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綜合醫院舉案例說明,40多歲男性,左側膝蓋已疼痛1年多,個案從事汽車保養維修作業超過20年,本身沒有特別外傷病史;經醫師檢查後,診斷為左側半月軟骨破損,轉診至職業醫學科評估是否為職業引起之疾病;個案每天主要負責汽車修護,平日工作時,需常以蹲坐姿勢作業,每日蹲坐時間為2~3小時,其間須頻繁起立蹲下,甚至有整日蹲坐之情況,在蹲作期間需要經常變換姿勢,經現場調查,認定左側半月軟骨破損應為職業相關疾病。
郭綜合醫院職業醫學科廖再緯主治醫師指出,膝關節需要依賴周圍軟組織來加強穩定,半月狀軟骨位於脛骨平台,分為內、外2個半月形纖維軟骨;由於半月狀軟骨功能可使脛骨與股骨接觸面積增加約2至3倍,壓力減輕一半以上,所以它的功能具有:保護關節面、增加接觸面積、增加關節穩定度、有潤滑作用和吸收撞擊與壓力功用:
1、半月軟骨受損之時,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1)疼痛:膝蓋關節受損半月軟骨通常會引起疼痛。
(2)膝蓋不穩:受損的半月軟骨可能導致膝蓋在運動時感到不穩定,影響正常行走和運動。
(3)腫脹:半月軟骨受損可能會引起膝蓋周圍腫脹。
(4)卡住或卡住感:受損半月軟骨可能會導致膝蓋在移動過程中卡住或卡住感,限制膝蓋正常運動範圍。
(5)彎曲或伸展困難:半月軟骨受損可能會限制膝蓋彎曲和伸展能力,動作變得困難或疼痛。
2、容易造成半月軟骨受損之職業性因素有:
(1)長時間屈膝工作。
(2)重複性屈伸運動。
(3)搬抬重物:從事需要頻繁搬抬重物職業。
(4)高風險運動:足球、籃球等。
(5)不當的工作姿勢:長期保持不正確工作姿勢,如膝蓋不穩定或扭曲姿勢。
(6)不當的腳踝支撐。
3、而職業性旋轉肌袖症候群潛在性暴露之職業有:
(1)建築工人:需要長時間屈膝、搬抬重物和處理各種建築材料工作。
(2)搬運工人:負責搬運重物或在物流和倉庫工作。
(3)電焊工:進行焊接工作時,需要保持膝蓋屈伸姿勢。
(4)清潔工人:需要頻繁地彎腰、屈膝和掃地,對膝蓋產生壓力。
(5)園藝工人:在花園或農場工作時,需要頻繁地蹲下、屈膝和移動重物。
(6)鋪地磚工人:工作中需要頻繁地屈膝、蹲下和進行重複性運動。
(7)修車工人:進行車輛檢修和維修時,修車工人可能需要長時間屈膝和蹲下。
廖再緯醫師表示,具有跪姿、深蹲姿或爬行等工作姿勢是半月軟骨破損主要職業風險暴露,許多長期蹲跪作業勞工,都暴露在這種風險之下,卻不清楚這可能是職業疾病,進而忽略相關的勞保給付及權益,今天分享個案希望能夠提醒相關族群,可能已經發生之職業病,並避免更多傷害發生。
分類:健康醫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