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

奇美急診轉介居家醫療 急診醫師將治療送到您家 舒適安心新選擇/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臺灣每年約有150多萬老年人口到急診就醫,其中需要安排住院的老年病人約有一百多萬人,而在各大醫學中心,大約有20%病人會花超過兩天的時間在急診等待病床,然而,急診的環境不但壅擠和吵雜,也缺乏隱私,對這些老人們和還有他們的家屬,在身體、心靈還有經濟,都是很沉重的負擔,於是便有很多病人和家屬,希望可返家治療,但是有很多老人,一旦回家,因為行動不便,要再度就醫相當困難,病況也容易惡化,讓老人和家屬們相當掙扎,醫護人員也十分不安。

奇美急診轉介居家醫療 急診醫師將治療送到您家 舒適安心新選擇
骨盆骨折轉介居家醫療。在家治療搭配康復指導,讓病人免於奔波
案例一:83歲女性,患有帕金森氏症,由於走路不穩跌倒導致骨盆骨折,就連坐起來都十分痛苦,因年事已高,病人決定不住院返家休養,急診醫師考慮她的行動不便,為了不讓他艱難往返醫院,幾天後,急診醫師親自到她的家中提供專業評估和治療,同時進行康復指導,減輕病人疼痛外,更減少了病人和家屬奔波之苦。

泌尿道感染轉介居家醫療。急診醫師到家中治療,讓病人在家安心療養
案例二:78歲女性,罹患失智症,因為泌尿道感染到急診室治療,然而,在急診等待病床時,她的情緒變得非常不穩定,不斷哭喊要回家,並掙扎要離開病床,兒子與媳婦束手無策,最後與急診醫師討論後,評估決定安排病人返家進行居家醫療,後續醫療團隊到病人家中治療及追蹤病況,不僅讓病人安心在家療養,也解決了家屬難題。

急診待床搬回熟悉家中!奇美醫組:急診居家醫療團隊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深刻理解病人和家屬壓力與困擾,於是委請急診醫學部部長許建清、高齡急診科主任黃建程領軍,並與家庭醫學部蔡岡廷部長共同合作,於112年3月共同組成急診居家醫療團隊,成員包括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殿和、何郁玠、緊急醫療系統科主任蔡長志、居家護理師陳庭萱、邱琬婷、醫務管理員張如萱及楊佩錡等人,一同推動「從急診轉介居家醫療的評估及治療計畫」,成立迄今已收治140個案;在急診返家後1周內,醫師會親自到家中評估追蹤病人病況,並根據病人需求提供個別化治療計畫,讓病人能夠在家中安心治療,這不僅實現了病人心願,還讓家屬獲得了寶貴安心感。

家不但是最舒適地方,更是最理想復健環境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何郁玠說明,對於年長病人來說,醫院是複雜而陌生環境,這樣環境經常會限制年長者日常活動,甚至連最基本的事情,例如自己倒杯水喝,都會因為不熟悉環境而感到不敢嘗試,這樣情況將他們從原本獨立自主個體,變成了持續需要被協助的人,這不僅損害了他們尊嚴,也損害了他們生活能力,而隨著時間推移,有些病人在出院時,甚至可能失去了基本走路能力,病人情緒也更加低落,如果今天讓他們在家中,他們能更加自由地進行日常活動,做他們渴望做的事,這不僅有助於保持他們生活能力,還能讓他們保持尊嚴,感到更加舒適,同時,家屬也能更放心,知道他們家人處於一個安全而熟悉環境中。

不但提供了病人看病便利 還實現門診和藥物整合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何郁玠說明指出,超過5成老年病人患有多種疾病,通常會需要到在多個不同科別門診進行治療,有時候,他們可能只是為了取得慢性病藥物而不得不前往多個門診,一天可能需要前往3到4個不同科別門診看診,這不僅花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還對行動不便老年病人和他們家屬造成了極大困擾。

院方表示,人生應該是美好的,而不應該讓領藥成為耗費體力負擔,急診轉介居家醫療不僅提供了看病便利,還能幫病人整理和統合各個門診所需慢性病藥物,開立慢性處方箋,使病人可以在醫院或附近藥局領取藥物,從而減輕了病人和家屬負擔,不再需要不停地奔波。(于郁金攝)


































(以下奇美醫院提供)


中華鱻傳媒 奇美急診轉介居家醫療 急診醫師將治療送到您家 舒適安心新選擇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