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高血壓是可怕的沉默殺手,常常沒有明顯症狀,又會造成許多嚴重的併發症與後遺症如中風、心肌梗塞、心衰竭、主動脈剝離….等,這些併發症一旦發生,無論病人或家屬都會需要耗費大量心力與財力來執行後續的照顧與復健,而高血壓的發生率又屢屢創新高,但是國人自知率卻只有60%左右,可見國人對於高血壓的危害了解與重視的程度不足。
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全球健康報告發現,心血管疾病導致30%的全球死因,2010年全球疾病負荷研究更顯示,高血壓為造成疾病的危險因子(如抽菸、空汙、飲酒、肥胖…..等)中危險程度名列第一,而臺灣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與高血壓性疾病也都名列前茅。
郭綜合醫院心臟內科吳俊毅主治醫師指出,高血壓在臺灣盛行率高,且隨著年齡有明顯上升趨勢,在20歲以上的人當中,有高達四分之一的人有高血壓,40歲以上有將近4成的人有高血壓,而65歲以上的人中高血壓比例甚至將近6成,然而台灣的高血壓控制率卻不到50%,顯示有許多高血壓的病人對於自己疾病的認知不足,且沒有接受良好的控制,其實只要好好治療血壓,把收縮壓降低10毫米汞柱,中風可以減少40%,心肌梗塞可以降低25%,而心衰竭更可以減少50%,效果非常明顯。
吳俊毅醫師強調,只要願意努力配合定期量血壓與生活調整,包含低鹽清淡飲食、多吃蔬果、規律運動、控制飲酒、避免抽菸、控制體重,必要時再加上藥物控制,高血壓多可達到良好的控制,許多病人誤以為高血壓的藥物一旦開始使用就需要使用一輩子,其實許多病人在努力調整生活型態與配合非藥物控制後,將藥物減量甚至停藥不是夢,然而非藥物控制達到血壓改善需要時間,所以千萬不可貿然自行停藥,以避免在此期間發生憾事。(于郁金攝)
分類:健康醫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