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1年12月25日星期六

世界神明聯誼會法喜落幕 1021尊神明雲集佛館 心保和尚承先啟後

【記者于郁金/許綾芳/高雄報導】2021世界神明聯誼會,今年雖受疫情影響,採分流、分段方式舉行,但信眾熱情不減,25日參加聯誼的宮廟達最高峰,共有1021尊神明、3萬多人參與。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感謝星雲大師創造這個宗教交流平台,融和各宗教,期勉大眾藉由宗教聯誼,多結交善知識,促進社會和諧。

「世界神明聯誼會」廣邀各路神明與護法神祇每年12月25日都能來到佛館與佛祖相聚,在此平台展現國家社會多元文化、宗教融和的寶貴成果,也是一睹眾神風采的重要慶典。

世界神明聯誼會是由高雄市政府、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共同舉辦,在全台宮廟大力護持下,每年齊聚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聯誼,但今年因疫情的關係,自19日起以分流、分段方式舉行,7天來共有660家宮廟參與。

25日雖然冷氣團南下,天氣不穩定,上午還飄了一些雨,但信眾熱情不減,一大早各式陣頭、神轎、舞龍團、舞獅隊、娘傘團、儀隊、樂隊齊聚佛館,鑼鼓聲與環保鞭炮聲,熱鬧非凡,也展現神佛一家親宗教精神。

心保和尚開示表示,「人有誠心,佛祖、神明都有感應」,因此一大早就灑下甘露,可謂人天歡喜。星雲大師說過:「世間最寶貴的就是歡喜」,今天大家這麼歡喜,神明也很歡喜,藉由宗教交流,我們應結交更多善知識,促進社會和諧。

心保和尚指出,神明聯誼會是星雲大師給的平台,感謝大師這份心,今年配合疫情,各宮廟雖然分流回館,也因為分流,讓大家更親近,可以彼此座談、一起吃飯,到各處參觀,這種融合與和諧,一定會帶來快樂、富貴與福報,也是大家功德。

25日出席神明聯誼會的貴賓,包括: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總會長王金平、監事長(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副總會長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副總會長高雄東照山關帝廟主任委員吳進財、高雄市政府副祕書長張家興、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等人。

王金平表示,大家透過宗教交流,看到每人臉上都呈現慈悲相、歡喜相,透過佛陀的慈悲智慧,帶領更多人深入經藏;今年有佛光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屏東大學等校帶領很多年輕人參加,與道場連結是年輕人最好去處,也是引導年輕人營造美好人生最好方向。

王金平說,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成立於2015年,當年大眾推舉他擔任首任總會長,如今已屆滿2任,今年11月依法改選,大家共同推舉心保和尚擔任新任總會長,相信在心保和尚領導下,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未來一定會更盛大,利益更多眾生。

張家興表示,星雲大師說過:「同中有異,但不必異中求同」,這就是世界神明聯誼會最重要的精神,世界神明聯誼會不僅每年規模愈來愈盛大,參與的宗教團體類別也愈來愈多元,更成為全球宗教藝術交流平台。

張家興指出,今年高雄發生「城中城」火災,感謝佛光山為罹難者舉辦「頭七」三時繫念法會、金剛寶懺法會及三時繫念法會,不僅為往生者超度,也撫慰市民心靈,他代表高雄市長陳其邁感謝星雲大師及所有佛光人慈悲協助。

中華傳統宗教總會表示,連續7天參加神明聯誼會的宮廟總數達660家,25日1天就有441家宮廟、1021尊神明、52頂神轎、51隊陣頭參與,體現神佛一家親,宗教無國界精神,也是響應星雲大師提倡宗教交流、神明聯誼、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等目標。

除了各式陣頭表演之外,明華園也在菩提廣場演出《觀音收大鵬鳥》傳統歌仔戲,戲碼講述宋仁宗微服出巡,探訪民情,先後遇上法力高強狐狸精,以及從天庭下凡歷練大鵬鳥與宋仁宗故事。

明華園歌仔戲第3代團長陳子陽表示,明華園首席編導陳勝國是他的父親,榮獲國家文藝獎,此次為世界神明聯誼會演出戲碼《觀音收大鵬鳥》,是佛、道結合故事,非常符合神明聯誼大融合主題;為讓傳統戲曲代代延續,讓年輕人能接受,必須花心思在編劇內容上,改良創新,日新又新;不論是在燈光或服裝上,都必須吸引大眾目光,進而才能讓人願意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美,所以歌仔戲亦代表臺灣本土草根性力量,他負有重要傳承使命。

陳子陽感性的說,佛教智慧與包容力,尤其星雲大師對各宗教尊重,成就今日莊嚴進香隊伍,提升宮廟間交流學習,神明帶領信眾成長,讓大眾一起進步,今日雖然來宮廟人山人海,每個人卻依然井然有序,很有規矩,神尊放置處也沒有計較與比較,「宗教大融合」體現在一期一會世界神明聯誼會中。

明華園是臺灣知名歌仔戲劇團,創立於1929年(日治昭和4年),如今已傳到第4代,全投入歌仔戲的編、導、演行列,1997年由第二代總團長陳勝福進行組織重整,由首席編導陳勝國為8個子團起名「天、地、玄、黃、日、月、星、辰」,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家庭年」推選明華園為臺灣「奇特家庭代表」。(照片由佛光山提供)


中華鱻傳媒 世界神明聯誼會法喜落幕 1021尊神明雲集佛館 心保和尚承先啟後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