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屏東報導】在幾個星期前,宋婆婆又到鄰居雜貨店裡,當成自己家拿東西,而被送進警察局;因此,兒子只好把她送到醫院看身心科門診;宋婆婆坐著輪椅被推到病房來,身體顯得十分虛弱,但嘴巴卻一直罵著三字經、責怪兒子不孝順、說自己是被陷害的。兒子說:「我都有叫她不要去雜貨店亂拿東西,但她都聽不進去,就一直說這是她的東西只是去拿回來..,還跟鄰居打架、叫罵,鄰居報警警察來帶她去警察局」、「這幾天來晚上不睡覺,邊說邊罵,還會打我」、「我還要生活、要上班,實在沒辦法照顧」。
高雄榮總屏東分院護理師沈賢玲說明,婆婆剛來時候,在睡覺、喝水、吃飯時需要提醒才能稍微停止,不受到因幻覺與妄想干擾引起謾罵,其餘的時間是就說不停,身旁只要有人就有被害的想法,引起其他病人們對她的不悅。病房裡這些有身心疾病的病人,多以有反覆情緒或行為問題,合併譫妄症、幻覺、暴力等症狀,導致社區或家屬無法負擔沉重生活上的照顧,被送來就醫的。
護理師沈賢玲指出,隨著時間累績,這些思覺失調症的病人逐漸的年紀越來越高齡,除了很難分辨現實生活與幻覺、妄想的情境,也隨著生病治療時間長,服藥有副作用或本身抗拒治療,自卑及受到歧視,怕給別人知道,導致服藥遵從性差,也讓病情反覆無法穩定,甚至更加惡化,嚴重會出現攻擊行為傷害自己或他人;腦部功能逐漸退化出現記憶障礙,對於發生過的事容易忘記,又有幻覺與妄想干擾,更很難集中精神或思想。宋婆婆就曾對我說「我怎麼覺得迷迷糊糊的、常常好像做夢一樣,很不像真的」。因為無法分辨以至於讓他們無法融入真實的生活,使他在處理日常事務上有困難,影響生活的基本照護需要,如喝水、吃飯、洗澡、睡覺等無法照顧自己,也很難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給人一種外表看起來很正常,實際相處時就發現我們好像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因為看的、想的跟我們很不一樣。
照護團隊針對宋婆婆個案提供給家屬建議指出:因腦部功能逐漸退化出現記憶障礙,又有幻覺與妄想干擾,建議每次探視時間要固定,不可隨意更動,或藉由所發生具特別意義事件,慢慢回憶感受自己熟悉以往的事件及經驗,重新面對現在的生活,並要訴說家中成員近來狀況;探視後,要提醒下次探視時間,若有事不能來探視要與護理站聯繫代為說明,讓她放心;提供現實狀況,讓婆婆有安全感能在出現幻覺與妄想干擾時,拒絕這些虛假。
院方表示,個案因長期專注力差,飲食狀態不良,虛弱無法行走,建議每日提供配方牛奶補充蛋白質等營養需求;同時護理師也視婆婆身體狀況,協助先以扶手站立訓練下肢肌力,再以輪椅輔助步行;在出院準備過程中提供說明長期照護資源,如喘息照護、居家照護、日照中心照護、送餐服務等,讓婆婆能再次重回家中生活,減少家屬與社區的負擔。
沈賢玲護理師欣慰表示,半年後,宋婆婆可以自己慢慢的走路、吃飯,唯有洗澡仍需要工作人員提醒部份協助,這天兒子開車來接她回家,婆婆流著淚說:「兒子阿,你真的來接我,沒有把我忘記,真的要帶我回家。」
分類:國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