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近期連日大雨後高溫悶熱,易導致養殖池水質劇變,水產動物感染細菌性疾病。農業局動物防疫保護處提醒水產養殖戶,做好水質管理及消毒工作,如有疫病發生應及早請水產獸醫師診斷,並遵守安全用藥,以減輕損失。
動保處表示,大雨過後可能出現養殖池水溫、酸鹼值、水色(藻相)等條件劇變,導致養殖魚蝦適應不良、食慾減退,甚至發生腸胃疾病,養殖戶應觀察天氣適時調整餵食量,以免剩餘飼料過多使得水質惡化;另外,雨後高溫適合細菌性病原如鏈球菌、弧菌、乳酸球菌及產氣單胞菌等孳生,可能造成魚蝦感染致病,因此應做好水質管理及消毒工作,防範疫病發生。
農業局長謝耀清指出,高溫情況下,高密度飼養容易造成水中氨氮升高,導致魚蝦緊迫甚至死亡,因此水質管理非常重要,養殖戶除了要定期檢驗水質以估評及調整餵食量,平日也可使用益生菌或光合菌保養,必要時投放水質改善劑,預防疾病發生及提高魚蝦育成率。
市長黃偉哲非常關心養殖漁業,提醒養殖戶如果發現魚蝦食慾減退或異常死亡,應儘速請水產獸醫師檢驗;動保處有提供細菌培養、藥物敏感性試驗、安全用藥等專業諮詢及免費魚蝦定期檢查服務,歡迎養殖戶多加利用,養殖戶有任何魚蝦疾病防治的問題,也可洽詢動保處(06-6322899分機12、22)或忠義辦公室(06-2130958),將有專人提供諮詢服務。
分類:農漁牧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