格審查辦法,授權由中央農業主管機關會同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修正條文第5條第6項)
內政部表示,基於落實農民健康保險為農業職域性社會保險本質,避免因被保險人身分別差異,導致農民加保資格條件不一情形,因此擬具「農民健康保險條例」第5條修正草案。
該草案修正要點如下:
一、規定農會會員加入農保之資格為需從事農業工作,使農會會員與非農會會員參加農保之資格認定標準與審查程序一致。(修正條文第5條第1項)
二、將該條例有關農會會員及非會員從事農業工作之認定標準及資格審查辦法,授權由中央農業主管機關會同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修正條文第5條第6項)
行政院會通過「勞動基準法」部分修正草案 將法定工時調整每週40小時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臺北報導】行政院會4月23日通過勞動部擬具「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
行政院長毛治國表示,「勞動基準法」工時的修正是行政院重大政策,「縮短法定正常工時、推動週休二日制」是政府一直努力的目標,此次勞動部修正「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將法定正常工時調整為每週40小時,是政策的落實。
毛院長指出,這項政策的推動需兼顧勞資雙方,考量企業經營需求及勞工健康福祉,搭配彈性配套措施,希能建構更合理、符合世界潮流的工時制度。該法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後,請勞動部加強與朝野黨團及相關團體溝通協調,希望早日完成修法程序。
勞動部表示,鑒於縮短工時已為國際趨勢,縮短法定工時,配套推動週休二日制,為「黃金十年 國家願景」目標之一,社會迭有縮短勞工法定正常工時的期待與建議。為符合國際趨勢,建構兼顧勞工健康福祉並具合理彈性的工時制度,因此擬具「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該草案修正要點如下:
一、增訂雇主應於發給工資時,提供勞工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修正條文第23條)
二、因應國際趨勢,將法定每週正常工作時數縮減為不得超過40小時,另配合工資依民法規定之請求權時效及實務需要,提高雇主保存勞工出勤紀錄之年限至5年,該出勤紀錄應記載勞工出勤情形至分鐘為止,復參酌國際公約及外國立法例,增訂雇主不得以正常工作時間之修正作為減少勞工工資事由之規定。(修正條文第30條)
三、為避免法定正常工作時間之縮減,造成企業營運之衝擊,勞工延長工作時數宜適度調整,惟其調整應避免勞工總工作時間增加致生影響勞工健康福祉之爭議,於綜合考量勞雇團體之意見,爰修正1個月延長工作時間為不得超過54小時。(修正條文第32條)
四、為擴大保障各種型態輪班制勞工之權益及給予充分之休息,爰刪除「晝夜」二字及定明更換班次之休息時間至少應有連續11小時。(修正條文第34條)
五、為避免勞工繼續工作時數及應休息時間過於僵化,並配合實務需要,爰定明相關例外之規範。(修正條文第35條)
六、為保障勞工實質權益,增訂雇主違反本法相關規定使勞工於例假工作者,應加發工資及給予補休之法定義務。(修正條文第36條之1)
七、為使雇主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使勞工於假日工作之補休規定臻於明確,爰定明給予勞工補假休息之時間為各該日工作結束後7日內。(修正條文第40條)
八、增訂勞工於延長工作時間或休假日工作後以補休辦理之有關規定,除依勞工意願選擇補休並經雇主同意外,延長工作時間之補休時數依延時工資所定加成比例計算,至休假日工作之補休標準依休假日出勤日數計算;又前開補休應於事實發生後10日內決定,並於6個月內依發生時間先後順序補休,逾期或契約終止時未補休者,應依發生時之工資計算標準發給工資。(修正條文第40條之1)
九、提高雇主未置備出勤紀錄或未保存5年規定之罰鍰金額,並新增第30條第7項及第36條之1之罰責。(修正條文第79條)
十、定明本次修正條文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修正條文第86條)
行政院長毛治國表示,「勞動基準法」工時的修正是行政院重大政策,「縮短法定正常工時、推動週休二日制」是政府一直努力的目標,此次勞動部修正「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將法定正常工時調整為每週40小時,是政策的落實。
毛院長指出,這項政策的推動需兼顧勞資雙方,考量企業經營需求及勞工健康福祉,搭配彈性配套措施,希能建構更合理、符合世界潮流的工時制度。該法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後,請勞動部加強與朝野黨團及相關團體溝通協調,希望早日完成修法程序。
勞動部表示,鑒於縮短工時已為國際趨勢,縮短法定工時,配套推動週休二日制,為「黃金十年 國家願景」目標之一,社會迭有縮短勞工法定正常工時的期待與建議。為符合國際趨勢,建構兼顧勞工健康福祉並具合理彈性的工時制度,因此擬具「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該草案修正要點如下:
一、增訂雇主應於發給工資時,提供勞工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修正條文第23條)
二、因應國際趨勢,將法定每週正常工作時數縮減為不得超過40小時,另配合工資依民法規定之請求權時效及實務需要,提高雇主保存勞工出勤紀錄之年限至5年,該出勤紀錄應記載勞工出勤情形至分鐘為止,復參酌國際公約及外國立法例,增訂雇主不得以正常工作時間之修正作為減少勞工工資事由之規定。(修正條文第30條)
三、為避免法定正常工作時間之縮減,造成企業營運之衝擊,勞工延長工作時數宜適度調整,惟其調整應避免勞工總工作時間增加致生影響勞工健康福祉之爭議,於綜合考量勞雇團體之意見,爰修正1個月延長工作時間為不得超過54小時。(修正條文第32條)
四、為擴大保障各種型態輪班制勞工之權益及給予充分之休息,爰刪除「晝夜」二字及定明更換班次之休息時間至少應有連續11小時。(修正條文第34條)
五、為避免勞工繼續工作時數及應休息時間過於僵化,並配合實務需要,爰定明相關例外之規範。(修正條文第35條)
六、為保障勞工實質權益,增訂雇主違反本法相關規定使勞工於例假工作者,應加發工資及給予補休之法定義務。(修正條文第36條之1)
七、為使雇主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使勞工於假日工作之補休規定臻於明確,爰定明給予勞工補假休息之時間為各該日工作結束後7日內。(修正條文第40條)
八、增訂勞工於延長工作時間或休假日工作後以補休辦理之有關規定,除依勞工意願選擇補休並經雇主同意外,延長工作時間之補休時數依延時工資所定加成比例計算,至休假日工作之補休標準依休假日出勤日數計算;又前開補休應於事實發生後10日內決定,並於6個月內依發生時間先後順序補休,逾期或契約終止時未補休者,應依發生時之工資計算標準發給工資。(修正條文第40條之1)
九、提高雇主未置備出勤紀錄或未保存5年規定之罰鍰金額,並新增第30條第7項及第36條之1之罰責。(修正條文第79條)
十、定明本次修正條文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修正條文第86條)
尼泊爾四合一中華民國搜救總隊尋獲災民遺體 專業受肯定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洪秋亮/于郁金/綜合報導】中華民國搜救總隊繼4月29日在尼泊爾加德滿都近郊Pranidhi尋獲災民遺體後,4月30日在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主任慧顯法師帶領下,前往Banepa地區搜救,再度尋獲2具遺體。
「尼泊爾四合一救援總隊」中,負責「救援」組的中華民國搜救總隊,專業能力一再贏得當地民眾肯定,4月30日一早即有民眾前來請求協助失蹤親人。
當地民眾看到中華民國搜救總隊的到來,立即趨前合掌,隨後步行到疑似有民眾遭活埋的Banepa地區。據聞該處已有他國搜救隊搜尋6天未果。秘書長賴平進 勘查坍塌地形後,指揮搜救隊進入瓦礫覆蓋的民房做地毯式搜尋,果然在住家3樓尋獲女主人遺體,家屬得知消息後,當場崩潰抱頭痛哭。
賴平進遺憾表示,家人若能在震後第一時間搜索,這位老婦人的存活率是百分之百。他提及,自己是根據家屬描述的住家地形、室內布局,還原地震前情況,因此重回事發現場,再以地毯式搜索找到遺體。
往生者的女兒哭成一團,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慧顯法師安慰他們「要放下,母親已往生到更好的地方」。兒子則緊握著搜救隊員的雙手,一再感激他們的協助。
兵分二路的搜救隊,其中一路完成任務後,另一大隊則由副總隊長黃青杉帶領7位弟兄,前往加德滿都近郊Pranidhi地區,搜尋1位可能身陷瓦礫中的婦女,地震發生時,她剛洗完澡在回家途中,遭倒塌的牆壁掩埋。
隊員許介瑛說明整個搜救過程,根據家屬提供的線索推斷遺體可能所在位置,配合當地機具開挖,為了和時間賽跑,從早上9時工作到傍晚天色漸黑,絲毫不敢休 息。就在搜救隊員意氣消沈時,怪手不小心挖壞發電機,在四溢的汽油味中,搜救弟兄敏銳地聞到淡淡屍臭味,傳出一線希望,果然在道路旁尋獲該婦女遺體。
中華民國搜救總隊精湛的搜救專業,一夕之間在尼泊爾傳開,贏得當地軍、警信任,主動委託搜救總隊全權負責搜救工作,並全力配合。在警力協助維安下,成功協助尋獲遺體,讓亡者早日入土為安。
「尼泊爾四合一救援總隊」中,負責「救援」組的中華民國搜救總隊,專業能力一再贏得當地民眾肯定,4月30日一早即有民眾前來請求協助失蹤親人。
當地民眾看到中華民國搜救總隊的到來,立即趨前合掌,隨後步行到疑似有民眾遭活埋的Banepa地區。據聞該處已有他國搜救隊搜尋6天未果。秘書長賴平進 勘查坍塌地形後,指揮搜救隊進入瓦礫覆蓋的民房做地毯式搜尋,果然在住家3樓尋獲女主人遺體,家屬得知消息後,當場崩潰抱頭痛哭。
賴平進遺憾表示,家人若能在震後第一時間搜索,這位老婦人的存活率是百分之百。他提及,自己是根據家屬描述的住家地形、室內布局,還原地震前情況,因此重回事發現場,再以地毯式搜索找到遺體。
往生者的女兒哭成一團,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慧顯法師安慰他們「要放下,母親已往生到更好的地方」。兒子則緊握著搜救隊員的雙手,一再感激他們的協助。
兵分二路的搜救隊,其中一路完成任務後,另一大隊則由副總隊長黃青杉帶領7位弟兄,前往加德滿都近郊Pranidhi地區,搜尋1位可能身陷瓦礫中的婦女,地震發生時,她剛洗完澡在回家途中,遭倒塌的牆壁掩埋。
隊員許介瑛說明整個搜救過程,根據家屬提供的線索推斷遺體可能所在位置,配合當地機具開挖,為了和時間賽跑,從早上9時工作到傍晚天色漸黑,絲毫不敢休 息。就在搜救隊員意氣消沈時,怪手不小心挖壞發電機,在四溢的汽油味中,搜救弟兄敏銳地聞到淡淡屍臭味,傳出一線希望,果然在道路旁尋獲該婦女遺體。
中華民國搜救總隊精湛的搜救專業,一夕之間在尼泊爾傳開,贏得當地軍、警信任,主動委託搜救總隊全權負責搜救工作,並全力配合。在警力協助維安下,成功協助尋獲遺體,讓亡者早日入土為安。
2015年5月1日星期五
臺南禮親茶道 戴羽禎講授進入茶道世界的六堂課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為了解在中國茶文化的珍貴,將茶道禮儀融入生活中,引起學習動機,期使泡茶理念,天人合一,熟悉茶席基本形式,安全行為教
導;臺南市東區府連路「隱樵山房」安排戴羽禎老師「禮親茶道,進入茶道世界的六堂課」,進行茶席講座,學習分享茶道幸福學!
法師願力 成就尼泊爾四合一救難隊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洪秋亮/于郁金/綜合報導】促成「人間有情˙同體共生」尼泊爾四合一救援總隊順利抵達尼泊爾的幕後推手,正是南傳佛教道場Pranidhi
Purna精舍住持Shuka法師,他在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想起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主任慧顯法師,在2009那年曾帶領義診隊到此義診,立刻聯繫慧
顯法師前來幫忙救援。
Shuka法師表示,他的4個弟子正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參與素食博覽會,4月29日打電話回來告訴他,星雲大師得知尼泊爾發生大地震後,立刻關心他們的需求。
得知四合一救援總隊已抵尼國,Shuka法師真誠表示感謝,感謝救援總隊在尼泊爾人最傷心的時刻,伸出溫暖的手,協助他們走出難關。
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主任慧顯法師表示,重災區幾已夷為平地,非常需要救援;然而位在重災區邊緣的災民,反而最容易受忽視,所以,救援總隊關懷據點,將以當地政府無法顧及的村落為主,提供醫療與物資協助。
四合一救援總隊總召郭銘群表示,救援總隊秉持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理念,送上國人的關懷,運送物資雖困難,仍透過資源整合,盡最大力量幫助災民;目前最 重要工作是設立醫療團和發放物資,讓災民獲得傷病照顧和心靈撫慰;他亦特別感謝慧顯法師幫忙與在地人士協調,雖然目前大部分賑災物資尚未到位,但已做萬全 準備,希望在最快時間內,讓災民得到溫飽。
此次尼泊爾地震發生後,高雄長庚醫院立即組織團隊加入四合一救援總隊。已有多次海外救災經驗的長庚整形外科美容中心主任黃慧芬表示,為了確保醫療物資能及 時抵達當地,總是隨身攜帶,也依照國外義診經驗,此行有兩位外科醫生及外傷急診護士、藥師隨行,幫助非急症或需術後照顧的災民,希望能充分運用醫療資源, 減緩災民病痛。
馬來西亞救護隊輔導法師如行法師表示,馬來西亞救護隊有8名成員,希望可以在災區提供服務,隊員都受過精湛的救護訓練,可以提供包紮救護等工作。
Shuka法師表示,他的4個弟子正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參與素食博覽會,4月29日打電話回來告訴他,星雲大師得知尼泊爾發生大地震後,立刻關心他們的需求。
得知四合一救援總隊已抵尼國,Shuka法師真誠表示感謝,感謝救援總隊在尼泊爾人最傷心的時刻,伸出溫暖的手,協助他們走出難關。
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主任慧顯法師表示,重災區幾已夷為平地,非常需要救援;然而位在重災區邊緣的災民,反而最容易受忽視,所以,救援總隊關懷據點,將以當地政府無法顧及的村落為主,提供醫療與物資協助。
四合一救援總隊總召郭銘群表示,救援總隊秉持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理念,送上國人的關懷,運送物資雖困難,仍透過資源整合,盡最大力量幫助災民;目前最 重要工作是設立醫療團和發放物資,讓災民獲得傷病照顧和心靈撫慰;他亦特別感謝慧顯法師幫忙與在地人士協調,雖然目前大部分賑災物資尚未到位,但已做萬全 準備,希望在最快時間內,讓災民得到溫飽。
此次尼泊爾地震發生後,高雄長庚醫院立即組織團隊加入四合一救援總隊。已有多次海外救災經驗的長庚整形外科美容中心主任黃慧芬表示,為了確保醫療物資能及 時抵達當地,總是隨身攜帶,也依照國外義診經驗,此行有兩位外科醫生及外傷急診護士、藥師隨行,幫助非急症或需術後照顧的災民,希望能充分運用醫療資源, 減緩災民病痛。
馬來西亞救護隊輔導法師如行法師表示,馬來西亞救護隊有8名成員,希望可以在災區提供服務,隊員都受過精湛的救護訓練,可以提供包紮救護等工作。
金門響應地球環境季 5/9日大家一起來淨灘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為提供民眾優質的海岸休閒環境品質,金門縣配合「地球環境季」,各鄉鎮於5月9日上午同步辦理春季淨灘活動,邀請各機關單位及志義工、民眾、社區團體共同挽起衣袖,將海岸沙灘清理乾淨的行動,喚起全民重視海岸環境,並主動維護海岸的清潔。
金門縣為一海島,受季風及海流影響,沙灘上常見季節性的海漂垃圾,造成垃圾堆積在海岸邊,破壞此地原始美景及自然生態,為維持海岸清潔,平日派員定期進行凈灘作業,然海漂垃圾數量龐大,且隨海流不斷湧入,非行政機關少數人力所能清除。
金門縣環境保護局表示,為達到海岸環境清潔,提升遊憩品質,需要金門縣民的熱心參與,歡迎村里、志義工、民間團體、社區、機關學校等各界共同參與5月9日的春季淨灘活動。
金門縣環境保護局表示,美麗的海灘需要你我的投入,在此呼籲大家響應「淨灘做環保 逗陣來作伙」,希望在海灘上只看見美麗的身影,不留下任何的垃圾;5月9日金門縣各鄉鎮活動地點如下:
金城鎮上午8時30分於雄獅堡海灘、金寧鄉上午8時30分於西堡海灘、烈嶼鄉上午8時30分於青岐-上林海灘、金湖鎮上午9時於復國敦海灘、金沙鎮上午9時於山西海灘段共同舉辦春季淨灘活動。
金門縣為一海島,受季風及海流影響,沙灘上常見季節性的海漂垃圾,造成垃圾堆積在海岸邊,破壞此地原始美景及自然生態,為維持海岸清潔,平日派員定期進行凈灘作業,然海漂垃圾數量龐大,且隨海流不斷湧入,非行政機關少數人力所能清除。
金門縣環境保護局表示,為達到海岸環境清潔,提升遊憩品質,需要金門縣民的熱心參與,歡迎村里、志義工、民間團體、社區、機關學校等各界共同參與5月9日的春季淨灘活動。
金門縣環境保護局表示,美麗的海灘需要你我的投入,在此呼籲大家響應「淨灘做環保 逗陣來作伙」,希望在海灘上只看見美麗的身影,不留下任何的垃圾;5月9日金門縣各鄉鎮活動地點如下:
金城鎮上午8時30分於雄獅堡海灘、金寧鄉上午8時30分於西堡海灘、烈嶼鄉上午8時30分於青岐-上林海灘、金湖鎮上午9時於復國敦海灘、金沙鎮上午9時於山西海灘段共同舉辦春季淨灘活動。
金門大學觀光進修部校外教學 赴昇恆昌金湖廣場學習專業學能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為促進產學合作及學習成效,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進修部三年級,日前配合「領隊與導遊實務」課程,在該校系主任趙嘉裕教
授的指導、授課兼任講師楊再平等安排下,前往有「亞洲最大免稅購物店」之稱的昇恆昌金湖廣場,進行校外教學,由昇恆昌業務部經理蕭碧蓮、副經理蔡冠群,為
學生示範導覽解說,以印證理論所學,期望未來能成為一名專業稱職的導遊和領隊人員。
國立金門大學授課兼任講師楊再平表示,導遊和領隊都是跟遊客接觸的第一線服務工作人員,直接影響遊客對遊程安排以及旅遊目的地的觀感,因此,必須培養服務意識和專業技巧。
楊再平指出,目前藉由金門今年初開放大陸人士「落地簽」之便,前來觀光旅遊的大陸遊客,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且「免稅購物」已成為一大吸引力;因此,金門在 地導遊人員,應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包括「離島免稅店」和「國際免稅店」的差異、免稅品與完稅品的不同,以及金門在地特產和知名國際品牌的故事,讓遊客有 所了解,並增進旅遊樂趣。
楊再平表示,此次校外教學,特別要感謝任職金門昇恆昌禮賓接待組組長吳美娟,亦是校友的協助,以及該公司業務部經理蕭碧蓮、副經理蔡冠群特別親自逐層介紹 引導,為學生示範導覽解說,並從「觀光旅遊從業人員」和「遊客」的不同角度,讓學生學習免稅店的經營和商品特色,以便日後從事導遊工作時,可以充分運用。
國立金門大學授課兼任講師楊再平表示,導遊和領隊都是跟遊客接觸的第一線服務工作人員,直接影響遊客對遊程安排以及旅遊目的地的觀感,因此,必須培養服務意識和專業技巧。
楊再平指出,目前藉由金門今年初開放大陸人士「落地簽」之便,前來觀光旅遊的大陸遊客,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且「免稅購物」已成為一大吸引力;因此,金門在 地導遊人員,應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包括「離島免稅店」和「國際免稅店」的差異、免稅品與完稅品的不同,以及金門在地特產和知名國際品牌的故事,讓遊客有 所了解,並增進旅遊樂趣。
楊再平表示,此次校外教學,特別要感謝任職金門昇恆昌禮賓接待組組長吳美娟,亦是校友的協助,以及該公司業務部經理蕭碧蓮、副經理蔡冠群特別親自逐層介紹 引導,為學生示範導覽解說,並從「觀光旅遊從業人員」和「遊客」的不同角度,讓學生學習免稅店的經營和商品特色,以便日後從事導遊工作時,可以充分運用。
金門縣警局向員工母親賀節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為了感念感恩母親母愛的偉大,在母親節前夕,金門縣警察局局長謝榮隆特別向該局300多位員工母親賀節,感謝她們長年的辛勞
付出與支持,讓員警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能專心做好本職工作,為地區治安奉獻心力,並藉此機會祝賀所有媽媽們母親節快樂!並訓勉該局員工「如果有一天,
當媽媽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的時候,請你緊緊握住她的手陪著她慢慢走,就像當年她牽著你一樣。」也提醒同仁有時間多陪陪母親。
「從呱呱落地,生我、養我、育我、教我,扶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平安的走著;當我們漸漸的長大,而她卻漸漸的蒼老,無情的歲月奪去她的青春,但她依然毫無怨 言的繼續為我們忙碌,永不停止。」這個人還是我們的母親;媽媽用心疼愛我們、細心照顧我們,真的,世界上的愛都比不上母愛的偉大。
值此母親節將屆之際,金門縣長陳福海、金門縣警察局長謝榮隆特轉載「我們只有一個媽,怎能不愛她」感恩信,一封在母親節前夕與警察同仁心靈分享,並致贈精 美禮盒1份聊表敬意。局長謝榮隆表示,警察工作時間較長,希望同仁能利用時間多多陪陪親愛的媽媽,因愛要及時,孝順要表現於平日生活中;因為有了媽媽,家 庭更溫馨幸福,社會更祥和安全,金門明天會更好;在此,願每位警察媽媽平安健康,全天下媽媽幸福快樂。
「從呱呱落地,生我、養我、育我、教我,扶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平安的走著;當我們漸漸的長大,而她卻漸漸的蒼老,無情的歲月奪去她的青春,但她依然毫無怨 言的繼續為我們忙碌,永不停止。」這個人還是我們的母親;媽媽用心疼愛我們、細心照顧我們,真的,世界上的愛都比不上母愛的偉大。
值此母親節將屆之際,金門縣長陳福海、金門縣警察局長謝榮隆特轉載「我們只有一個媽,怎能不愛她」感恩信,一封在母親節前夕與警察同仁心靈分享,並致贈精 美禮盒1份聊表敬意。局長謝榮隆表示,警察工作時間較長,希望同仁能利用時間多多陪陪親愛的媽媽,因愛要及時,孝順要表現於平日生活中;因為有了媽媽,家 庭更溫馨幸福,社會更祥和安全,金門明天會更好;在此,願每位警察媽媽平安健康,全天下媽媽幸福快樂。
金門榮獲環保署103年度全國資源回收績效考核「特優縣市」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行政院環保署103年資源回收績效考核結果出爐囉!金門縣榮獲環保署肯定,評比為「特優縣市」,並於4月28日由環保局局局
長傅豫東率金門縣績優鄉鎮公所代表秘書蔡其朝、課長陳水友、秘書方小萍、鎮長陳其德於苗栗縣辦理之「103年度全國執行機關資源回收績優單位頒獎典禮」中
接受環保署公開表揚,深獲肯定。
環保署指出,今日環保績效是由中央與地方擕手共同努力,彼此是夥伴關係,期透過地方環保機關績效考核,激勵環保機關,更加努力及提升整體全國環保施政成果,環保署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同為環境永續根基而努力。
金門縣環保局指出,此項考核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辦,為全國性之資源回收績效考核,共分為3組進行考核,金門縣分配於第3組,同組中尚有南投縣、嘉義縣、 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連江縣等7個環保局;金門縣於103年度再度獲獎,並已連續4年榮獲評比為「特優縣市」,資源回收成效在全體縣民及各鄉 鎮清潔隊的努力推動,以及配合下,逐年進步並深獲環保署肯定,同時,感謝轄內各鄉鎮清潔隊努力推動資源回收工作,以及一般民眾的配合,在此將寶貴榮耀與鄉親們共享。
金門縣在資源回收工作方面持續進步,103年度本縣資源回收率41.78%,相較102年40.05%,成長1.73%;而再相較於99年之30.14%,更是成長了11.64%,充分展現近幾年金門縣縣民全體努力的成果。
金門縣環保局表示,金門縣在各局處及鄉鎮公所與全體縣民之努力與配合下,長期致力於落實環保署各項政策,因地制宜推動多項資源回收工作,結合地方特色進行創新做為,例如:
1、利用傳統古厝、廢棄房舍改造為資源回收室;
2、推動廢農藥容器回收工作,以傳遞回收觀念及環境安全;
3、活化廢棄軍營空間,成立環保回收維修站及展示場;
4、愛心義賣園遊會、跳蚤市場變賣所得捐贈公益團體,達成資源再利用及兼顧弱勢族群照護之雙重效益;
5、擴大垃圾定時定點收集政策,減少民眾及隊員行進間之各項風險;
6、加強漁、商港資收宣導工作,強化觀光客及漁民之回收成效;
7、建置二手物網路交流平台,提供金門縣機關、學校進行堪用物品之交流;
8、與社區結合成立二手交換實體通路(二手商店)。
以上希冀在各項政策推動及結合民眾力量下,真正達到「源頭減量」、「垃圾零廢棄」之目標。
環保署指出,今日環保績效是由中央與地方擕手共同努力,彼此是夥伴關係,期透過地方環保機關績效考核,激勵環保機關,更加努力及提升整體全國環保施政成果,環保署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同為環境永續根基而努力。
金門縣環保局指出,此項考核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辦,為全國性之資源回收績效考核,共分為3組進行考核,金門縣分配於第3組,同組中尚有南投縣、嘉義縣、 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連江縣等7個環保局;金門縣於103年度再度獲獎,並已連續4年榮獲評比為「特優縣市」,資源回收成效在全體縣民及各鄉 鎮清潔隊的努力推動,以及配合下,逐年進步並深獲環保署肯定,同時,感謝轄內各鄉鎮清潔隊努力推動資源回收工作,以及一般民眾的配合,在此將寶貴榮耀與鄉親們共享。
金門縣在資源回收工作方面持續進步,103年度本縣資源回收率41.78%,相較102年40.05%,成長1.73%;而再相較於99年之30.14%,更是成長了11.64%,充分展現近幾年金門縣縣民全體努力的成果。
金門縣環保局表示,金門縣在各局處及鄉鎮公所與全體縣民之努力與配合下,長期致力於落實環保署各項政策,因地制宜推動多項資源回收工作,結合地方特色進行創新做為,例如:
1、利用傳統古厝、廢棄房舍改造為資源回收室;
2、推動廢農藥容器回收工作,以傳遞回收觀念及環境安全;
3、活化廢棄軍營空間,成立環保回收維修站及展示場;
4、愛心義賣園遊會、跳蚤市場變賣所得捐贈公益團體,達成資源再利用及兼顧弱勢族群照護之雙重效益;
5、擴大垃圾定時定點收集政策,減少民眾及隊員行進間之各項風險;
6、加強漁、商港資收宣導工作,強化觀光客及漁民之回收成效;
7、建置二手物網路交流平台,提供金門縣機關、學校進行堪用物品之交流;
8、與社區結合成立二手交換實體通路(二手商店)。
以上希冀在各項政策推動及結合民眾力量下,真正達到「源頭減量」、「垃圾零廢棄」之目標。
2015年4月30日星期四
歡度32歲 豐原醫院 「開心」患者同慶生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臺中報導】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歡欣慶祝32歲院慶!院長李明輝率領醫療團隊、各界貴賓以及「開心」患者,一起切蛋糕過生日;出席「開
心」患者中,是在豐原醫院進行「心臟手術」的民眾,他們術前飽受心血管阻塞之苦,有人心痛、失眠,甚至喘不過氣來,患者說「術後有如重獲新生,開心回娘家
慶生」。豐原醫院表示,院方當大家的健康好鄰居,和民眾一起歡樂慶生!
豐原醫院心臟科團隊有內科曹承榮、廖茂芳、程建銘、王敏雄;心臟外科除了有林雍凱、張騏竹外,更與臺中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中心的手術團隊合作,陣容堅強;另外,豐原醫院特有的跨科整合醫療,更能提供最周全的醫療照護。
據悉,發展32年豐原醫院已經處於成熟穩定的階段,為提供大臺中地區民眾更完整的醫療服務,自今年起開始進行心臟手術,目前已經成功順利完成8例「心臟不停跳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其中七旬老翁陳懷忠術前拍遺照,手術順利返家抱曾孫呢。
出席患者陳懷忠表示,自己從小體弱多病,因腸胃道疾病接受多次手術,更因為冠狀動脈阻塞,長年飽受心絞痛之苦,天氣冷或變化大的時候,更是痛到受不了,所 以1月份決定在豐原醫院接受開心手術,他心想自己已經76歲了,對於心臟的大手術十分擔心,導致術前飯不思、茶不飲,甚至還去照相館拍了照片,準備留下自 己最滿意的樣子,以備不時之需;手術前臨盆的孫媳婦挺著大肚子來探視,返家第2天曾孫也出生了,開心當阿祖,現在在台上能與大家一起切蛋糕,真的很高興。
64歲廖秋香女士住在東勢,雖然常因為不舒服到診所就醫,卻不知道自己心血管阻塞嚴重,也轉診到豐原醫院檢查,才決定進行開心手術。70歲廖進平亦覺得真 是遇到貴人,就連枕邊人廖太太也說,現在大家終於可以一覺到天亮了。廖進平表示,他10多年來沒有好好睡一覺,總是在晚上起來上廁所後,血壓飆高睡不著, 本來以為是心理因素,一直到3月份掛急診,經心臟內科主任曹承榮檢查出嚴重心血管阻塞,並於評估後,接受心臟外科主任林雍凱進行開心手術,術後一個多月, 雖然還在復原,卻有重獲新生的感覺。
這8例開心手術當中,最年輕的是57歲的挖土機司機張基廷。張基廷表示,他常常在工作中感覺到喘不過氣來,而得先放下工作休息,後來檢查出是心血管阻塞所導致,也因接受手術而症狀改善,目前休養復原中,開心地和醫療團隊慶生。
豐原醫院院長李明輝表示,豐原醫院雖然是區域醫院,但是醫院期許有醫療中心等級的醫療水準和照護能力,來提供民眾更優質、更完整的醫療服務;尤其是大臺中 山線地區居民,需要有個可以被信任照護健康的好鄰居,這個地區、甚至更偏遠村鎮的;很多老人家有心血管方面疾病,但是想到要長途跋涉就醫,就會裹足不前; 而東勢山區等地方的民眾,也因為醫療訊息不足,而較無心血管疾病的病識感,豐原醫院一方面發展急重症照護能力,守護居民健康,另一方面也積極舉辦各個社區 健康講座,給予社區民眾正確的健康保健資訊。
豐原醫院院長李明輝表示,成功「開心」已8例,證明醫療照護能量!成功的開心手術,除了證明豐原醫院具備優質的急重症的照護能力,更還不斷地更新、更先進 的醫療設備儀器和空間,例如全新打造母嬰親善的產房、嬰兒室,從生命的孕育、誕生開始照顧民眾的健康,硬體設施來輔助醫師的軟實力,提供醫療服務,也積極 網羅有能力、能視病猶親的好醫師,共同守護大臺中地區民眾的健康。
豐原醫院心臟科團隊有內科曹承榮、廖茂芳、程建銘、王敏雄;心臟外科除了有林雍凱、張騏竹外,更與臺中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中心的手術團隊合作,陣容堅強;另外,豐原醫院特有的跨科整合醫療,更能提供最周全的醫療照護。
據悉,發展32年豐原醫院已經處於成熟穩定的階段,為提供大臺中地區民眾更完整的醫療服務,自今年起開始進行心臟手術,目前已經成功順利完成8例「心臟不停跳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其中七旬老翁陳懷忠術前拍遺照,手術順利返家抱曾孫呢。
出席患者陳懷忠表示,自己從小體弱多病,因腸胃道疾病接受多次手術,更因為冠狀動脈阻塞,長年飽受心絞痛之苦,天氣冷或變化大的時候,更是痛到受不了,所 以1月份決定在豐原醫院接受開心手術,他心想自己已經76歲了,對於心臟的大手術十分擔心,導致術前飯不思、茶不飲,甚至還去照相館拍了照片,準備留下自 己最滿意的樣子,以備不時之需;手術前臨盆的孫媳婦挺著大肚子來探視,返家第2天曾孫也出生了,開心當阿祖,現在在台上能與大家一起切蛋糕,真的很高興。
64歲廖秋香女士住在東勢,雖然常因為不舒服到診所就醫,卻不知道自己心血管阻塞嚴重,也轉診到豐原醫院檢查,才決定進行開心手術。70歲廖進平亦覺得真 是遇到貴人,就連枕邊人廖太太也說,現在大家終於可以一覺到天亮了。廖進平表示,他10多年來沒有好好睡一覺,總是在晚上起來上廁所後,血壓飆高睡不著, 本來以為是心理因素,一直到3月份掛急診,經心臟內科主任曹承榮檢查出嚴重心血管阻塞,並於評估後,接受心臟外科主任林雍凱進行開心手術,術後一個多月, 雖然還在復原,卻有重獲新生的感覺。
這8例開心手術當中,最年輕的是57歲的挖土機司機張基廷。張基廷表示,他常常在工作中感覺到喘不過氣來,而得先放下工作休息,後來檢查出是心血管阻塞所導致,也因接受手術而症狀改善,目前休養復原中,開心地和醫療團隊慶生。
豐原醫院院長李明輝表示,豐原醫院雖然是區域醫院,但是醫院期許有醫療中心等級的醫療水準和照護能力,來提供民眾更優質、更完整的醫療服務;尤其是大臺中 山線地區居民,需要有個可以被信任照護健康的好鄰居,這個地區、甚至更偏遠村鎮的;很多老人家有心血管方面疾病,但是想到要長途跋涉就醫,就會裹足不前; 而東勢山區等地方的民眾,也因為醫療訊息不足,而較無心血管疾病的病識感,豐原醫院一方面發展急重症照護能力,守護居民健康,另一方面也積極舉辦各個社區 健康講座,給予社區民眾正確的健康保健資訊。
豐原醫院院長李明輝表示,成功「開心」已8例,證明醫療照護能量!成功的開心手術,除了證明豐原醫院具備優質的急重症的照護能力,更還不斷地更新、更先進 的醫療設備儀器和空間,例如全新打造母嬰親善的產房、嬰兒室,從生命的孕育、誕生開始照顧民眾的健康,硬體設施來輔助醫師的軟實力,提供醫療服務,也積極 網羅有能力、能視病猶親的好醫師,共同守護大臺中地區民眾的健康。
十方啟智中心行動商店2店 歡迎志工協助幫助弱勢
【記者于郁金/臺中報導】臺中市十方啟能中心一直以來,在身心障礙領域提供專業服務,十方堅持不放棄的心,幫助弱勢,其中藝人胡瓜20年來支持「十方
啟能中心」,並曾在去年父親節接受前臺中市長胡志強頒獎表揚;今年承租百坪「十方啟智中心行動商店2店」賣二手商品,4月初正式啟動試賣,但是陸續商品整
理、分類與上架欠缺人手協助,4月27日臺中市矯正協會委員暨臺中市民眾服務社監事李淑睿第2次會同志工協助,滿滿4車,志工們行動力超強完成上架。
孤獨鮭魚逆旅洄游文學報導作家 楊樹清創作40年新亮點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是一隻「孤獨的鮭魚」,也是「台灣報導文學旗手」的國立金門大學駐校名作家、金門文藝雜誌總編輯暨金門縣政府世界遺產推動委 員會委員楊樹清,祖籍湖南省武岡,1962年生於福建金門的楊樹清,他在2013年又回到佈滿鐵刺的島鄉,隱身座落於四埔林場,為金門大學的誕生撰寫「燕 南啟道」、编輯「紅土萬樹」兩本校史,2014年6月金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舉辦「駐校作家文學週」,除演講、座談外,亦展示楊樹清的手稿、著作、影像;而 楊樹清於13歲時即在報刊發表「我的哥哥」首篇作品,此後筆耕不輟,涉獵詩、散文、小說、評論等文類,至今創作40年新亮點。
「樹清到了沒?」在有關金門文學聚會裡,一定有人這樣問;在楊樹清的行程表裡,總寫滿金門的大大小小活動、聚會,而楊樹清的身影也代表著金門文學史的傳承 與活動,楊樹清身兼金門縣政府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委員、監察院推動金門登錄UNESCO世界文化遺產諮詢委員的他,亦醞釀為金門邁向世遺的過程,留下中英 對照本的文學故事;同時,他還進行著「島嶼、家族三部曲:阿背、雪緣、古區村10號」書寫計畫、「楊樹清文學館」出版工程,以及名為「用火寫詩的年代」的 詩人洛夫戰地紀事;17歲辭鄉,以鮭魚逆旅洄游返鄉的楊樹清,實踐的是他土地、文化與文學的「金門主義」,追尋的,是50人生、創作40年生涯的新亮點。
身世多重混血的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祖籍湖南省武岡縣(今洞口縣)高沙市丘塘楊家冲,1949年,老兵父親楊國淇隨國軍部隊撤離大陸,湖南而閩南,辣椒而
番薯,娶三度婚姻兩度喪夫的金門後浦城西門境女子魏雪緣為妻,楊樹清於1962年出生於南宋朱熹設帳燕南書院講學之地,福建省金門縣金城鎮燕南山古區村10號。
楊樹清在國二升國三的暑假,臥躺病榻三載的母親中風早逝,在這塊貧瘠、耕稼不易的土地,雪花飄落,失去母親的島嶼,離開是他唯一的選擇;1979年秋暮, 大盤帽猶未温熱,方寸猶未圓融,羽翼也未豐的17歲青衫少年,似遺傳了當年江南江北打游擊的「阿背」父親冒險、韌性、戰鬥生命基因,決意棄學、棄守保護 區,狠別浯島,告別老父,隻身一人,風濤渡海赴臺灣闖蕩,投身一條還不該是他能走的,充滿荊棘、險阻的出版、新聞傳播之路。
楊樹清回憶表示,在他的第一個驚嘆號,很快就在17至20歲的履歷表,驚奇烙印,他已在文化天空展現鷹揚之姿;從「金門文藝季刊」革新號總编輯、「台中一 週」社區報採訪主编、「北縣報導」社區報總編輯,聯亞出版社書櫃雜誌主編,並已出兩本書「燕南情長」、「小記者獨白」;1982年軍旅澎湖,亦以軍職身分 兼任該島「建國日報」記者,漁翁島歲月,再生出「少年組曲」、「渡」。
1984年,風雨征塵歸來,楊樹清重返島鄉陪伴年邁老父,耕讀半載、重拾田園記憶之後,又回到臺北文化傳播界大顯身手,先是赴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任出版部企劃主任暨雜誌部總編輯,接續在出版資訊「未來」、「新未來」及佛教刊物「文殊雜誌」出任總编輯。
「離、去、歸、返」,感情用這麽厚,所有離開的一切,原來都是為了要再回到一座未完成的島嶼,1990年,楊樹清心繫戒嚴軍管、長期禁錮的不流動乾涸島 鄉,亟需注入社會活力、文化活水,因而將過去異鄉積累的豐富文化經驗、豐沛傳播能量,在槍桿子逼視下,勇敢創辦以媒介結合社會運動,用以批判、檢視、衝撞 威權體制,被視為「地下刊物」的「金門報導」社區報,此際,他是當時代軍管當局眼中的黑名單,頭痛的「異議分子」、「文學政治人」。
楊樹清表示,迭經3年9個月的媒體運動奮戰,推倒了歷史的怪獸,俟金馬解嚴後,他又從政治回歸文化面,出任「金門日報」駐台特派員暨鄉訊版主編,連繫鄉 親,凝聚鄉心;他全力推動金門學研究担綱「金門學叢刊」總編輯,把金門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讓金門走出去與外界接軌、對話,尋求世人對金門歷史文化 的吸引、理解、尊重、探索與擁抱。
「島嶼之外需要連結,才能飛得更高,看得更遠」;長年以身以心,駐留在金門浯島之鄉的楊樹清,也聽見了提供他舞台演出、試煉的文化都會,仍在呼喊他歸隊的 聲音;多元開展下,他當過耕莘文教院報導文學創作班導師、草山行館顧問、林語堂故居諮詢委員、中廣資訊網楊樹清時間主持、「明報」加拿大版專欄作家、財團 法人龔立逑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1996年,負笈加拿大浪遊一千多個日子,自我放逐在400多公頃大的英屬哥倫比亞(U.B.C.)大學校園,在異文化中 吞食著孤寂,也吸取了大量的養份;回臺灣後,2002年,在老友、文化學者龔鵬程的呼喚下,登上海拔400多公尺的林美山,繼黃春明、高行健、平路之後, 成為宜蘭佛光大學第4位駐校作家。
以「文學是我的信仰,苦難是我寫作的養份」,作為生命信條的楊樹清,無論身在那個時空、職場、氣場,都能持續寫作不懈,每年要求至少出一本書,作家攤開的 書目中,著有報導文學「金門島嶼邊緣」、「天堂之路」、「閩風南渡」、「消失的戰地」,散文「燕南情長」、「少年組曲」、「渡」、「番薯王」,小說「小記 者獨白」、「愛情實驗」、「阿背」等,計35種個人著作,並總编輯「金門學叢刊」三輯30册、编撰一輯10册「金門鄉訊人物誌」。
孤寂的火花,綻放出了華麗;楊樹清的文化出版成績,表現亮眼,曾敲響3座金鼎獎,包括金鼎獎雜誌公共服務團體獎、金鼎獎圖書主編獎、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 獎、文學創作榮獲多項重要文學獎;1998以「番薯王」獲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首獎,1996、1999分別以「消逝的漁民國特」、「消失的衛星孩子」兩獲 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評審獎;1997、1998分別以「被遺忘的兩岸邊緣人」、「天堂之路」兩獲聯合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1998那年内,亦以「雙城 記」、「尋找蘇王爺」摘得長榮環宇文學獎、臺灣省文學獎報導文學獎,再以投入報導文學創作,發掘新題材、開拓新視野的成就於2003五四文藝節,獲頒中國 文藝協會報導文學創作文藝獎章,與得新詩、藝術、戲劇類榮譽文藝獎章的洛夫、李奇茂、常楓諸文學、藝術前輩同台受獎。
楊樹清是砲火下,番薯田長大的孩子,從料羅灣出航,橫渡臺灣海峽,亦跨越了太平洋;來自邊陲之鄉,長期被視為邊緣書寫的楊樹清,終於晉入文學主流的小角 落,站上文學舞台一個小位置,被看見、重視了;200多位文化界代表,從30位推薦候選名單票選結果,擠下當時名單中的瓊瑶、張曼娟,而楊樹清與朱西甯、 朱天心、陳若曦、陳義芝等作家,同列文建會(當時為文化部)與文訊雜誌合作進行的「1997台灣文學年鑑」10大文學人榜單;2005年再與林語堂、林良 (子敏)、嶺月等作家,登錄中國「當代中國福建閩南知名文化人」。
據悉,楊樹清也是首位出生於金門的作家,被當學位、學術專題研究者,2007、2008年,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研究生接力完成楊樹清所創辦刊物、文學創作 兩本碩士論文,包括李木隆「解嚴前金門報導對金門發展之分析」、蔡秉蓉「楊樹清散文中的原鄉追尋」,尤其是蔡秉蓉的碩士論文花了3年、共20萬字來追溯楊 樹清的「前傳」,無疑替楊樹清對原鄉認同、運動軌跡,提供更清晰的解讀資料;論文結尾引薩依德「鄉關何處」的句子:「我的生命中已充滿太多不和諧的聲音, 寧可選擇格格不入……」暗示了同樣的命運,並直言楊樹清每次選擇離開金門,皆是為了儲存更多能量與勇氣,在下一次歸鄉時,擁抱這仍帶著鐵刺的浯島。
國立台灣文學館「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評價楊樹清,他對下筆的素材,有足夠的敏感度,能以綜觀的寫作方式,在質樸的字裡行間,蘊藏强大的文學圖像與 人道關懷;1996至2000年赴加拿大遊學期間,全心聚焦報導文學,包含兩岸、移民、小留學生等族群議題書寫,近年尤以書寫金門在大時代角色變遷的題材 受矚目;此外,他長期投入解嚴前後金門文史紀錄、文學創作及社會運動,詩人亞弦譽之為「金門主義」者;年少即堅持以一枝筆,堅定以一雙腳,行走文化、文學 領域之後,以報導文學特色在兩岸發光;2008年11月25日,聯合報文學獎30年專刊,聯合副刊以近整版篇幅刊出「孤獨的鮭魚」推介楊樹清,譽之「台灣 報導文學旗手」。
故事中的故事人,故事未了,是社會行動家,亦是文學書寫家楊樹清邁入創作40年,曾為林青霞主演電影「東方不敗:笑傲江湖」片頭題字的書法家陳昆乾,揮書 贊譽他「用一枝筆改變金門」,他也運用另一枝筆熬寫三十春秋,終能在2012年臘月重建、復活一座在明代即已消隱的燕南書院;刻正進行島嶼、家族三部曲 「阿背」、「雪緣」、「古區村10號」的書寫計畫,也推動著「楊樹清文學館」出版工程;越過湍流、穿過鐵刺,鮭魚逆旅洄游返鄉之後上岸的報導文學旗手楊樹 清,正在他的浯島舞動著「島嶼之書」、「時代之書」、「生命之書」。
「樹清到了沒?」在有關金門文學聚會裡,一定有人這樣問;在楊樹清的行程表裡,總寫滿金門的大大小小活動、聚會,而楊樹清的身影也代表著金門文學史的傳承 與活動,楊樹清身兼金門縣政府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委員、監察院推動金門登錄UNESCO世界文化遺產諮詢委員的他,亦醞釀為金門邁向世遺的過程,留下中英 對照本的文學故事;同時,他還進行著「島嶼、家族三部曲:阿背、雪緣、古區村10號」書寫計畫、「楊樹清文學館」出版工程,以及名為「用火寫詩的年代」的 詩人洛夫戰地紀事;17歲辭鄉,以鮭魚逆旅洄游返鄉的楊樹清,實踐的是他土地、文化與文學的「金門主義」,追尋的,是50人生、創作40年生涯的新亮點。
楊樹清在國二升國三的暑假,臥躺病榻三載的母親中風早逝,在這塊貧瘠、耕稼不易的土地,雪花飄落,失去母親的島嶼,離開是他唯一的選擇;1979年秋暮, 大盤帽猶未温熱,方寸猶未圓融,羽翼也未豐的17歲青衫少年,似遺傳了當年江南江北打游擊的「阿背」父親冒險、韌性、戰鬥生命基因,決意棄學、棄守保護 區,狠別浯島,告別老父,隻身一人,風濤渡海赴臺灣闖蕩,投身一條還不該是他能走的,充滿荊棘、險阻的出版、新聞傳播之路。
楊樹清回憶表示,在他的第一個驚嘆號,很快就在17至20歲的履歷表,驚奇烙印,他已在文化天空展現鷹揚之姿;從「金門文藝季刊」革新號總编輯、「台中一 週」社區報採訪主编、「北縣報導」社區報總編輯,聯亞出版社書櫃雜誌主編,並已出兩本書「燕南情長」、「小記者獨白」;1982年軍旅澎湖,亦以軍職身分 兼任該島「建國日報」記者,漁翁島歲月,再生出「少年組曲」、「渡」。
1984年,風雨征塵歸來,楊樹清重返島鄉陪伴年邁老父,耕讀半載、重拾田園記憶之後,又回到臺北文化傳播界大顯身手,先是赴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任出版部企劃主任暨雜誌部總編輯,接續在出版資訊「未來」、「新未來」及佛教刊物「文殊雜誌」出任總编輯。
「離、去、歸、返」,感情用這麽厚,所有離開的一切,原來都是為了要再回到一座未完成的島嶼,1990年,楊樹清心繫戒嚴軍管、長期禁錮的不流動乾涸島 鄉,亟需注入社會活力、文化活水,因而將過去異鄉積累的豐富文化經驗、豐沛傳播能量,在槍桿子逼視下,勇敢創辦以媒介結合社會運動,用以批判、檢視、衝撞 威權體制,被視為「地下刊物」的「金門報導」社區報,此際,他是當時代軍管當局眼中的黑名單,頭痛的「異議分子」、「文學政治人」。
楊樹清表示,迭經3年9個月的媒體運動奮戰,推倒了歷史的怪獸,俟金馬解嚴後,他又從政治回歸文化面,出任「金門日報」駐台特派員暨鄉訊版主編,連繫鄉 親,凝聚鄉心;他全力推動金門學研究担綱「金門學叢刊」總編輯,把金門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讓金門走出去與外界接軌、對話,尋求世人對金門歷史文化 的吸引、理解、尊重、探索與擁抱。
「島嶼之外需要連結,才能飛得更高,看得更遠」;長年以身以心,駐留在金門浯島之鄉的楊樹清,也聽見了提供他舞台演出、試煉的文化都會,仍在呼喊他歸隊的 聲音;多元開展下,他當過耕莘文教院報導文學創作班導師、草山行館顧問、林語堂故居諮詢委員、中廣資訊網楊樹清時間主持、「明報」加拿大版專欄作家、財團 法人龔立逑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1996年,負笈加拿大浪遊一千多個日子,自我放逐在400多公頃大的英屬哥倫比亞(U.B.C.)大學校園,在異文化中 吞食著孤寂,也吸取了大量的養份;回臺灣後,2002年,在老友、文化學者龔鵬程的呼喚下,登上海拔400多公尺的林美山,繼黃春明、高行健、平路之後, 成為宜蘭佛光大學第4位駐校作家。
以「文學是我的信仰,苦難是我寫作的養份」,作為生命信條的楊樹清,無論身在那個時空、職場、氣場,都能持續寫作不懈,每年要求至少出一本書,作家攤開的 書目中,著有報導文學「金門島嶼邊緣」、「天堂之路」、「閩風南渡」、「消失的戰地」,散文「燕南情長」、「少年組曲」、「渡」、「番薯王」,小說「小記 者獨白」、「愛情實驗」、「阿背」等,計35種個人著作,並總编輯「金門學叢刊」三輯30册、编撰一輯10册「金門鄉訊人物誌」。
孤寂的火花,綻放出了華麗;楊樹清的文化出版成績,表現亮眼,曾敲響3座金鼎獎,包括金鼎獎雜誌公共服務團體獎、金鼎獎圖書主編獎、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 獎、文學創作榮獲多項重要文學獎;1998以「番薯王」獲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首獎,1996、1999分別以「消逝的漁民國特」、「消失的衛星孩子」兩獲 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評審獎;1997、1998分別以「被遺忘的兩岸邊緣人」、「天堂之路」兩獲聯合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1998那年内,亦以「雙城 記」、「尋找蘇王爺」摘得長榮環宇文學獎、臺灣省文學獎報導文學獎,再以投入報導文學創作,發掘新題材、開拓新視野的成就於2003五四文藝節,獲頒中國 文藝協會報導文學創作文藝獎章,與得新詩、藝術、戲劇類榮譽文藝獎章的洛夫、李奇茂、常楓諸文學、藝術前輩同台受獎。
楊樹清是砲火下,番薯田長大的孩子,從料羅灣出航,橫渡臺灣海峽,亦跨越了太平洋;來自邊陲之鄉,長期被視為邊緣書寫的楊樹清,終於晉入文學主流的小角 落,站上文學舞台一個小位置,被看見、重視了;200多位文化界代表,從30位推薦候選名單票選結果,擠下當時名單中的瓊瑶、張曼娟,而楊樹清與朱西甯、 朱天心、陳若曦、陳義芝等作家,同列文建會(當時為文化部)與文訊雜誌合作進行的「1997台灣文學年鑑」10大文學人榜單;2005年再與林語堂、林良 (子敏)、嶺月等作家,登錄中國「當代中國福建閩南知名文化人」。
據悉,楊樹清也是首位出生於金門的作家,被當學位、學術專題研究者,2007、2008年,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研究生接力完成楊樹清所創辦刊物、文學創作 兩本碩士論文,包括李木隆「解嚴前金門報導對金門發展之分析」、蔡秉蓉「楊樹清散文中的原鄉追尋」,尤其是蔡秉蓉的碩士論文花了3年、共20萬字來追溯楊 樹清的「前傳」,無疑替楊樹清對原鄉認同、運動軌跡,提供更清晰的解讀資料;論文結尾引薩依德「鄉關何處」的句子:「我的生命中已充滿太多不和諧的聲音, 寧可選擇格格不入……」暗示了同樣的命運,並直言楊樹清每次選擇離開金門,皆是為了儲存更多能量與勇氣,在下一次歸鄉時,擁抱這仍帶著鐵刺的浯島。
國立台灣文學館「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評價楊樹清,他對下筆的素材,有足夠的敏感度,能以綜觀的寫作方式,在質樸的字裡行間,蘊藏强大的文學圖像與 人道關懷;1996至2000年赴加拿大遊學期間,全心聚焦報導文學,包含兩岸、移民、小留學生等族群議題書寫,近年尤以書寫金門在大時代角色變遷的題材 受矚目;此外,他長期投入解嚴前後金門文史紀錄、文學創作及社會運動,詩人亞弦譽之為「金門主義」者;年少即堅持以一枝筆,堅定以一雙腳,行走文化、文學 領域之後,以報導文學特色在兩岸發光;2008年11月25日,聯合報文學獎30年專刊,聯合副刊以近整版篇幅刊出「孤獨的鮭魚」推介楊樹清,譽之「台灣 報導文學旗手」。
故事中的故事人,故事未了,是社會行動家,亦是文學書寫家楊樹清邁入創作40年,曾為林青霞主演電影「東方不敗:笑傲江湖」片頭題字的書法家陳昆乾,揮書 贊譽他「用一枝筆改變金門」,他也運用另一枝筆熬寫三十春秋,終能在2012年臘月重建、復活一座在明代即已消隱的燕南書院;刻正進行島嶼、家族三部曲 「阿背」、「雪緣」、「古區村10號」的書寫計畫,也推動著「楊樹清文學館」出版工程;越過湍流、穿過鐵刺,鮭魚逆旅洄游返鄉之後上岸的報導文學旗手楊樹 清,正在他的浯島舞動著「島嶼之書」、「時代之書」、「生命之書」。
前進加都村落送物資 醫療站大排長龍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洪秋亮/于郁金/綜合報導】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東部的Harisiddhi小村莊,在4月25日此次大地震受創嚴重,至今尚未有政府單位進駐救援;4月
29日「四合一救援總隊」在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慧顯法師帶領下,與高雄長庚醫療隊、佛光醫療隊、中華民國搜救總隊、馬來西亞佛光救難隊協同設立醫療
站,提供災民醫療服務。
據悉,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東部的Harisiddhi小村莊,目前有居民約1萬人,其中7000人受傷,22人往生、重傷40人則送醫救治;「四合一救援總隊」醫療團趕往現場後,立即設站規劃內、外科,在有限醫藥情況下,盡力為災民看診治療。
當醫療站完成後,社區廣播也隨之傳遍整個村落,居民陸續趕往醫療站求助,由於人數眾多,不到一刻時間,民眾已大排長龍等候看診,內、外科醫生亦馬不停蹄地看診醫治。
小村莊民眾雖因屋毀及身體不適,而愁容滿面,但是看到醫療團隊的用心照護,不少人感動得低聲啜泣,或帶著其他居民接受診治,醫護人員亦適時鼓勵安慰災民,期盼能協助他們走出傷痛,迎向希望的未來。
此外,當地房屋倒塌高達500戶,災民無處可逃,就在臨近空地搭建帳篷暫居使用,即便餘震不斷,災民仍不顧危險進屋搶救剩餘家當;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 慧顯法師了解居民需求後,準備500份,價值20美元的民生物資,交給當地自救會發放給受災戶,解決他們3天來缺乏食物的處境。
據悉,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東部的Harisiddhi小村莊,目前有居民約1萬人,其中7000人受傷,22人往生、重傷40人則送醫救治;「四合一救援總隊」醫療團趕往現場後,立即設站規劃內、外科,在有限醫藥情況下,盡力為災民看診治療。
當醫療站完成後,社區廣播也隨之傳遍整個村落,居民陸續趕往醫療站求助,由於人數眾多,不到一刻時間,民眾已大排長龍等候看診,內、外科醫生亦馬不停蹄地看診醫治。
小村莊民眾雖因屋毀及身體不適,而愁容滿面,但是看到醫療團隊的用心照護,不少人感動得低聲啜泣,或帶著其他居民接受診治,醫護人員亦適時鼓勵安慰災民,期盼能協助他們走出傷痛,迎向希望的未來。
此外,當地房屋倒塌高達500戶,災民無處可逃,就在臨近空地搭建帳篷暫居使用,即便餘震不斷,災民仍不顧危險進屋搶救剩餘家當;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 慧顯法師了解居民需求後,準備500份,價值20美元的民生物資,交給當地自救會發放給受災戶,解決他們3天來缺乏食物的處境。
處處溫馨醫療情 救援總隊千處祈求千處應
【記者洪秋亮/于郁金/綜合報導】「醫生快來啊!有個產婦身體不舒服!」4月29日一早,一位尼泊爾男子匆匆忙忙跑到PRANIDHI PURNA精舍,找尋駐紮在此的「人間有情‧同體共生」─尼泊爾四合一救援總隊,高雄長庚醫院整型外科美容中心主任黃慧芬及佛光醫療隊小兒科醫師羅富剛,立即拿起聽診器及醫療器材,衝往位於精舍不遠的鄉村,在一輛三輪車上,正躺著一名虛弱的產婦及地震當天(4月25日)出生的嬰兒。
陳福海拜會賴清德 並與旅台金門鄉親座談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延平王鄭成功」開臺354週年中樞祭典將於4月29日在臺南市舉行,金門縣長陳福海率領縣府團隊,於4月28日跨海參加並
與臺南金門同鄉會理監事、臺南市長賴清德座談交流;拜訪臺南市政府,受到市長賴清德熱忱歡迎,陳福海縣長對於賴清德市長帶領市府團隊全國指標性的施政成
效,視為學習的標竿。
臺灣四合一救援隊 成功抵達加都災區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洪秋亮/于郁金/綜合報導】從展開救援行動開始,無論是台灣駐外使節、或是大陸國台辦、廣東省台辦、中華航空、南方航空等各單位,皆全力協助四合一救援總隊所有面對的各種困難,讓救援
隊順利抵達尼泊爾。而台灣駐印度代表處田光中大使與佛光山派駐當地代表慧顯法師共同協助通關手續,而國際佛光會尼泊爾協會與當地南傳Suka法師、一貫道賑災中心發一崇德站,皆到機場迎接。
尼泊爾遭遇80年來最大的強震,提及災情,田大使語重心長的說,許多地方、社區路斷嚴重,根本沒有辦法進入了解現況或提供任何救援行動,可以確認的是,山區、鄉村、學校等區,亟需醫療與人道關懷救援。
尼泊爾遭遇80年來最大的強震,提及災情,田大使語重心長的說,許多地方、社區路斷嚴重,根本沒有辦法進入了解現況或提供任何救援行動,可以確認的是,山區、鄉村、學校等區,亟需醫療與人道關懷救援。
由
於四合一救援總隊乃集「所有善緣」而成,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感激的說,醫療方面有高雄長庚醫院及佛光山雲水醫療隊全套配備;中華民國搜救總
隊與大馬佛光救護隊則發揮專業救援工作,提供餘震時的應變措施;台灣紅十字會則提供野外需要的發電器材與帳蓬等物資;加上佛光山發動全球三百個寺廟道場,
每日誦經念佛回向給所有震災傷亡者,並祈求度過難關。集合這些善緣,使台灣救援總隊一次飛行即能順利抵達尼泊爾災區。
由於加都機場跑道只剩一條,加上機場8個停機位,其中5個已提供當地軍方使用,僅剩餘3個機坪提供給來自全球各國之民航使用,也因此航班在空中盤旋或折返出發地已成常態。為考慮飛機的耗油量及安全性,南方航空仍然想辦法將台灣此次救災物資分梯次送往災區,目前優先將發電機、帳蓬、藥品等急需使用之救援配備送至災區。
邀請長輩回味經典老歌 懷念歌廳秀5月高雄演出
【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記者劉碧蘭/王佳菁/高雄報導】2015懷念歌廳秀將於5月9日、10日於高雄市勞工育樂中心澄清會館演出,出身高雄左營的資深藝人康弘4月29日贈票200張給高雄市政府,邀請弱勢團體欣賞演出,由高雄市長陳菊代表受贈。
陳菊表示,歌廳秀起源自高雄,在60至80年代間是許多長輩的回憶,由於她長年在外奔波,對於孝順不能等的感受甚深,她期許年輕朋友平時多多關心長輩,並當場自掏腰包購票10萬元,邀請長輩一起回味經典老歌及爆笑喜劇的演出,支持在地藝文活動。
陳菊表示,高雄市老年人口約佔全市人口13%,面對高齡化社會是台灣需正視且嚴肅面對的課題,市府除了持續設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老人活動中心、推展各項老人福利與照護措施外,也積極盤點閒置校園空間,長遠規劃長輩更多學習場地。
適逢5月孝親月,歌廳秀是許多長輩年輕時的歡樂回憶,出身高雄的資深藝人康弘、黃西田與許富凱、張文琦、謝金晶、黃露瑤及陳盈潔、方駿等人將演出兩場秀場的風華時代,康弘並特別捐出唱酬購票捐送高雄弱勢團體,盼藉由自己的拋磚引玉,讓社會更加疼惜重視長輩。
陳菊表示,歌廳秀起源自高雄,在60至80年代間是許多長輩的回憶,由於她長年在外奔波,對於孝順不能等的感受甚深,她期許年輕朋友平時多多關心長輩,並當場自掏腰包購票10萬元,邀請長輩一起回味經典老歌及爆笑喜劇的演出,支持在地藝文活動。
陳菊表示,高雄市老年人口約佔全市人口13%,面對高齡化社會是台灣需正視且嚴肅面對的課題,市府除了持續設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老人活動中心、推展各項老人福利與照護措施外,也積極盤點閒置校園空間,長遠規劃長輩更多學習場地。
適逢5月孝親月,歌廳秀是許多長輩年輕時的歡樂回憶,出身高雄的資深藝人康弘、黃西田與許富凱、張文琦、謝金晶、黃露瑤及陳盈潔、方駿等人將演出兩場秀場的風華時代,康弘並特別捐出唱酬購票捐送高雄弱勢團體,盼藉由自己的拋磚引玉,讓社會更加疼惜重視長輩。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