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3年7月21日星期五

喉部異物感勿輕忽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70歲的吳先生,發現自己近半年來喉部異物感變重,而近來一個月還出現聲音沙啞的情況,擔心長了腫瘤前來就醫;門診理學檢查發現,吳先生左側杓狀軟骨有一突出腫瘤,耳鼻喉部無其他異常,疑似良性乳突瘤,建議手術切除。衛福部臺南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朱原興表示,病患住院接受喉直達鏡顯微手術後,術後恢復良好,病理報告亦證實為良性乳突瘤。

喉部有異物感,是否一定是腫瘤?
朱原興醫師說明,喉部有異物感的常見原因可分成三類,鼻腔疾病、上消化道疾病及腫瘤;鼻腔疾病主要源自鼻腔及喉部對於外在過敏原或污染源過度反應,引起強烈免疫反應有關,病患常在特定環境出現特別明顯及伴隨鼻腔的症狀(如流鼻水、鼻塞、黃鼻涕),可藉由鼻咽鏡檢及抽血檢驗協助診斷;上消化道疾病主要是胃食道逆流或消化道腫瘤,病患的異物感常在飯後時症狀特別明顯,可藉由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排除腫瘤及幽門桿菌感染。

喉部腫瘤初步可分良性和惡性腫瘤,病患如伴隨吞嚥困難、喉嚨疼痛、咳血、聲音沙啞,代表可能有腫瘤侵犯周邊組織,喉鏡鏡檢可初步評估是否需要切片,找出喉部異物感的原因需藉由完整病史詢問及仔細的耳鼻喉部理學檢查,必要時可進行喉內視鏡、抽血、消化道內視鏡或切片檢查來找到明確病因才能有效治療,若發現有喉部異物感超過2周未消失,建議到耳鼻喉科門診進一步檢查。

喉部內如何區分?
喉部主要可分成上喉、喉部跟下喉部,上喉部包含會厭、假聲帶、杓狀軟骨,喉部包含聲帶,下喉部包含聲帶以下至氣管之間區域。

常見良性喉部腫瘤為何?
良性腫瘤常見有會厭囊腫,造成原因是小的唾液腺感染或受傷導致唾液腺阻塞形成腫脹;血管瘤好發於小孩,常見於上喉部,可用內視鏡檢初步判斷,因傳統手術易造成出血,用喉內雷射處理可有效降低出血。

甚麼是乳突瘤?
乳突瘤為喉部常見良性腫瘤,主要為人類乳突病毒感染造成,尤其是第六型和第十一型,雖然是良性腫瘤,但潛在有較高復發風險;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移除,過度切除正常組織無法降低復發風險反而會造成擴散的可能性,若單純只摘除腫瘤本身,殘留腫瘤組織會導致復發,故以顯微鏡輔助協助判斷正常及腫瘤組織來進行手術,加上運用雷射手術而非傳統冷器械,可有效降低正常組織的破壞及有效率的清除腫瘤組織;乳突瘤雖然是良性腫瘤,但仍有變為惡性潛在可能,若未以手術移除,根據統計有百分之3乳突瘤,未來可能會轉變為喉癌。

喉部手術常見併發症有哪些?是否可預防?
朱原興醫師說明表示,喉部解剖結構複雜精密,周圍組織如果受損造成沾黏或缺損,可能會引起發音及吞嚥功能異常,潛在風險包括聲帶溝、聲帶沾黏、聲門閉合不全;醫師熟悉相關的解剖構造才能助於降低併發症發生,在手術器械及醫療技術的進步下,以喉顯微鏡定位及雷射刀輔助,亦可減少手術後遺症可能。


中華鱻傳媒 喉部異物感勿輕忽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