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5年3月7日星期五

10歲超重童竟罹脂肪肝!奇美醫籲:小心甜蜜陷阱 恐傷身傷心影響發展/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別讓孩子「超重」!不只影響外觀,恐傷身傷心影響發展!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治醫師張毓珊指出,兒童過重及肥胖判定標準,是身體質量指數(BMI)超出該年齡與性別標準範圍(超過該年齡層85百分位屬於過重,超過95百分位則為肥胖);這不僅影響孩子外觀,還可能引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等許多健康風險;另,兒童肥胖也會對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導致低自尊、焦慮、憂鬱症,甚至可能遭受校園霸凌等問題,進一步影響孩子身心發展。

10歲超重童竟罹脂肪肝!奇美醫籲:小心甜蜜陷阱 恐傷身傷心影響發展
因此,奇美醫院開設「健康體位門診」,透過個人化評估,分析孩子體重狀況、飲食習慣、運動模式及心理健康,幫助兒童和家長掌握體重管理方法,協助改善孩童飲食與生活型態,也透過家庭介入,讓家長學習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養成健康生活習慣,降低過重及肥胖帶來健康風險。

10歲男童體重50公斤,竟已罹患脂肪肝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治醫師張毓珊舉案例說明:10歲就讀四年級陳小弟,因為感冒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就醫,檢查發現體重竟5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5,屬於肥胖體位;進一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赫然發現肝臟一片白亮亮異常影像,確診為脂肪肝。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治醫師張毓珊詳細問診發現,陳小弟喜歡吃白飯和炸物,一天一杯手搖飲料,下課後就直接去安親班,回家常打電動到很晚才睡覺,沒有運動習慣,導致脂肪堆積在肝臟,進而影響健康;張醫師向家長進行健康衛教,強調應調整孩子飲食習慣,減少含糖飲料與高熱量食物攝取,鼓勵培養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體態,避免陳小弟因肥胖過早引發健康問題及心理層面(如自信心低落、社交退縮等)負面影響;醫療團隊為他量身打造健康管理計畫,經過3個月生活習慣調整後,陳小弟成功減重5公斤,正朝著帥氣歐巴目標持續努力邁進!

臺灣兒童肥胖率高,健康警鐘已敲響!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治醫師張毓珊說明,臺灣的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國際排名居前段!根據臺灣106年至109年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小到高中學童體重過重及肥胖比例已達3成左右,遠高鄰近國家;日本兒童過重及肥胖比例不到1成,新加坡約1成,韓國則約兩成;另依據世界肥胖聯盟調查結果,臺灣男童過重及肥胖率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33個會員國家中排行第6,女童排名第12,顯示臺灣在這方面挑戰相當嚴峻,亟需社會各界重視。

「小時候胖不是胖」?錯誤觀念恐害孩子一生!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治醫師張毓珊表示,許多臺灣父母仍抱持「小時候胖不是胖」觀念,認為孩子小時候養的白白胖胖是累積之後「抽高」本錢,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研究顯示,肥胖兒童未來成為肥胖成年人機率是正常體位兒童5倍,且肥胖還與性早熟有關,導致孩子提早進入青春期,縮短身高增長時間,反而影響身高發展;對於女孩來說,肥胖還可能增加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風險,進而可能影響未來生育能力。

此外,兒童肥胖也與脂肪肝之間存在密切關聯;當肝臟積累過多脂肪時,可能發展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若未及時治療,甚至可能進一步惡化為非酒精性肝炎(NASH)及肝硬化,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揪出肥胖元兇!遺傳、飲食與生活習慣是罪魁禍首!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治醫師張毓珊指出,兒童肥胖成因與遺傳、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息息相關;若父母本身為肥胖體質、母親有妊娠糖尿病或懷孕時增加過多體重等,孩子罹患肥胖機率較高;此外,不健康飲食習慣,如頻繁外食、吃速食、攝取高熱量與含糖飲料等,加上長時間使用3C產品、缺乏運動及睡眠不足等,都是導致兒童體重失控重要因素。

全民總動員!共同守護孩子健康,攜手守護「享瘦」未來!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治醫師張毓珊表示,治療兒童過重及肥胖應以「生活型態改變」為主,而非仰賴藥物治療,且需以「家庭為中心」,從認知和行爲層面調整,而非只針對兒童本身,才能有效改善兒童健康狀況。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治醫師張毓珊強調,兒童飲食與生活習慣深受家庭影響,因此家長應以身作則,減少外食與高熱量食物的攝取,鼓勵孩子飲食均衡習慣,適度減少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多從事戶外活動及運動,以促進健康發展;此外,學校作為兒童成長過程中最重要學習環境,應積極推動健康飲食教育,提供符合營養標準午餐,並加強體育活動,培養良好運動習慣,提升身體素質。

醫療機構則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追蹤學童體重變化,提供個人化健康建議,並進行營養與運動衛教,幫助兒童逐步改善生活習慣,降低肥胖帶來健康風險;政府也應加強公共衛生宣導,落實食品標示,規範不健康食品廣告與銷售,並限制校園內及周遭高糖、高脂食品販售;同時也可推動兒童運動促進計畫,增加公共運動空間與設施,讓孩子有更多機會參與體能活動,提高運動意願及提升整體體能水準。

因此,社會各界應共同正視並關注兒童肥胖問題,從家庭、學校、醫院到政府多個層面著手,唯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止兒童肥胖問題,保障下一代身心健康。


脂肪肝,
中華鱻傳媒 10歲超重童竟罹脂肪肝!奇美醫籲:小心甜蜜陷阱 恐傷身傷心影響發展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