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正逢春暖花開的季節,文旦果農早就啟動關鍵病蟲害防治囉!針對狡猾的「潛伏性感染」型,如果不趁現在開始及早防治,等到出現病斑時就已經來不及了嗎?另外還有一些小型害蟲是「捉迷藏」的高手,往往會躲到讓你找不到,以下簡介好發柑橘類花期至幼果期之油斑病、柑橘類黑點病及小黃薊馬。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友注意田間管理,以降低病蟲危害。
柑橘類油斑病與柑橘類黑點病均為真菌性病害,兩種病害病徵不同,但在預防措施上有些共通點;油斑病危害葉片及果實,在新葉上為潛伏感染,葉片老熟後才出現病徵,先在葉背產生針頭大小黑褐色斑點,漸擴大成褐色、不規則形油浸狀斑,病斑周遭帶黃暈,病斑中央逐漸產生褐色略隆起、粗糙之小顆粒,後期葉片兩面均出現明顯類似油污之黃褐色病斑,因此名為油斑病;感染太嚴重會引起落葉,在果實上則形成密佈小黑點而不擴大。
柑橘類黑點病在新葉期入侵也是無病徵之潛伏感染,後期會在葉片、枝條及果實上形成突出密集的小黑點,用手觸摸有粗糙的感覺;若於疏於管理之果園,果實上之病原菌可能在近成熟期或儲藏階段發展至蒂頭、甚至整顆果實褐化之蒂腐病,不可不慎!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上述2種於柑橘類上常發生之潛伏感染期較長的病害,防治雖然只有2大招,卻是重要防治方法,希望大家都可以順利養出健康可愛的文旦寶寶!防治要點如下:
1.首重田間衛生!盡可能移除田間病、枯枝落葉及落果,因為此處是病原菌躲起來睡覺(休眠)的地方,是主要感染來源。
2.冬天修剪老病枝條、增加通風,於春梢期即開始施用柑橘類登記藥劑防治黑點病,油斑病無正式登記用藥,可使用波爾多液、無機銅劑或鋅錳乃浦來防治。
小黃薊馬體型細小又擅於躲藏,加上生活史短、繁殖力強,食性雜,且易隨風遷移的習性,當氣候暖和乾燥時,即可大量繁殖造成嚴重損害,其刺吸式口器可直接危害新梢嫩葉、花器及幼果。文旦盛花期花瓣完全開裂後,薊馬容易躲藏,較難防治,因此為了有效防治小黃薊馬,避免造成果實受害,應在文旦花苞開裂之前,小黃薊馬尚無法鑽入花苞躲藏時或是謝花後,小黃薊馬無處可躲藏時進行防治,如等果實被發現受害時再進行防治往往為時已晚。
小黃薊馬之防治應於開花期及幼果期噴施藥劑,族群於高密度時期每7天施藥1次,相關防治注意要點有:
1.施藥操作時注意躲藏於柚花內蟲體。
2.適量添加展著劑增加藥效。
3.枝條適當修剪維持通風,有利藥劑均勻分散於植株。
4.輪用不同作用機制之藥劑,並且可加入1-2次的乳化油劑防治方式。
5.小黃薊馬寄主範圍廣,清除果園中闊葉雜草等其他寄主,可以減少孳生源。
臺南區農改場表示,上述病蟲害防治藥劑請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https://otserv2.tactri.gov.tw/ppm/) 搜尋柑桔類登記藥劑;用藥時應依標示使用,並嚴格遵守安全採收期;農友若有用藥等相關問題,可與本場植物保護研究室聯絡。(照片由臺南區農改場提供)
分類:農漁牧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