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0年9月23日星期三

金門文化園區文化紮根 創新教案獲校園支持推廣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文化園區由中央文化部旗艦型計畫補助,金門縣政府、金門縣文化局指導的「閩南文化教案校園推廣」課程,獲校園支持將有450名小朋友參與;本次課程自9月11日起至10月8日陸續至校園開課,讓小朋友們能從手作中體驗金門在地歷史民俗與文化體驗,藉以深化傳承紮根新閩南文化,活動成果將於10月25日於文化園區辦理分享交流展出,歡迎各界參觀指導。
    
本次計畫執行由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主辦,結合在地金門風箏文化推廣協會及金門魁儡劇團共同協辦推廣,課程設計分為「箏愛金門」、「小小戲偶家」2項課程,受到金沙國小、述美國小、何浦國小、安瀾國小、金湖國小、正義國小、多年國小等學校支持與配合,成效深獲學生喜愛及校方肯定。
    
「箏愛金門」課程,為透過金門過去為何不能放風箏的戰地歷史背景,將這段逐漸被淡忘的過去,帶入繪本「我要獻上一朵花:爺爺和我的金門戰地之旅」透過講師娥媽與蕭教官導讀,引導小朋友繪製自己對與金門相關之創作,接著於校園中施放自己創作的風箏;課程後鼓勵小朋友將自己的作品踴躍參賽,將挑選出前10名作品,於成果展當天頒發獎狀及禮品,以資獎勵,也會將作品於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博學館展示。
     
「小小戲偶家」課程,魁儡戲偶為金門閩南文化的傳統技藝,鑒於操作方式較為複雜且須長時間練習才能操作;為讓小朋友們也能貼近傳統技藝,本次課程特邀請金門魁儡劇團蔡團長遠進協助簡化魁儡結構,戲偶造型設計採用金門特有水獺與風獅爺,以摺紙戲偶與簡紹操作戲偶棉線數量,讓小朋友們可以方便操作。課程設計一開始由蔡團長於課堂說明魁儡戲的發展緣由,接著教導小朋友製作紙戲偶;課程結束後將邀請各小學2組(每組3-5人),用紙戲偶加上自選曲目或小段戲劇,創造屬於自己的魁儡戲,於成果展當日演出,只要有參與表演的小組,將會給予感謝狀與禮品,以資獎勵。
       
文管所盧所長根陣表示,園區以建構「活的閩南文化」,打造「活的閩南文化博物館島」為目標,此次在中央經費補助下通過競爭提案,以聚焦金門閩南常民文化主題為基礎,整套教材透過創新方式配合文化藝術並融入歷史與生態環境講解,希望能藉由此課程創新設計讓小朋友們深入認識自己金門傳統文化與創新價值,在學校的協力合作下,過程充分鼓勵培養小朋友踴躍參與,並將成果計劃於10月25日交流分享,展出地點在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文管所在此特別感謝此次配合計劃的各國小校長及全體師生們的熱烈回應支持與配合協助,歡迎大家屆時共襄盛舉蒞臨指導。





中華海峽傳媒 #金門文化園區 金門文化園區文化紮根 創新教案獲校園支持推廣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