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0年1月25日星期六

追尋地球演化軌跡 「早期的地球-前寒武紀期」特展成大博物館登場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地球從塵埃、氣體、雲團到現在的樣子是怎麼演化形成的?長達46億年間演化,地球留下什麼線索可供後人追尋?一般大眾對「前寒武紀」時期較為陌生,但這時期幾個演化事件,對現今地球環境生成至為關鍵;成大「早期的地球-前寒武紀時期」特展即日起在成功大學博物館1樓展出,以多種岩石、化石、隕石標本描繪地球「前寒武紀」時期重大演化事件,展期持續至109年4月5日,春節休館期間為109年1月23日到109年1月29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副研究員董國安表示,「前寒武紀」占地球46億年間9分之8的演化史,許多重要礦產也都在這一時期形成,知道早期地球如何形成、如何演化至今,對於人類未來如何尋找地球2.0有鑑往知來的重要性。

本次特展以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9件岩石與化石標本,輔以科博館董國安博士提供12件岩石樣本、奇美博物館6件隕石與岩石標本,以及部分私人收藏,共同勾勒出地球早期演化輪廓;展出樣本包含:地球形成之初,持續撞擊地球的「隕石」、地球最早出現生命證物「疊層石」、代表地表開始有大量氧氣累積「帶狀鐵礦」、指示地表曾經被完全冰封「冰磧石」、謎樣的艾迪卡拉生物群及被岩漿由150公里或更深處帶至地表「鑽石」等,可一窺地球從渾沌到璀璨演化史。

董國安表示,本展是108年5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早期的地球-前寒武紀期」移展,再加上奇美博物館的隕石標本及部分私人收藏;成大團隊能在短短數個月內,將原本科博館占地120坪特展濃縮精華,小而美且原汁原味呈現,十分難得。

策展團隊代表成大地科系副教授龔慧貞表示,本展透過成大敘事力課程計畫與成大地科系教授楊懷仁、成大建築系教授簡聖芬合作,帶領地科系、土木系、航太系7位學生利用週末密集籌備,從地科知識、設計概念到專業知識如何轉化成可供大眾閱讀故事,逐一呈現學生跨域學習成果。

「疊層石」是地球最早出現生命證物,成大理學院院長陳淑慧認為,探索生命的起源是人類永恆的議題,樂見成大地科系為台南帶來非常優質的科普內容。

成大博物館館長劉益昌則表示,成大博物館不僅是成大這所學校、臺南這座城市的博物館,地球怎麼形成的、人類對地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希望藉由本類型重要展覽思考如何從成大出發,進而與城市互動、與土地產生連結,與地球、生命產生共鳴。





中華海峽傳媒 #國立成功大學 追尋地球演化軌跡 「早期的地球-前寒武紀期」特展成大博物館登場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