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1年12月21日星期二

不要小看近視!奇美醫:兒童近視預防與治療應及早介入/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孩子的視力銀行,存款還剩下多少?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統計資料顯示,各國近視盛行率介於8%至62%之間,而在臺灣,根據衛生福利部近視歷年流行病學調查結果,6至18歲兒少近視率曾一度高達85%,其中青少年近視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占近20%,幾乎高居世界第一;孩子在學齡前一般來說還有一些遠視度數的「正存款」,倘若沒有維持良好用眼習慣,很快「視力銀行」存款就會用罄,變成「負債」近視。

不要小看近視!奇美醫:兒童近視預防與治療應及早介入
一位7歲女童,因學校視力檢查未通過,帶著回條來就診。家長表示女童平日較為內向,在家、在學校都很乖巧,喜歡靜態活動,例如畫畫、看故事書等等,下課也都待在教室,假日也不愛出門;女童平時沒有在固定醫療院所追蹤眼睛狀況,只有佩戴眼鏡矯正度數。這一年來近視度數增加很快,新眼鏡戴了幾個月就看不清楚,半年內就換了兩副眼鏡。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卓宛樺在門診為她重新散瞳驗光,發現眼鏡度數有矯正過度(overcorrection)情形;重新驗配後,除了修正眼鏡度數,卓醫師也建議家長讓女童開始使用低濃度睫狀肌麻痺劑(俗稱散瞳劑),並進行適當的近視防治衛教:更提醒女童近距離用眼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盡量達2小時。接下來幾個月回診,女童配戴新眼鏡的矯正視力都維持在1.0,且近視度數相當穩定、不再飆升;而透過增加戶外活動,家長甚至覺得女童與家人、同學的互動關係更加良好。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卓宛樺指出:預防孩子近視的發生,目前的共識為增加其戶外活動以及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經過睫狀肌麻痺劑點眼使睫狀肌放鬆除去假性近視的度數後再行驗光,若仍有近視度數便是真的近視了!一旦近視,一定要避免度數持續增加為高度近視,因為高度近視和視網膜退化、裂孔、剝離、黃斑部病變等併發症高度相關,不但影響視力,嚴重者甚至會造成失明。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卓宛樺說明:減緩及避免近視的進展,治療方針則可分為兩大項:
1、長效阿托品睫狀肌麻痺劑:不同濃度的阿托品對於減緩近視度數增加皆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但是,接受較高濃度之阿托品治療的孩子,相較於接受較低濃度之阿托品治療的孩子,停藥後會有較快速之近視進展;因此,與眼科醫師密切配合並定期追蹤、調整藥物是非常重要的。
2、角膜塑型片:目前較被廣泛接受的機制為角膜透過鏡片重塑後,透過周邊視網膜近視散焦(myopic defocus),減緩眼軸長增加以延緩近視進展。

然而,雖然睫狀肌麻痺劑及角膜塑型片的使用雖然對近視控制帶來治療的新契機,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視;一般而言,睫狀肌麻痺劑常見的副作用有瞳孔散大、畏光、近視力模糊等等,其對眼表面的影響也逐漸受到重視,可能造成結膜炎及淚液分泌減少,角膜塑型片常見的副作用可能來自於角膜磨損、清潔習慣不佳所造成的角膜潰瘍甚至失明以及眼表面狀態改變等等。研究報告指出,角膜塑型片在正常的使用下仍會降低淚液分泌、造成淚膜不穩定,故角膜塑型片必須在眼科醫師的監督下安全使用。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卓宛樺表示:隨著睫狀肌麻痺劑和角膜塑型片使用的普及率上升,接受治療的孩子數量亦逐年攀升。想要兼顧近視治療之療效與安全性,務必遵從醫師的醫囑規律點藥,並配合醫師的建議定期回診追蹤。希望每位孩子在守住視力銀行存款的同時,也能有最低的副作用與最舒適的治療感受。


中華鱻傳媒 不要小看近視!奇美醫:兒童近視預防與治療應及早介入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