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官田區周邊水田為臺南市市鳥「水雉」主要棲息地,每年冬季為菱角採收後轉種植水稻,為了防範鳥害與鼠害,常以稻種浸泡農藥灑種,為避免水雉與保育類猛禽誤食摻了農藥的稻種導致死亡,並提供渡冬安全棲息地。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希望在農民生計與生態保育建立平衡點,今年於官田區成立20公頃示範區,推廣以鐵粉包覆稻種直播種稻,讓稻種顏色變深接近土地顏色,降低被啄食機會,減少農民損失;並爭取水雉周邊棲地納入生態給付獎勵範圍,獎勵實施友善農法之農友。
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今年冬季水雉調查數量首次突破2,000隻,且南市府發出逾百萬保育獎勵金;但冬季鳥類大量聚集水田覓食造成農民困擾,存在棲地環境受農藥播灑的威脅,農業局今年針對水雉主要棲地擴大發放驅鳥球及推廣鐵粉披覆稻種直播示範田,獎勵農民友善耕種、棲地維護,兼顧農民生產與生態保育。
農業局指出,部分田區為防止鳥類啄食,常先將以稻種浸泡農藥再灑播,導致鳥類誤食中毒死亡事件發生,在提供水雉安全渡冬棲息地,同時兼顧農民生計情況,農業局大力宣導友善耕作,於11月開始提供驅鳥球讓需求農友索取試用,如有效果再自行購買使用,農民反應熱絡,沿台19甲線稻田都有看到驅鳥球飄揚在田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