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立百病毒感染症為人畜共通傳染病,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國都已發生疫情。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目前臺灣因防範非洲豬瘟,對豬肉邊境管制非常嚴格,沒有從疫區進口活豬,沒有立百病毒案例,民眾不用過度恐慌,但是為防範疫病傳入危害產業,養豬業者仍應落實門禁管制及各項生物安全管理,如發現豬隻有異常情形,應主動通報農業局動保處協助處理。
農業局長謝耀清指出,立百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科Henipavirus屬,主要保毒動物為果蝠(狐蝠屬),豬隻具有極高感受性且為增幅動物;依據馬來西亞經驗,病毒傳播途徑包括豬場豬隻可能接觸到感染立百病毒的果蝠尿液、糞便或遭污染的果實因而感染,感染豬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具有感染性,可直接傳染給場內其他健康豬隻,人員衣鞋、車輛及器具亦可攜帶病毒。
謝耀清表示,豬隻感染後常出現發熱及呼吸道症狀,包含嚴重咳嗽及呼吸困難等;公、母豬亦可能出現神經症狀包含發抖、痙攣、肌肉無力及抽搐等;此病發生率高,1月齡以下小豬感染死亡率可達40%,但1月齡以上豬隻死亡率通常低於5%。
農業局動保處表示,目前臺南市養豬場約有600場,飼養約60萬頭,該處持續進行全市養豬場訪視及消毒輔導工作,豬隻皆無異常情況。
為防範疫病入侵,動保處呼籲養豬業者應採取下列預防措施,定期清洗畜舍,並提高畜舍、場區、出入口、器械設備等消毒頻度,同時落實車輛及人員進出管制,嚴禁閒雜人及車輛進出畜舍,有效阻絕病毒侵入;另外,勿至疫區國家畜牧場參觀訪問或接觸動物,若從疫區返國,至少1週後始可進入畜舍,且進入畜舍前應淋浴、更換衣鞋或徹底消毒,保障人員及家畜健康安全;若發現場內豬隻出現疑似臨床症狀,應立即通報動保處協助處理,以維護整體產業安全。
分類:農漁牧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