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4年8月5日星期一

腰椎微創內視鏡減壓手術 高榮南院解決多年腰痛腳麻之苦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胡先生今年47歲,近幾年在某些姿勢時,總感覺下背沈重感,活動受限,甚至下背痛延伸至右大腿後側、腳底刺痛麻痺感,導致像是「卡住」般活動度受限,坐著休息後可稍舒緩;因平時辦公室工作需久坐,上述症狀惡化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影響;他曾接受3個月藥物及復健治療,症狀改善有限,至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門診進一步神經學評估及磁振造影診治,診斷為「腰椎第5節及薦椎第1節椎間盤突出併神經壓迫」,與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曾振生討論後,胡先生接受「經皮內視鏡腰椎微創減壓手術」(PELD)。

曾振生醫師表示,手術目的為神經減壓,傷口約1公分,胡先生當天下床背痛腳麻症狀明顯改善、活動自如,術後隔天即可出院,經過1-2週休養,下背痛及腳麻緩解許多,不僅生活及工作時不再困擾,更開始試著運動了。
曾醫師指出,在診間病患常詢問:為什麼會有惱人的 「腰痛」、「腳麻」症狀呢?首先,要釐清病因,是否單一病灶造成症狀(常見如 : 腰椎椎間盤突出
、長骨刺、韌帶肥厚椎管狹窄、椎孔狹窄神經壓迫等等)或是多種情形同時存在,原因可以是退化、外傷、發炎、甚至腫瘤都有可能。
    
然而,脊椎退化神經壓迫是否一定需要開刀?若有上述症狀,請讓醫師為您做神經學檢查,搭配X光影像甚至進一步安排磁振造影,評估神經壓迫情形,是否與症狀吻合;針對不同病因、對症下藥。

曾振生醫師說明,輕微症狀可以接受口服藥物、局部關節注射、物理治療(復健)、生活型態的調整(避免久站、久坐、勿彎腰做事、不搬重物)甚至中醫針灸,獲得改善;若保守治療3至6個月,無法緩解症狀,甚至惡化影響行走、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時,可以考慮開刀;針對不同病情,可選擇微創單通道/雙通道內視鏡手術及多種微創/傳統脊椎減壓融合固定手術。

曾振生醫師表示,腰椎微創內視鏡減壓手術操作會搭配特製微創套管及專屬微創器械,手術過程經由內視鏡螢幕呈現放大、清楚而生動的影像,外科醫師會將壓迫神經椎間盤、黃韌帶、骨刺小心仔細地移除,得到神經減壓;傷口約1公分大小,組織破壞極小;總結來說,腰椎微創內視鏡減壓手術不僅傷口小、感染機會少,對骨骼肌肉破壞也少;術中影像清晰安全性高、病患術後疼痛減少,同時保留活動度,降低鄰近節退化機會,術後只需穿戴軟式背架即可,2-3天後可恢復正常生活作息,3個月內避免彎腰及搬重物。

高榮臺南分院呼籲,腰痛腳麻原因百百種,務必與您的醫師討論、接受完整病情評估,選擇最適合自己治療方法。(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提供照片/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方能避免延誤並獲最佳治療)


腰椎微創內視鏡減壓手術,
中華鱻傳媒 腰椎微創內視鏡減壓手術 高榮南院解決多年腰痛腳麻之苦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