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1年7月15日星期四

高榮南院安寧團隊以愛陪伴 「立可白」伯伯:永不抹滅光榮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90歲帶著靦腆微笑「修ㄓㄣˋ義」伯伯,同事給予「立可白」可愛稱呼;109年9月,在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的安寧病房與修伯伯第一次相遇,修伯伯為罹患肺癌末期單身榮民,過去多次因呼吸喘住院治療,這次也不例外;雖然身體不適,每當聽見安寧團隊輕聲呼喚「修伯伯」,他便張開雙眼,給予我們淺淺微笑,而這樣的笑容始終令人印象深刻。

安寧病房護理師丁懿雪表示,在協助身體清潔照護時,觀察到伯伯胸前有國旗光芒的紋身,手臂上有「消滅共匪」印記,開始對修伯伯傳奇的一生感到好奇,由臺南榮家得知伯伯年輕時參加國共內戰後,應該是成為共軍戰俘,才有可能被中共派去參加韓戰;當年韓戰中被俘的共軍士兵,因為不想回大陸,在美軍和我國協助下,來到臺灣,所以,才會有「123自由日」由來,而且他們身上、手臂,大都有反共抗俄、殺朱拔毛和青天白日國徽等刺青,是為表明他們投奔自由決心。

丁懿雪說,在刀槍雨林中求生,以紋身宣誓對祖國的愛護與效忠,很難想像處於動盪年代,修伯伯經歷了什麼樣磨難人生!韓戰結束,時局所迫,他回不去東北家鄉,跟隨國民政府來到臺灣,並參與曾文水庫興建工程,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一生為國奉獻,也鍛鍊出修伯伯堅強意志。

丁懿雪說,因為修伯伯十多歲未成親就參戰,一路顛沛流離,在臺灣隻身一人,臺南榮家成為了修伯伯第二個家,但這幾年深受中風及肺癌所苦,呼吸喘頻繁往返醫院治療,後來轉住到高榮南院附設護理之家安養。記得有次轉來安寧病房時,伯伯已用鼻胃管灌食,仍表示想要再嚐嚐鳳梨滋味,我們貼心準備新鮮鳳梨片,使用空針將鳳梨壓出細碎湯汁,搖高床頭,抽取一管一管鳳梨汁緩慢餵食,修伯伯細細咀嚼、吸吮鳳梨汁的滿足表情。丁護理師說,頓時我體會到,原來護理之美,是「他臉上洋溢幸福滿足的笑容」。

無論身體照顧或心靈的圓滿,安寧團隊都希望能再為修伯伯多做些什麼,當我們輾轉得知修伯伯有位結識20多年好友,在他入住護理之家後便失去聯繫,安寧團隊希望能夠圓滿修伯伯心中人生功課,好不容易聯繫上這位忘年之交前來探訪,修伯伯戴著氧氣面罩,連呼吸都顯困難。好友牽起伯伯的手說著:「我不知道你住院,一直沒來看你,你這個老頑童,打那麼多場戰,都打不死你,看你現在喘成這樣,辛苦了」此時修伯伯情緒激動、眼眶泛淚,僅能用顫抖的手回應著,我心裡有些不捨、有些疼惜,也替友人來關心探視修伯伯而感到欣慰。

好友過程中談及修伯伯當年硬朗,個性熱心開朗,偶爾愛與三、五好友打打麻將、聽人唱歌,還特別喜好園藝,在榮家每天早上都幫忙掃地和修剪花草樹木,讓我們又認識到病床外不同面貌的他。

高雄榮總臺南分院表示,好友探視2周後,修伯伯不敵疾病,帶著大家的愛,在今(110)年3月14日回到他心中信仰主的懷抱,想必和友人道別後已無缺憾;或許,有些人對於「安寧緩和」誤解,擔心是等待死亡的地方?在高榮南院安寧病房牆上有著詩人泰戈爾之名言:「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在安寧病房服務,格外期許它是個充滿愛與溫暖的地方,團隊會用心傾聽、靜心陪伴每一位因病痛受苦的生命。

高榮臺南分院院長王瑞祥表示,安寧療護是長期照護最後一哩路,本院安寧團隊總是盡心盡力、運用專業讓末期病人得到身心靈的平靜,修伯伯最後見到好友,算是完美落幕。(照片由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醫院提供,謹以本文致敬、懷念修伯伯)




中華鱻傳媒 高榮南院安寧團隊以愛陪伴 「立可白」伯伯:永不抹滅光榮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