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

談老年失智×老年憂鬱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依據2019年國際失智症協會(ADI)資料,推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目前失智症相關成本為每年1兆美元,且至2030年預計將增加1倍;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韋伶配合臺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月活動,日前受邀前往永康區中興里活動中心進行「老年失智與老年憂鬱」演講,吸引逾70名社區民眾參與,希望讓更多社區民眾共同關心並主動管理自身身心現況,對抗失智。
    
陳韋伶主任指出,目前在臺灣老年15大死因失智症為第11名;老年男性15大死因中除失智症外更包含蓄意自我傷害(自殺);老年憂鬱,很多人都會覺得心情不好就是憂鬱症的開始,但老年憂鬱症則常以許多身體不適為表現;平時我們可以利用心情溫度計(簡式健康量表BSRS)來幫自己測驗。

陳韋伶醫師表示,而老年人自殺常見有幾個原因(1)慢性化疾病(36%)、(2)憂鬱傾向/憂鬱症(28%)、(3)家庭成員問題(20%);並伴隨著幾個特性:(1)老人自殺意圖強、(2)很少透露自殺想法或計畫、(3)獨居、(4)身體較脆弱,從過往統計數據來看,老年男性自殺率和自殺方式與老年女性相比顯得較高,也較激烈;另外,憂鬱症與失智症息息相關,憂鬱症的人得到失智症機會是沒有憂鬱症的人的2倍。
    
臺灣失智盛行率65歲以上老人每12人有1位失智,80歲以上則每5人就有1位失智。陳韋伶醫師說,失智症表現不只是記憶力退化,而是多項認知表現降低,如:複雜注意力、執行功能、學習和記憶、語言、知覺-動作或社交認知等,並且影響到日常生活獨立進行(複雜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需要協助,例如吃藥或付帳);失智症病程中任何時候都會發生精神行為症狀(BPSD),包含:憂鬱症狀、焦慮症狀、妄想症狀(在台灣的媳婦常常被婆婆誤認為是偷東西的人,或是常常懷疑另一半在外面搞外遇)、錯認、幻覺(尤其是視幻覺最常見和譫妄的視幻覺不同,譫妄的是幻覺通常較恐怖)和行為障礙等。
    
50歲林小姐指出,因母親確診罹患阿滋海默症,而擔憂自己罹病的高風險,如何在生活中預防失智症,陳主任建議,在非藥物治療方面,以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如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多運動、均衡飲食、多社會互動及維持健康體重,另,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避凶),如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避免頭部外傷、不過度飲酒、遠離憂鬱;在藥物治療方面,因早期失智症狀不明顯,容易被認為是老化而延誤就醫,歡迎到本院篩檢。
    
高榮臺南分院呼籲,本院承接長照2.0推動的社區型據點計畫,分別在永康(地點)、仁德(地點)設有樂智(失智)照護服務據點,服務對象為疑似失智症或是已確診為失智症長輩,採以非藥物治療方式延緩失智,規劃有(1)認知促進(益智遊戲、藝術繪畫、音樂律動、體適能運動等);(2)家屬照顧課程(失智症相關照護課程);(3)家屬支持團體課程(療癒課程及家屬互助課程等),讓醫療、社福資源能及時介入,歡迎來電(06)312-5101#5529,王個管師或李個管師洽詢。




中華海峽傳媒 #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 談老年失智×老年憂鬱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