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新進勞工健檢發現左頸腫塊,確診為甲狀腺乳突癌,手術後門診服藥追蹤;27歲A小姐,身體一直很健康,並沒有注意到身體有何異狀;最近因為工作去做了健康檢查,體檢醫師提醒她,左邊頸部有腫塊,抬頭時更為明顯;於是她來到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王文慶門診求診,經過超音波、細針抽吸及細胞學檢查,確定診斷為甲狀腺乳突癌。王醫師幫她進行全甲狀腺根除手術,並且安排放射碘治療。目前持續在門診服藥追蹤。
甲狀腺癌無明顯症狀 健檢易發現 奇美醫:女性較易罹患更應定期檢測
奇美醫統計2022年門診 檢測出女性甲狀腺癌131人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的2020年臺灣的癌症登記報告,甲狀腺癌發生率是十大癌症中發排行位居第7名,是內分泌系統最常見的癌症;根據這份報告提供性別資料,男性甲狀腺癌並未進入男性癌症發生排行前10名,但女性甲狀腺癌卻在女性十大癌症發生排名第4名,並有逐年上升趨勢,顯示甲狀腺癌好發於女性,且甲狀腺癌發生率在女性是男性3倍,高峰期是45至55歲。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王文慶指出,根據奇美醫院統計2022年門診中,有171人檢測出有甲狀腺癌;其中,甲狀腺癌女性人數約為131人(占76%),高於男性40人(24%),以41歲至50歲中壯年族群為最多,約有53人(30%),51歲至60歲高齡族群則為其次,約有36人(21%)。
甲狀腺癌發生原因不明,較常見為乳突癌占8成且較常轉移淋巴腺!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王文慶說明,甲狀腺癌的發生原因不明,最常見症狀是頸部腫塊,其他症狀包括聲音沙啞、吞嚥困難、呼吸困難等;高風險族群包括曾經暴露於高量放射線、或頭頸部放射治療者、家族史、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病史、職業或環境暴露汙染等;甲狀腺癌分類,最常見為乳突癌,約佔八成,生長較緩慢,也會停留在局部較久,易導致病人輕忽,也較常轉移到淋巴腺,但不易發生遠端轉移,所以存活率也較其他類型高;其次是濾泡癌(15%),其他就是更少見髓質癌、未分化癌、淋巴癌、或其他轉移性癌。
甲狀腺癌治療策略多元,也需定期回門診追蹤及檢查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王文慶表示,甲狀腺癌通常會先透過血液檢查來判斷是否功能有無異常後,再進行超音波檢查,並針對懷疑的病灶,透過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來判斷是否為惡性;而確診為甲狀腺癌後,通常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癌最主要方式,並且根據病理報告,可以進一步決定下一步是否須要放射碘治療;放射碘治療是利用甲狀腺細胞會攝取碘特性,藉由放射線來殺死癌細胞,並需搭配停止服用甲狀腺素及限碘飲食;而對放射碘治療無效者,可選擇標靶治療及體外放射治療;而甲狀腺全切除病人,術後必須終身服用甲狀腺素補充,不可貿然停藥,避免甲狀腺功能不足而引起不適,也要定期回門診追蹤及檢查。
甲狀腺癌不可怕!平時應定期超音波檢查,若有異常儘早就醫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王文慶提醒,民眾平時可檢查頸部,若有異常腫塊時,應立即就醫,也可在健康檢查中安排甲狀腺超音波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若是確定診斷為甲狀腺癌,千萬別逃避,因為大部分的甲狀腺癌生長比較緩慢,藉由積極和適當治療後,大部分病人都得到相當好的預後。
分類:健康醫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