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1年7月27日星期二

夏日急性腸胃炎 奇美醫提醒:吃剩食物應保鮮膜冷藏 食用前再次加熱煮熟/影音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沙門氏菌室溫35℃左右最易存活,在夏日時刻,吃剩食物沒有處理好,最易造成急性腸胃炎。61歲鄭女士,有糖尿病的慢性病在服藥控制中,此次因為嚴重的上吐下瀉合併高燒不退2天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抽血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均高,且合併有急性腎衰竭和電解質不平衡,後續糞便和血液培養均長出沙門氏菌;醫師一問之下,原來鄭女士在發病前吃了放在室溫已經兩天的肉粽;好在經過抗生素治療和點滴補充,鄭女士病情逐漸改善,1天後即已退燒,後續也開始清淡飲食,順利在1星期後出院。

夏日急性腸胃炎 奇美醫:吃剩食物應保鮮膜冷藏 食用前再次加熱煮熟
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說明,沙門氏菌為一種細菌,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常是因為吃到受到污染的食物進而感染,尤其易好發在天氣炎熱的時節;感染者一般臨床症狀為急性腸胃炎,會有噁心、嘔吐、腹痛、嚴重腹瀉、高燒不退等症狀產生,且糞便中常夾雜著黏液和血絲,會造成病人恐慌;一般病情輕微者,發燒會在兩三天內退燒,腹瀉則會在1星期內逐漸改善;但若是嬰兒、老年人或是有其他慢性疾病造成免疫低下者,則要小心症狀會比其他人來得嚴重,甚至會產生嚴重併發症如脫水、敗血症、休克、腸出血、壞死性腸炎等等;因而在此類病人若有腸胃炎表現時,絕對不可輕忽。

王宿鴻醫師指出,由於沙門氏菌常是因為吃到受到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因此在食物的選擇跟調理上需要特別注意;最常受到細菌污染的食物,例如:生雞蛋、奶製品、肉製品等;因此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食物要完全煮熟、牛奶和奶製品需經過滅菌過程;在調理食物的時候,生食和熟食需要分開、使用安全的飲用水或自來水處理食物、蔬果類需清洗乾淨。另外若吃不完的食物一定要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再次食用前再加熱煮熟;臺灣夏天尤其炎熱和潮濕,沙門氏菌又最喜歡生活在室溫35℃左右的環境,因此食物若放在室溫太久會大大增加受到污染風險。

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表示:一般症狀較輕微者,感染時可以使用支持性療法即可,可多補充電解質水分,但需注意不能太甜,因為糖分在生病的腸道中會增加水瀉的嚴重程度;市售的運動飲料常糖分太高,因此建議可以加入白開水稀釋飲用;另外,乳糖和纖維類食物在腸道出狀況時吸收能力也不佳,因此乳製品食物跟蔬菜水果類的在這段時間也要少食用;在腸胃發炎時可以吃白稀飯、白飯、白麵條、白土司等食物,若肚子不痛不會吐的話也不建議讓腸子空腹太久時間;但假若是高危險族群,如:嬰兒、老人、免疫力不全者,亦或是症狀持續、高燒不退、連喝水也沒有辦法的話,就應儘速就醫避免更嚴重併發症產生。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專長:大腸鏡、胃鏡、內視鏡大腸息肉胃息肉切除、消化系癌症早期診斷、逆流性食道炎、消化道潰瘍、慢性B型、C型肝炎及肝硬化治療、膽胰道疾病、內視鏡取石、腸胃學、肝膽學、內科學等。(照片影音由奇美醫學中心提供)


中華鱻傳媒 夏日急性腸胃炎 奇美醫提醒:吃剩食物應保鮮膜冷藏 食用前再次加熱煮熟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