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嘉義報導】65歲從事清潔工作的張太太車禍,導致左手遠端橈骨骨折,在施行開放性復位及內固定手術後,順利出院在家休養,1個多月過去骨頭日漸癒合,但張太太竟發現左手不太能出力,用力時腕部感覺疼痛,需依賴止痛藥,導致不敢用左手做事,無法騎機車、也不能返回需搬運負重的職場環境;後來張太太在家人陪同下至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復健科就診,經主任醫師楊立群檢查發現因關節攣縮使手腕往尺側(小指側)偏移,造成局部壓痛及關節角度受限,安排職能治療師協助張太太量身製作透氣貼合腕部副木,協助傷腕關節維持在正常角度,並規劃物理及職能復健療程,多管齊下治療張太太病症,順利返回職場。
嘉榮復健科物理及職能治療師團隊,依據張太太病情量身安排復健計畫,進行紅外線與經皮神經電刺激等物理治療,希望幫助肌肉放鬆、止痛,增加軟組織延展性、促進局部循環代謝,搭配職能治療師規劃的功能性訓練,增進左手腕關節活動度、手部精細動作與肌力,幫助增強左上肢力量及功能,並給予相關活動、工作安全衛教知識,讓張太太居家時能自主訓練並避免患部受傷,先從恢復日常自理能力目標開始,再增加訓練強度;約2個月後張太太左手腕尺側偏移現象有明顯改善,腕關節活動角度、手部肌力及精細動作也都進步許多,日常生活已能使用雙手共同執行而非單獨倚靠右手了,接著職能訓練開始進入到漸進式搬運負重,讓張太太對復原返回職場越來越有信心 。
嘉榮復健科職能治療師劉爾剛分享,張太太的先生1週3次,風雨無阻載太太往返復健,給予妻子百分百支持,張太太也很有毅力,每次做功能性訓練時,動作一點也不含糊,治療師團隊很佩服張太太恆心,使原本無力手腕有明顯改善;在復健3個多月後,張太太已能騎機車購物、到醫院回診復健,最重要的是可以像骨折前那樣,雙手正常活動、出力,搬重物也不成問題,即將返回職場。
張太太說,現在回到嘉榮復健時,遇到病情相似的病友,都會分享自己心路歷程,相互加油打氣,並鼓勵對方「復健是有效的,絕對要有耐心,按照醫師及治療師規劃療程持之以恆,自己肯努力、肯堅持,一定會進步」。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楊立群表示,骨折術後復健治療相當重要,除了能減少疼痛時間,也能降低關節沾黏與攣縮機率,加速患部預後效果,早日回歸器官正常功能,增進自理能力並縮短重返生活常軌及職場時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