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1年12月10日星期五

奇美醫×健保署南區業務組首辦:虛擬健保卡兒科部示範門診/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奇美醫學中心與健保署南區業務組合作率先辦理「虛擬健保卡兒科示範門診」,串聯醫療與科技,醫病距離更靠近;民眾只要下載健保快易通App,在家長手機上綁定小朋友的虛擬健保卡、產生虛擬健保卡QR Code,使用手機就可進行幫小朋友掛號、看診、領藥及自助繳費等就醫流程。

奇美醫×健保署南區業務組首辦:虛擬健保卡兒科部示範門診
臺灣在1995年正式全面實施「全民健康保險」,以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所有的保險對象的就醫憑證是一張紙卡,每次看診完後由醫療院所於紙卡背面蓋章,蓋滿六格後就必須申請新卡;2003年發行健保IC卡,不但免換卡,也將健保卡、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和重大傷病證明卡等4種卡冊的看病與證明功能,整合在1張卡片的晶片裡,成為民眾的就醫單一憑證。

2020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影響民眾就診不便和擔心感染而不敢就醫等顧慮,在漸進式的智慧醫療科技應用發展下,健保署2021年推動防疫的防火牆「虛擬健保卡」試辦計畫,包含「遠距醫療」、「居家醫療」及「擴大視訊診療門診」三大非典型醫療場域。

奇美醫學中心配合健保署推動「虛擬健保卡」試辦計畫擴大運用,2021年11月24日起奇美醫學中心與健保署南區業務組合作首辦「虛擬健保卡兒科示範門診」,民眾只要下載健保快易通App,並綁定小朋友的虛擬健保卡,就能在家長手機上產生虛擬健保卡QR Code,進入診間看診時,不用再讀取實體健保卡;若多人照顧小朋友也可透過授權使用機制,授權給在異地的其他家屬或陪病者,減少父母或多名照顧者間傳遞小朋友實體健保卡的困擾,也能保留完整的使用紀錄,安全又便利;就診後可搭配醫指付App線上繳費或使用自助繳費機(google pay、apple pay、samsung pay皆適用),家長只要帶著手機出門就可進行掛號、看診及領藥等就醫流程,疫情期間使用虛擬健保卡,零接觸就醫模式安全又方便,降低外出就醫風險,更貼近後疫情時代「零接觸」新生活。

奇美醫學中心醫療事務室主任施貞伶指出:「虛擬健保卡」除了降低實體卡毀損、讀卡機故障、照片難以辨識恐遭冒用、卡片讀寫速度慢等風險,還可確保醫師能透過掃描「虛擬健保卡QR Code」連結到病人雲端藥歷,了解病人過往就醫資料,做出專業判斷,並降低重複用藥和檢查風險,減少醫療浪費,形同實體卡插卡;並透過視訊、門診和科技結合虛擬健保卡,在遠距醫療、居家醫療及視訊診療門診上,可減輕民眾就醫成本,也減少接觸機率,更能減輕醫療人員壓力。

健保署南區業務組組長林純美說明:考量民眾下載健保快易通App與開通虛擬健保卡使用上的方便性,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派員駐點於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診區,協助家長們下載健保行動快易通App和快速開通綁定小朋友的虛擬健保卡;目前週一至週五每日上午08:30至中午12:30有駐點人員協助,未來規劃擴大為兒科部門診全時段;家長可帶自己身分證件和小朋友的健保卡,同時出示能證明家長與小朋友關係的戶口名簿或兒童健康手冊,經健保署駐點人員協助取得行動裝置認證,再由爸爸或媽媽其一的手機幫小朋友申請虛擬健保卡後再授權給父母,授權期間可依需求彈性設定,到期後重新授權即可。

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部長周琪表示:隨著行動科技融入生活,使用「虛擬健保卡」除了打破以往的醫療模式外,還能將看診流程簡化和提供不方便或是緊急情況下就醫便利性,在疫情期間更是減少接觸的機會,並於看診時清楚了解病人過往的就醫歷程,讓醫師及家屬少了一層緊張跟擔心,擺脫過往健保IC卡體型態,突破醫療零距離,跨越醫療的藩籬,讓醫療持續不中斷,開創就醫新模式!

奇美醫學中心與健保署南區業務組合作首辦「虛擬健保卡兒科示範門診」就醫流程說明:1.於兒科報到櫃台出示小朋友虛擬健保卡→2.量身高體重→3.護理師給予持虛擬健保卡就醫者報到小卡→4.投入診間→5.就診時再出示小朋友虛擬健保卡。


中華鱻傳媒 奇美醫×健保署南區業務組首辦:虛擬健保卡兒科部示範門診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