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74歲陳女士患有糖尿病,但長期未規則服藥,導致血糖控制不佳,數週前右臀出現一個小傷口,家屬嘗試貼膏藥治療,不過傷口卻日益惡化,來新營醫院外科求診,經醫師檢查後發現右臀部有一處8×6公分大小壓瘡傷口,已經造成皮膚組織壞死化膿,診斷為第四度壓瘡,於是安排住院進行清創手術,控制血糖及抗生素治療。衛福部新營醫院外科王心泰醫師向患者說明,由於清除壞死組織後造成皮膚及軟組織的缺損,鑒於傳統換藥方式成效不彰,於是醫療團隊採用最新負壓抽吸輔助治療方式,以縮短傷口癒合時間及減少病患換藥次數與不適,最後傷口在團隊細心照顧下逐漸縮小癒合。
王心泰醫師說明,所謂負壓治療是利用抽吸原理,將傷口與敷料間維持負壓的狀態,以促進傷口癒合,避免感染,縮短住院天數,降低整體花費,減少患者的換藥次數及減輕換藥時的疼痛。其主要功能有:縮小傷口面積及深度,移除傷口的滲液及感染物質,促進傷口周圍血流循環,刺激肉芽組織增生,減少組織水腫,並提供傷口良好的生長環境,與傳統的敷料治療相比,傷口癒合時間可縮短50%,以進一步達到節省醫療人力及資源的效益;整個系統由特殊泡棉敷料、防水薄膜、吸盤及負壓輔助治療儀4個部分所組成,新一代治療儀機器體積輕巧,可隨身攜帶移動,方便帶回居家使用,不會影響日常活動,之後患者每週門診定期更換敷料即可,大幅減照顧者的負擔。
王心泰醫師表示,各種慢性傷口常發生在長期臥床的長輩身上,如糖尿病引起潰瘍及壓瘡等,往往造成患者及家屬身心長期折磨與負擔;而隨著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對於慢性傷口處理,除了傳統敷料換藥方式,負壓傷口治療也是另一種越來被廣泛應用傷口照護選擇,近年來在歐美國家的臨床應用上,已經被證實能夠有效加速各種急慢性傷口癒合;不過目前健保是有條件給付,規定必須符合以下情形:慢性潰瘍經皮膚移植皮瓣轉移重建手術仍無法癒合者,或是褥瘡病灶深度必須達第三度以上,且傷口經清創、死骨移除及皮瓣手術後仍癒合不良者;且所有病例須檢附相關病灶照片事前報備申請,經通過後才可使用健保。
王心泰醫師指出,傷口癒合是一個漫長過程,需要一點耐心與時間,癒合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患者的整體健康、營養狀況、傷口大小位置與感染情形都會影響傷口癒合時間;負壓治療是一種幫助傷口癒合輔助治療,效果好但並非所有傷口均適用,如嚴重感染傷口、仍有壞死組織傷口、下肢血管嚴重阻塞,以及癌症傷口都不適用,患者仍需經由專業醫師評估後,再選擇最合適傷口治療方式;如有傷口相關問題,建議及早至外科門診進行評估與治療。
分類:健康醫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