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3年8月26日星期六

指掌春秋 9/11起金門傳統傀儡戲校園巡迴演出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為推廣金門本土傳統文化藝術,「金門傀儡戲劇團」在教育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金門縣文化局共同支持下,將於9月11日到9月14日分別於金城鎮賢庵國小、金沙鎮述美國小、金城鎮中正國小、金湖鎮金湖國小、金寧鄉金鼎國小與金湖鎮多年國小進行6場「指掌春秋」─金門傳統傀儡戲校園推廣暨演出活動。
    
傀儡戲是歷史上最早出現具有表演功能木偶戲,文化意義深遠;且與傳統社會禮儀、宗教信仰習習相關,更有祈求平安意涵;本次校園巡演內容除了傀儡示範演出與互動教學,讓學生了解傀儡戲由來、發展,以及戲偶構造和操作手法,並突破傳統傀儡戲原有宗教禮儀形式,藉由傀儡戲經典劇目與金門守護神「風獅爺」傳奇故事結合,改編成適合學童觀賞故事情節,啟發學生想像力,讓學生看到傀儡戲偶靈活傳神肢體動作,體察傀儡戲高度藝術性與技巧性,期能達到寓教於樂之教學目的。


(以上照片于郁金攝)
「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師承大陸國家一級傀儡戲林文榮,從傀儡戲表演操控方式,肢體動作與各種角色步法,力求讓傀儡戲表演動作更完美精緻;2018年先後榮獲「金門縣傳統傀儡戲」文化資產保存單位與金門文化獎,及金門傑出演藝團隊等殊榮,2023年更再次獲得金門傑出演藝團隊的榮譽;劇團近年來持續在金門、臺北、澎湖等地進行校園巡演,期望從基礎教育中進行傳統藝文推廣與落實藝術薪傳,讓更多觀眾能瞭解這項歷史悠遠戲劇與金門本土文化藝術之美,為傳統傀儡戲文化永續發展奠定根基,進一步建構金門成為「閩南文化重鎮」主要目標。

傀儡戲是一種由人操絃弄偶表演戲劇的藝術,又稱為「線戲」或「嘉禮戲」(閩南語) ,是中國最古老戲劇之一,約在西漢中期就已有懸絲傀儡戲表演文獻記載;傀儡戲隨著閩籍移民傳入臺灣,最早文獻為清道光15年8月(1835)臺南祀典武廟《武廟禳熒祈安建醮牌記》中,記有魁儡戲班演出戲金的文字紀錄;臺灣由於閩籍移民分布,傀儡戲因而分成南北兩派;北派多屬漳州移民系統,以消災、除煞、驅邪等宗教性儀式為主,以宜蘭為中心;南派則是以泉州移民為主,以神明誕辰、結婚酬神、賀壽等祈福為主要儀式,以高雄為中心;由於金門舊制屬泉州同安縣,其文化保有許多閩南文化特色與典章制度;而據邱坤良先生考證,金門傀儡戲與臺灣南派同屬泉州系統,傳入時間可上推至清中葉時期。

據悉,「金門傀儡戲劇團」創團前團長蔡甲庚於今(2023)年3月2日過世,享耆壽91歲;蔡甲庚從事廟會科儀與傀儡戲演出近70年,長期致力推廣傀儡戲文化及深耕校園薪傳;早期以廟會各項科儀活動為主,因當時傀儡戲的演師較少,在科儀需要因素,故師從許仕順開始學習傀儡戲;因早期金門戰地情勢特殊,雖有持續演出,但至民國77年,才以所在鄉鎮之名,成立「金西堡傀儡戲劇團」,後至民國100年1月29日才正式立案,至今已超過70年演出經歷;之後其子蔡遠進復更名為「金門傀儡戲劇團」,為目前金門縣中唯一傳統表演藝術團體。

傀儡戲有別於其他純欣賞之傳統表演藝術,除本身具有強烈民俗科儀、宗教信仰等特殊社會性外,也具有娛樂性與高度藝術性;而金門傀儡戲源自泉州系統,因此在演出時戲曲音樂是屬南管系統;其次,演出時口白至今仍採用泉州古語,展現出閩南語音韻特殊美感;而戲偶造型較為渾圓、偶頭雕工精細與布袋戲偶風格。

幼時隨父親學習傀儡戲後場並協助,退役之後接手劇團團長蔡遠進,專長與技藝為傀儡戲演出與教學;其中「風獅爺傳奇」為蔡遠進代表作,於104年所自創劇目,以金門特有的風獅爺文化為故事背景,突破傳統傀儡戲原有的科儀形式,以創新手法演出;透過藝師巧手操作,讓學生看到傀儡偶靈活傳神的肢體,體察傀儡戲高度藝術性與技巧性;劇目融合具有教育意涵的寓言故事,啟發學生的想像思考力,期能達到寓教於樂教學目的。

蔡遠進表示,自幼受父親蔡甲庚先生薰陶,從小即對傀儡戲有濃厚興趣;20年軍旅生涯退役後,有感於在金門的傳統傀儡戲均以民俗祈福與宗廟科儀為主,師承與相關學習上有所侷限;為求在技藝精進與劇團發展上更上一層,因此於民國97年特別前往傀儡戲的故鄉―泉州,並向大陸國家一級傀儡戲大師林文榮先生拜師學藝;歷經2年有餘,從傀儡戲表演操控方式、肢體動作與各種角色步法,以及演出劇;演出內容編排,力求讓傀儡戲表演動作更完美精緻。

現任團長蔡遠進,金門傀儡戲劇團主演,畢業於陸軍兵工學校及漢陽高工26期,陸軍兵工二等士官長(退役);現職: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金門縣金寧中小學常務理事、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理事、台灣青年木偶聯合發展交流協會理事;該劇團其他成員包括副團長蔡光銘、副團長蔡光正、音效師辜文俊、特約講師張瑞芬、專職樂師莊維欽、劇團行政陳束女等。

團長蔡遠進從小耳濡目染,即對傀儡戲有濃厚興趣,雖投身軍旅長達20餘年,仍對於傀儡戲難以忘懷;民國95年告別軍旅生涯後,隨即接手劇團事務;鑒於在當時金門傳統傀儡戲相關活動,仍以民俗祈福與宗廟科儀為主。蔡遠進表示,為提升個人在傀儡藝術與技巧上精進,及推廣與傳承傀儡戲文化目的,特別在民國97年前往傀儡戲故鄉─泉州,向大陸國家一級傀儡戲大師林文榮先生拜師學藝;從傀儡戲表演操控方式,肢體動作與各種角色步法,及演出劇本內容編排,力求讓傀儡戲表演動作更完美精緻。

目前該劇團工作,除了在金門地區基本廟會科儀與相關公益活動參與之外,亦致力從基礎教育進行傳統藝文推廣,建構藝文多元學習管道;特別的是,以金門特有風獅爺文化為背景,突破傳統傀儡戲原有科儀形式,創新傀儡戲劇目「而《風獅爺傳奇》,在金門與臺灣各地辦理校園巡迴演出活動;近年來更積極在大陸北京、天津與福建泉州等地進行校園巡演與文化交流活動。
    
該劇團2018年先後榮獲「金門縣傳統傀儡戲」文化資產保存單位、金門文化獎與金門第1屆傑出演藝團隊殊榮;為了讓更多觀眾能瞭解這項歷史悠遠戲劇與金門本土文化藝術之美,以期將傀儡戲文化藝術發揚光大,為傳統文化永續發展奠定根基,期盼進一步使金門成為「閩南文化重鎮」主要目標,為浯島貢獻心力。
主要演出劇目:
(1) 《風獅爺傳奇》:此劇為蔡遠進於104年所自創劇目,以金門特有風獅爺文化為故事背景,突破傳統傀儡戲原有科儀形式,以創新手法演出;透過藝師巧手操作,讓學生看到傀儡戲偶靈活傳神肢體,體察傀儡戲高度藝術性與技巧性;劇目融合具有教育意涵寓言故事,啟發學生想像思考力,期能達到寓教於樂之教學目的。
(2) 《快樂的小沙彌下山》:師父命小沙彌下山化緣,途中因遭遇風雨驚慌失措,而引發出一連串無厘頭搞笑情節,透過詼諧逗趣劇情,展現傀儡戲各種精妙步態。
(3)《鍾馗醉酒》:鍾馗見世界妖邪眾生橫行,心情煩悶借酒消愁;但儘管大醉酩酊,終不忘驅妖斬魔的神聖天職;以高難度技巧活化這位大義凜然神化英雄。
(4)《祥獅獻瑞》:舞獅是民間祭典活動常出現傳統表演藝術,有趨吉避凶之意;本段落以傀儡獅為觀眾呈現精彩舞獅藝術,演出動作逗趣,噱頭百出,展現祥獅之瑞氣及威猛之開創精神,象徵著蓬勃之茁壯氣象,襯托出生生不息傳承精神。
(5)《大團圓》:臺灣民間在慶典中為酬謝神恩都會聘請戲班於廟前演出,演出最後都會有生旦出場拜謝天地才算結束;透過狀元及狀元夫人拜謝天地演出祝賀現場觀眾,讓觀眾感受濃濃傳統習俗。

「金門傀儡戲劇團」近年展演紀錄:
1、100年「悠悠千載話傀儡」建國100年金門校園巡迴演出,金門縣,主辦單位金門文化局。
2、101年「戲說傀儡弄嘉禮」金門校園巡迴演出,金門縣,主辦單位金門文化局。
3、101年「金門迎城隍」系列活動演出,金門縣,主辦單位金門文化局。
4、101年「臺灣金門嘉年華」,馬來西亞,主辦單位金門縣政府。
5、102年「威遠樓之夏―古樓講古」文化活動周演出活動,福建泉州, 主辦單位金門文化局。
6、104/3/16-3/19「指掌春秋―傀儡藝術校園推廣演出」,金門縣,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金門縣文化局。
7、104/4/7-4/10 「指掌春秋―傀儡藝術校園推廣演出」,臺北,主辦單位臺北市文化局。
8、104/9/19-24 「鳳山文化藝術節」演出活動,中國福建省南安市,主辦單位中國南安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
9、105/5/21-6/2 「臺灣傀儡藝術─2013 大陸巡演交流活動」,北京與天津市,主辦單位金門縣觀光局、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
10、105/9/5-7 「指掌春秋―傀儡藝術校園推廣演出」,金門縣,主辦單位教育部、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
11、105/9/8-15 「指掌春秋―傀儡藝術校園推廣演出」,福建省南安市,主辦單位南安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
12、105/11/21-24 「指掌春秋―傀儡藝術校園推廣演出」,臺北市,主辦單位臺北市文化局。
13、106/4/20-24 「金城鎮木偶藝術推廣暨演出計畫」,金門縣,主辦單位金門縣金城鎮公所。
14、106/4/29-30 「偶藝驚豔」―「金門迎城隍」系列活動演出,金門縣,主辦單位金門文化局。
15、106/10/20-106/12/31 「金門傀儡戲劇團木偶展」,金門縣文化局特藏室,主辦單位金門文化局。
16、106/12/2 「金門創意傀儡戲演出」,松山文創園區,主辦單位金門文化局。
17、106/12/16-107/3/16「嘉禮迎新春-金門傀儡戲劇團木偶展」,金門文化園區,金門文化園區主辦。
18、107/5/14-16「指掌春秋-傀儡藝術校園推廣演出」,金門縣6所小學,主辦單位教育部、金門縣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
19、107/11/12-14「指掌春秋-傀儡藝術校園推廣演出」,臺北市6所小學,主辦單位教育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20、107/12/15「2018桃園閩南文化節演出活動」,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21、108/3/24「臺北國際春季旅展金門館開幕活動」,臺北世貿中心,主辦單位金門縣旅遊局。
22、108/3/26-27「指掌春秋-傀儡藝術校園推廣演出」,澎湖縣3所小學,主辦單位金門縣政府文化局、金寧鄉公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3、108/4/14「2019浯島城隍文化觀光季」,臺北市立動物園,主辦單位金門縣政府、金城鎮公所、臺北市立動物園。
24、108/8/15「慶讚中元戶外演出活動」,桃園大園區海墘富文宮,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25、108/9/12「閩南傳統藝術巡演-嘉禮戲」,桃園蘆竹區錦興宮,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26、108/9/13-14「2019好揪市集演出活動」,臺北戲曲中心,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7、110/9/30「金門縣迎城隍辦理文化資產-提線木偶嘉禮演出活動體驗」,金門城隍廟,主辦單位金門縣文資局。
28、110/11/7「籤詩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金門傀儡戲劇團提線木偶祝幸福抽籤開幕」,金門大學視聽教室,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南市臺彊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
29、110/11/29「指掌春秋-校園推廣活動」,桃園市10所小學,主辦單位桃園文化局閩南文化科。
30、110/12/9「2021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跨境閩南,文化連結:金門及桃園視角的全球過程與移民記憶」,金門大學視聽教室,主辦單位金門文化局。
31、110/12/29「戲台仁生-戲偶文化與傳承」,屏東縣大仁科技大學,主辦單位屏東縣大仁科技大學。
32、111/7/30「偶戲大觀」,金門家扶中心,主辦單位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
33、111/10/9「2022後浦城事-感官詩·城市舞台」,金門縣總兵署,主辦單位金門縣文化局。
34、111/10/28-30「2022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解嚴三十:戰地與後戰地的金門研究」,分別在金門大學圖資大樓陳開蓉會議廳、臺灣師範大學和平校區II圖書館國際會議廳,主辦單位金門縣文化局。
35、111/11/7「文資月-專題講座」,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人科一館DH323教室,主辦單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財團法人中華傳統文化基金會、昇恆昌基金會。
36、111/11/5-12「掌中嘉禮《閻君膽》公演」,分別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金城鎮北門境北鎮廟,主辦單位金門縣文化局。
37、111/12/16「觀音信仰及其合祀神祇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學術演藝廳/中文系示範講堂(中文系館一樓),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南市臺彊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38、112/1/22「傀儡戲揭春表演」,金門縣文化園區,主辦單位金門縣文化局。
39、112/1/23-29「張文帝洋樓春節推廣活動-偶遇洋樓」,張文帝洋樓,主辦單位金門縣文化局。
40、112/2/11-12「指掌春秋-傀儡藝術」,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多功能展演廳,主辦單位桃園市文化局。
41、112/5/12-14及5/24-27「嘉禮迎城隍」,金城鎮北鎮廟廣場,主辦單位金門縣金城鎮公所。
42、112/6/06-09「泉州南安市校園巡迴演出」,分別南安市眉山中心小學、仑蒼中心小學、翔雲中心小學、英都中心小學、九都第一小學、樂峰鎮中心幼兒園、豐州中心小學及南安市文化館一樓,主辦單位南安市文化館。
43、112/7/09-17「指掌春秋-金門傀儡藝術社區推廣暨演出計畫」,分別烈嶼鄉埔頭社區、金寧鄉西堡社區、金寧鄉上后峖社區、金湖鎮料羅社區、金湖鎮正義社區、金沙鎮太武社區、金沙鎮何厝社區、金城鎮舊金城社區、金城鎮水頭社區 ,主辦單位金門縣文化局。
44、112/9/11-14「指掌春秋—金門傳統傀儡戲校園巡迴演出」,金門縣6所小學,主辦單位金門縣文化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教育部。
(首頁于郁金攝/金門傀儡戲劇團提供照片/圖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中華鱻傳媒 指掌春秋 9/11起金門傳統傀儡戲校園巡迴演出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