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2年2月11日星期五

金門縣為食安把關 農藥無所遁形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食安問題攸關國民健康,一直是金門鄉親關注議題。金門縣府表示,為了降低市售農產品農藥殘留風險、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及品質,除了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每年定期至田間或學校採樣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藥毒所辦理381種農藥殘留檢測外,金門縣衛生局亦導入質譜儀快篩系統,希望能從生產到上架,每個環節都能進行把關,進而守護鄉親健康安全。

金門縣府建設處表示,110年金門縣政府總計採樣84件(田間49件、學校廚房35件)送行政院藥毒物試驗所辦理檢驗,計有1件不合格,追查來源為臺灣輸入,業已移送所轄縣市裁處,另為強化農產品安全性,110年度縣府加強田間農產品採樣檢測,總計抽查150件送國立宜蘭大學、瑠公農產品檢驗中心辦理質譜快篩,全數合格;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針對上市前蔬果檢驗件數為3,420件,於110年7月及9月抽查各有1件不合格,而檢驗不合格的蔬菜除全面下架、罰款外,並要求立即耕鋤,以避免流入市面;至於在學校營養午餐部分,除了媒合農業試驗所輔導的在地安全蔬菜外,近幾年更引入校園食材登錄平臺,讓家長可以透過平臺追溯到食材的生產者,讓學童吃得健康又安心。

建設處指出,為了確保食品安全,縣府近幾年積極輔導農民參加產銷履歷及有機驗證制度,藉由第三方公正單位檢測,在各個檢驗環節通過後方能取得認證,目前高粱、小麥等雜糧已取得1100公頃的產銷履歷驗證,有機驗證面積更是成長到了9.5公頃,並自110學年第2學期開始,請縣內各校配合每周採用一道以上在地有機食材,落實地產地消、減少碳足跡,提供學童安全、安心、新鮮農產品。

金門縣府表示,為了建立永續農業經營環境,輔導農友合理施肥、減少病蟲害,自94年推行安全農業政策已逐漸轉型至取得有機認證;而為了避免不肖業者魚目混珠,打著「有機」名號銷售,在「有機農業促進法」中更特別明訂,非經驗證之農產品自稱有機者,可處6萬以上60萬以下罰鍰;若未經驗證通過之農產品,逕行張貼有機標章者,可處20萬以上200萬以下罰鍰,請鄉親可安心購買有有機標章的食材。


中華鱻傳媒 金門縣為食安把關 農藥無所遁形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