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國立成功大學藥理學科暨藥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王憶卿榮獲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110學年度第一期「傑出人才講座」,是本學年度全台大專校院中唯二得獎者;王憶卿著力探討臺灣肺癌分子致癌機轉,建立臺灣肺癌病人及細胞株資料庫,針對各種抑癌基因、致癌基因,探討其變異性與癌症形成相關性,對於現今癌細胞研究有著卓越貢獻。
回憶起最初建立實驗室時,王憶卿思考在臺灣不論男女,死亡率最高的都是肺癌,便決定先從肺癌著手研究,後續與臺中榮總、臺北榮總、成大醫院的胸腔內科、胸腔外科、外科、血液腫瘤科、胃腸科、病理部醫師合作,以病人檢體樣本進行癌症相關基因分析,其研究成果多次登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Cancer Research》等著名期刊。
王憶卿的領導、整合與研究能力優異,多年來帶領各團隊進行多項計畫,2014年起帶領成大團隊執行「國科會/科技部跨領域整合計畫」,此研究結果揭開了囊泡傳輸系統異常導致致癌移轉的新機制,對於癌症病人的預後診斷有相當大助益,成果陸續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17年起王憶卿率領成大、臺大、中研院等7名優秀學者執行「科技部創新轉譯專案計畫」,揭開了囊泡傳輸系統異常影響腫瘤微環境、癌細胞抗藥性與轉移能力,其研究可應用於肺癌病人的預後分子診斷與新穎治療策略,成果三度在《Theranostics》刊登為封面論文;王憶卿也同步投入新穎抗癌藥物的研發工作,並拓展至奈米藥物及全人源單株中和抗體開發,預計未來將應用於臨床與產業,造福更多社會大眾。
對於醫藥科技發展極具貢獻,王憶卿2004、2010、2014年三度獲得國科會/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肯定,2017年獲得「第27屆王民寧獎」基礎醫學傑出貢獻獎,2018年獲頒「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榮譽學者教授,2022年獲頒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王憶卿多年來的研究成果更是已經取得4項臺灣專利與1項美國專利,另有2項專利申請中。
王憶卿樂意分享所研究的技術平台予相關領域學者,並同時與基礎與臨床工作者有高度的配合與連結性,其研究合作伙伴遍及美國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及俄亥俄州立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中國北京師範大學等;2015年王憶卿更被推舉為台灣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理事長,主辦第32屆生物醫學聯合年會、兩次海峽二岸生物化學聯合年會,並參與許多國際、亞太地區生化研討會籌備會議。
藉由舉辦學術研討會議,王憶卿期望能促進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各相關領域的學者與學生彼此交流,使資深學者能傳遞珍貴研究經驗,讓年輕學子與學者有更多動力來參與研究,共同提升臺灣生物醫學相關領域學術水準。
回想多年來投入研究,王憶卿從腫瘤遺傳學(Cancer Genetics)轉至腫瘤表觀遺傳學(Cancer Epigenetics)、癌症轉錄失調(Transcriptional Deregulation in Cancer),到現在從自己研究室辛苦建立基因體資料庫中,研究腫瘤微環境中囊泡運輸(Vesicle Trafficking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每一階段所探討研究主題是原來不熟悉領域,從轉換主題思考、文獻閱讀、研究方向摸索,乃至於實驗平台建立,失敗再修正,雖然歷程艱辛,但真心感受到創新課題探索到成果的產出,是酸甜苦辣卻又引人入勝經歷!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由中央研究院院士、諾貝爾得主李遠哲博士號召工商界及社會各界人士創辦,為了延聘海外傑出的人才,並鼓勵已在臺灣全心奉獻表現傑出之人才,於1994年起設立「傑出人才講座」,期望能支持傑出人才在各學術研究領域發揮最大才能和領導作用,以促進臺灣科學文化的快速發展和深化基礎。
分類:教育學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