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

從中醫角度來看妥瑞氏症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妥瑞氏症(Tourette's syndrome)的現代病因被認為是額葉(frontal lobe)對尾狀核(caudate)的控制力減弱,所以會產生許多令人側目的行為,這些行為看起來與額葉症候群十分的類似;它是與額葉的紋狀體神經迴路(frontostriatal circuits)的自我調節有重度相關。

另一種說法則是是多巴胺在妥瑞症患者身上過多或不足所致,這可能包含了多達60%以上的患者在成年其動作抽動和穢語症是會自動消失的;多數抽動症狀(Tics)於10歲左右達到巔峰,到成年時就會減輕許多。根據統計在20歲前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完全擺脫此種抽動症狀,其它三分之一病人的症狀會減輕,另三分之一的病人在成年後仍有殘存症狀。

嘉南療養院吳文正院長表示,這種病是腦部的功能障礙,患者初發病大多數 是在幼兒至青少年期,常會因奇怪動作與怪聲音頻繁擾人而遭同學戲謔,引發衝突,而同儕相處困難,造成學習障礙,可有,如「暴躁易怒、躁動、頂嘴、謾罵」等嚴重的反社會心態或行為,但其實此症是不影響智商的。

吳文正院長說明,妥瑞氏症的男女發病比約為3-4:1,年齡區間以5-13歲為多,其中90%發病在10歲以前,病程不定;妥瑞症大約介於2千年前中醫所說的驚風、肝風內動與癲癇證等症狀,且與其部分表現則與癲、狂、痙的部分症狀極度類似。

《醫宗金鑑-幼科雜病心法》中已有明確的描述妥瑞氏症。其症狀如「驚風八候,搐、搦、掣、顫、反、引、竄、視」;而在《黃帝內經》素問的至真要大論第七十四,帝曰:「願聞病機何如?」歧伯曰:「……諸熱瞀瘈,皆屬於火;《醫宗金鑑》則認為「心藏神,心病故主驚也。肝屬木,肝病故主風也;若心熱、肝盛而觸驚受風,則風火相搏, 必作驚風之症」。

《素問‧八正神明論篇》曰:「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曰神。」;中醫在此病的辨症分期上把它粗分為肝陽上亢和陰虛風動兩型,但常以「陽盛」、「陽越」、「熱毒內蘊」的治療方式來對治病情嚴重的“肝陽上亢型”。

吳文正院長表示,肝陽上亢型的主要方劑可採用黃連解毒湯、建瓴湯等加減使用;陰虛風動型可採知柏地黃湯、建瓴湯加減;若病情兼臟躁症者宜加入甘麥大棗湯與半夏厚朴湯較為合拍。

嘉南療養院戴步雲中醫師表示,其實中藥的療效對任何長度病程的患者來說都是有效的,若患者發病年齡越小,其療效越好;拖久了會導致病人與周遭人士因難以承受其抽動症狀,會對其在社上各場域造成生活困難程度會增加。

戴步雲中醫師進一步表示,妥瑞症病人常合併有強迫症、自閉症、憂鬱症,而這些其它的精神病也常使得病情更加複雜,難以釐清;另外就是此症患者常見注意力不集中、躁動不安、曼性鼻炎、口腔黏膜潰破(似白賽氏氏症)、幻想、夢遊、尿床、與故意傷害自己等附屬病症;而中藥對此種抽動症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通常約一2周即可見效。


中華鱻傳媒 從中醫角度來看妥瑞氏症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