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1年12月15日星期三

無痛痔療?!談痔瘡手術後的多模式止痛/影音

【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43歲陳小姐,6年前生完小孩後,就一直有痔瘡腫大問題,一開始只覺得如廁後肛門腫腫的,通常在上完廁所半個小時之後會慢慢無感;但在1、2年之後,腫脹情形愈來愈久也愈來愈大,常伴隨著疼痛感與灼熱感,有時甚至需要用手將突出部位推回去才能緩解;也曾想過要尋求手術治療,但與身邊朋友討論後,聽到痔瘡手術後會很痛,所以一直不敢到醫院,只能默默忍受。

無痛痔療?!談痔瘡手術後的多模式止痛
但最近2個月來,每次上完馬桶後都會有出血狀況,一開始只是衛生紙上有血絲,後來幾次發現整個馬桶的水都被染成淡紅色,甚至發生外褲被血染溼情形,才驚覺不該再這樣下去,於是鼓起勇氣到醫院就診;在與醫師溝通後,因為最擔心的就是術後疼痛,所以在手術時選擇了多模式止痛方法;先用藥物與改變生活習慣,將腫脹痔瘡縮小,另外在術前施打長效減痛針,術中選擇改良式傳統切除手術,術後再加上延長性止痛麻醉,並配合短效性止痛藥與軟便藥服用;術後雖然傷口在2個星期內在排便時候有些許不適,但嚴重程度已經與之前所預期的差很多,在2星期之後也就幾乎沒有不適感。
痔瘡手術後到底有多痛?到底痛多久?
「痔瘡手術後的疼痛」一直以來是一個讓許多人擔心害怕的問題,有些人甚至不敢前來就診,讓本來可以輕鬆處理的症狀拖到很嚴重;根據醫療期刊統計結果,傳統痔瘡手術術後疼痛,若說10分是滿分疼痛(像是生小孩時疼痛),而0分是完全不痛,剛開完痔瘡手術時疼痛感,最嚴重的人可能會到7分至8分;痔瘡手術後最痛時間,約在術後24小時內,之後會慢慢趨緩,在術後約10-14天疼痛會變得較無感。

郭綜合醫院ㄧ般外科吳俊賢主治醫師說明,痔瘡就像是長在肛門上面腫起來裝水的水球,開刀可以想像成拿剪刀剪水球;如果水太滿痔瘡太腫,在開刀切除的時候容易造成水球破裂,會使得手術中流血較多、傷口較大、術後也較疼痛;而如果在開刀時候,痔瘡本身就已消腫,水球裡面都沒有水,只剩薄薄扁扁的汽球皮,那再拿剪刀去剪了之後,流血很少、傷口很小,術後疼痛也較小;所以開刀前很重要一件事,就是先將痔瘡消腫,如此可以很有效將術後疼痛感降低。

吳俊賢醫師指出,一般傷口,比如說在手臂上撕裂傷口,在受傷當下確實會有疼痛感,但傷後有規律換藥,並避免去碰觸與拉扯傷口,大概1個星期左右傷口就幾乎沒有疼痛感覺;但是肛門傷口比較不同,一來肛門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敏感部位;二來在開完刀後,仍然需要每日排便;因此造成開刀後傷口,就會一直處於「剛長好,但在排便後被拉開,又長好,又被拉開」循環之中,恢復時間更久,疼痛感也持續更久。

針對痔瘡手術後的多模式止痛
目前醫界針對痔瘡的術後止痛方法,認為僅靠單一種止痛方式或只依靠手術本身效果,在止痛效果上有其極限,沒有辦法完全將痛覺給遮蔽。吳俊賢醫師建議,使用多種止痛方式合併使用,或稱為多模式(multimodal)止痛,才能夠達到最好的止痛效果;多種止痛方式合併使用,可以將單一種藥物的劑量降低,避免因使用過量造成副作用;也能產生協同效果,讓止痛所涵蓋時間更長、效果更好。

吳俊賢醫師表示,平常維持良好的作習,養成健康的排便、飲食與運動習慣,好好保養讓痔瘡不要處於腫脹的狀態;手術前可施打長效減痛針,有效減緩手術後約一個星期內的疼痛;手術後除了軟便藥與短效消炎止痛藥配合之外,延長性術後止痛麻醉也能提供24小時內極佳止痛效果;同時也需要與醫師好好溝通,建議不要道聽塗說,盲目認定某些手術方式就一定比較好;可先透過就診確立自己症狀與需求,才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開刀方式,達到最好療效與最低疼痛。

吳俊賢醫師強調,郭綜合醫院能提供許多痔瘡手術的選擇,從小型到大型的痔瘡都能夠好好處理;歡迎有困擾鄉親,可至診間與醫師洽詢與討論。(于郁金攝)








中華鱻傳媒 無痛痔療?!談痔瘡手術後的多模式止痛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