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0年1月26日星期日

吉祥家族-動物動起來超吸睛!三角龍×劍龍現身佛館

【記者于郁金/許綾芳/高雄報導】2020春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園區可熱鬧呢!今年佛光山以科技教育取勝,「吉祥家族-動物動起來」在佛館各園區展現,不僅會動也會叫,栩栩如生,新春期間將是大小朋友最愛,同時體現生命教育學習之重要;農曆春節走春!不妨來找一找解脫園區的恐龍三角龍、劍龍,並和牠們一起合影吧!

恐龍是出現於2億4,500萬年前,同時繁榮於6,500萬年前中生代爬行動物,在地球上生活有1.6億年之久,在白堊紀末期卻突然在世界各地相繼滅絕消失了,至今原因還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懸案呢!

此外,佛館今年「吉祥家族-動物動起來」在佛館各園區展現,除了會動的動物「三角龍」和「劍龍」外,另外,還有熊貓、長頸鹿、猴子、獅子,您都有機會在佛館各處巧遇,不僅寓教於樂,更符合佛館重視生命教育精神。

您想知道「三角龍」和「劍龍」習性嗎?「三角龍」是種食植性恐龍,其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垂克階地層,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最顯著的特徵是牠們的大型頭顱,是所有陸地動物中最大之一;「劍龍」生活在侏儸紀晚期,大約是1億5,500萬年前到1億5,000萬年前左右,分布在亞洲和北美洲,劍龍與相近的恐龍皆屬於草食性。

根據維基百科就「三角龍」相關資料整理如下:
1、三角龍:三角龍的屬名為Triceratops,在希臘文是「有三隻角的臉」;tri/τρι-在希臘語為「三」,ceras/κέρας意為「角」,而-ops/ωψ意為「面孔」;長久以來,關於牠們三根角以及頭盾的功能處於爭論中;傳統上,這些結構被認為是用來抵抗掠食動物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論認為這些結構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現代有角哺乳類(羊·鹿·牛等)、或者有角昆蟲(獨角仙等)的角狀物。
2、三角龍屬(屬名:Triceratops)通稱三角龍、三觭龍,是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的一屬,是種食植性恐龍;三角龍大小中等,四足,全長大約有7到10公尺,臀部高度為2.5到3公尺,重達6到12噸、比同長度的恐龍壯碩許多倍;牠們有非常大的頭盾,以及三根角狀物,其中眼窩上的兩根觭角非常之長,嘴巴有像鸚鵡一樣的喙;化石發現於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垂克階)地層,在美國發現的化石尤其多,在加拿大、墨西哥也有大量出土;三角龍也是最著名、最常出現的恐龍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歡迎的恐龍。
3、三角龍屬是所有恐龍最晚出現的恐龍種類之一,也是最大、最後的角龍科恐龍,占據非鳥形恐龍在地球上的最後時期(晚期白堊紀)中的絕大部分陸地生態系。..由於三角龍的化石數量非常之多,讓牠成為美國、北美洲以及晚白堊紀的代表性化石,即使不用科學儀器檢測,如果在新的品種恐龍化石之間發現了三角龍化石,就能迅速推導出這些恐龍化石都是產自於美國以及馬斯垂克期;雖然三角龍與暴龍居住在同一地理環境、化石產地也和暴龍完美吻合,但不確定牠們之間是否有過電影與兒童讀物裡所描述的打鬥。
4、三角龍個體的身長被估計有7.9到9公尺長,高度為2.9到3公尺,體重估計約達6.1到12噸;三角龍最顯著的特徵是牠們的大型頭顱,是所有陸地動物中最大之一;牠們的頭盾可長至超過2.5公尺,可以達到整個動物身長的1/3;三角龍的口鼻部上方有一跟鼻角,以及一對位在眼睛上方的額角,額角可長達1公尺;頭顱後方則是相對短的骨質頭盾,某些個體的頭盾邊緣有多個頸盾緣骨突;大多數其他有角盾恐龍的頭盾上有大型洞孔,但三角龍的頭盾則是明顯地實心、沒有洞孔。
5、三角龍具有結實的體型、強壯的四肢、前腳掌有五個腳趾、後腳掌則有四個短蹄狀腳趾;雖然三角龍確定是四足動物,牠們的步態長久以來處於爭論中。三角龍的前肢起初被認為是從胸部往兩側伸展,以助於承擔頭部的重量。..與其他四足恐龍相比,例如裝甲類、許多蜥腳下目,三角龍的前肢、前腳掌仍保持相當原始的結構;當裝甲類、許多蜥腳類恐龍行走時,前腳掌的腳趾向前,掌心向後。當角龍類、以及採四足方式前進的鳥腳類恐龍行走時,前腳掌的腳趾是朝向前方與兩側撐開的;採取二足方式行走的獸腳類恐龍,也保有這項原始特徵,後肢的腳趾也是往前方與兩側撐開的;三角龍的前腳掌有五個腳趾,但只有前三趾協助支撐體重,第3、第4腳趾已退化,沒有短蹄狀腳趾。
6、雖然三角龍常被描述成群居動物,但目前很少直接證據顯示牠們為群居動物;有些角龍類恐龍的發現地點常有數十或數百個個體,但目前只有發現一個三角龍的屍骨層,該屍骨層位在蒙大拿州南部,只包含3個幼年個體。
7、在1966年,明尼蘇達科學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Bruce Erickson宣稱在蒙大拿州海爾河組發現了200個前突三角龍(T.prorsus)的標本;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則宣稱在該處發現了超過500個頭顱骨;因為在北美洲西部的蘭斯組(晚馬斯垂克階,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發現了豐富的三角龍牙齒、角狀物碎片、頭盾碎片、以及其他的破碎頭顱骨,因此三角龍被認為是該時代的優勢草食性動物之一。
8、在1986年,羅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估計在白堊紀末,三角龍的數量佔了蘭斯組動物群的5/6;三角龍的頭骨較常被發現,而非身體部份,與大部分動物不同。
9、三角龍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之前最後出現的角龍類之一;三角龍的近親雙角龍與牛角龍、以及遠親纖角龍也生存在同一時期,但牠們的化石較少被發現。
10、三角龍可能有獨特的皮膚結構..一個發現於美國懷俄明州Zerbst牧場的三角龍化石,被暱稱為「Lane」,目前由黑山地質學研究機構(Black Hills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Research,Inc.)收藏、管理,目前還沒有經過正式研究;該標本顯示某些三角龍的腹部鱗片類似現代鱷魚的腹部帶狀鱗片,而背部與尾部可能覆蓋者類似鬃毛的結構,類似更原始的鸚鵡嘴龍的尾部毛狀結構。

維基百科就「劍龍」相關資料整理如下:
1、劍龍生活在侏儸紀晚期,大約是1億5,500萬年前到1億5,000萬年前左右,也就是啟莫里階至提通階早期;劍龍的身體龐大且沉重,是所有劍龍亞目之中最大,大概相當於一輛巴士;牠們的背部曲線呈弓狀彎曲,後肢比前肢更長;頭部靠近地面,而硬挺的尾部則平舉於空中。關於劍龍身上的尖刺與板狀物的用途,有許多不同的推論;尖刺很可能是用來防禦,而板狀物除了防禦之外,或許還能用來視覺展示與調節體溫;劍龍與一些巨型蜥腳類恐龍,如梁龍、圓頂龍與迷惑龍(原名雷龍)等優勢草食性恐龍,生存於相同時代的相同地區,化石也多有重合。
2、劍龍屬(屬名:Stegosaurus)是一類已滅絕的草食性四足動物,是劍龍亞目的一個屬;屬名為Stegosaurus,源自希臘文中的στέγος-(stegos-;指屋頂)與σαῦρος(-sauros;指蜥蜴);牠擁有桃心狀的骨板不對稱的排列在背上,尾巴上四個用來攻擊的尖刺,以及非常小的腦袋;劍龍的腦袋是恐龍中、按照比例計算最小的一種,劍龍除了大腦,還需要靠著背部和尾部的神經結塊來操控四肢和尾巴的運動,分擔過小的腦的壓力。
3、劍龍的頭尾長大約是9公尺,高度則大約4公尺;對人類來說,劍龍是相當龐大的動物;但是在牠們所生存的年代中,還有許多更為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另外沿著弓起的背部脊線,有兩道形狀類似風箏的板狀物平行排列;在尾部的靠近末端區域,則有兩對尖刺向水平方向延伸,這些裝甲可以用來防禦一些屬於獸腳類的掠食動物。
3、劍龍有4支腳,牠們的前腳有5個腳趾,而後腳則有3個;前腳只有內側兩趾具有蹄狀趾;劍龍的後腳比前腳更長,也更強壯,使身體姿態變得前低後高。牠們的尾部明顯高於地面許多;而頭部則相對地較為貼近地面,離地不超過1公尺。..狹長的頭顱骨在整個劍龍身體中只佔一小部分,在劍龍的眼睛與鼻子之間,有一個稱為眶前孔(Antorbital fenestra)的洞口;這種特徵出現在大多主龍類(Archosauria)包含鳥類、恐龍、翼龍目與鱷魚等動物的演化支;動物中,其中現存的鱷魚已經失去了這個特徵;位置較低的頭部,可能用來尋找低矮的植物,並且以這些植物為食;劍龍的前上頜骨牙齒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角質的喙狀結構,這也顯示了牠們的食性;劍龍的牙齒較小,並且呈三角形,因為平坦的研磨麵,顯示這些牙齒可能用來進行研磨食物;此外,牙齒在頜部的排列方式,顯示出劍龍擁有頰部,可以在進食時將食物置於兩側的頰部咀嚼。
4、劍龍屬是劍龍亞目之中體型最大的一類,身長最長可達12公尺,其重量最高可能約5,000公斤;較為普遍的尺寸則大約是7到9公尺。馬許在劍龍發現之後不久,就根據其較短的前肢,提出了牠們可能以兩腳站立的想法;不過到了1891年,馬許又因為考慮到劍龍的沉重身體,而改變了他的理論;目前關於劍龍的四腳步態已經沒有疑義;不過對於牠們是否能夠以後腳支撐,並且與尾部形成一個三角架狀態,進而將身體抬高,以較高的植被為食,則仍然在討論當中。羅伯特·巴克爾曾經提出上述的想法,並遭到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的反對。
5、與後肢相較之下劍龍的前肢非常地短,由腓骨(fibula)與脛骨(tibia)所組成的小腿,比股femur;大腿的部分)更短;這顯示牠們並不能非常快速地行走,因為後肢的腳步會受到前肢的限制,最快大約每小時是6到7公里。
6、劍龍的腦容量不比狗的腦容量更大,與整個身體相比之下,劍龍的頭部便顯得相當地渺小;劍龍的命名者奧斯尼爾·查爾斯·馬許,曾經在1880年代獲得一具保存完善的頭顱骨,顯示出劍龍的腦容量非常小,可能是所有恐龍中最小的一個;事實上,當動物的體重大於4.5公噸時,其腦部重量將不會超過80公克;這個現象使過去的人們認為恐龍是相當愚笨的動物,不過這種想法現在已經被廣泛地否定。
7、馬許在描述、命名劍龍不久之後,曾經指出其臀部區域的脊髓,擁有較大的通道,能夠提供空間容納一個比腦部大20倍的構造;這是一種相當著名的理論,認為如劍龍一般的恐龍,在尾部擁有一個「第二大腦」,而且可能用來控制身體的後半部動作;同時這顆「腦」也可能在劍龍遭受掠食動物攻擊時,暫時性地反應、幫助牠們抬高身體;近年則出現另一種想法,認為這個也出現在蜥腳類的空間,事實上是肝醣體(glycogen body;或糖原體)的容納處;這種構造也出現在現存鳥類身上,其詳細功能還不明瞭,可能是用來幫助神經系統的肝醣供給。
8、大多數關於劍龍的資訊是來自成年個體的標本,直到較晚近的年代,才發現了一些幼年時期的劍龍化石;在1994年,美國的懷俄明州發現了一具亞成年個體的標本,頭尾長4.6公尺,高度為2公尺;活著時的體重則估計大約是2.3公噸;這具標本目前收藏在懷俄明大學地質學博物館(University of Wyoming Geological Museum);在丹佛自然歷史博物館(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展出的一個較小標本,身長2.1公尺,背部高度為0.8公尺。
9、劍龍最早為奧斯尼爾·查爾斯·馬許在1877年所命名;在19世紀後期,馬許與另一位考古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之間有俗稱為「骨頭大戰」(Bone Wars)的競爭,而劍龍是首先被發現與描述、命名的眾多恐龍之一;化石的發現地點是科羅拉多州莫里森的北部,屬於莫里遜組地層,這些最早出土的化石,成為裝甲劍龍(Stegosaurus armatus)的正模式標本(holotype)。
10、劍龍屬名「Stegosaurus」的意義,源自「有屋頂的蜥蜴」,這是因為馬許一開始以為劍龍身上的板狀構造,是有如屋瓦一般地覆蓋在整個背上;幾年之後,又有許多較完整的化石出土,而馬許也發表了幾篇關於劍龍屬的論文。他描述、命名了許多物種,但是其中有許多尚未獲得公認,有些可能是無效名稱,或是現有種的同物異名;目前公認的數個物種當中,有兩種的研究較多,其他種的研究較少;莫里遜組發現的劍龍化石,多集中於第2到第6地層帶,第1地層帶曾發現一些化石,可能也屬於劍龍。
11、根據多個發現於莫里遜組的足跡化石,顯示劍龍是小群體行動的動物,由多個不同年齡的個體構成小群體;一個足跡化石被發現有4、5個幼年劍龍,朝者相同方向行動;另一個足跡化石,則是一個幼年劍龍的足跡上方,另一個成年劍龍的足跡重疊在上方;在莫里遜組的恐龍裡,劍龍可能比較偏好乾燥環境,不同於異特龍、迷惑龍、圓頂龍、梁龍。
12、有關進食敘述:
(1)劍龍與相近的恐龍皆屬於草食性,不過牠們的進食策略與其他的草食性鳥臀目恐龍有所不同;其他的鳥臀目恐龍擁有能夠輾磨植物的牙齒,以及能水平運動的下頜;而劍龍(包括劍龍亞目)則的牙齒缺乏平面,使牙齒與牙齒之間無法閉合,牠們的下頜也無法水平地運動。
(2)在侏儸紀晚期的劍龍亞目物種豐富,且在地理上分布廣泛,古生物學家認為牠們所吃的食物包括了苔蘚、蕨類、木賊、蘇鐵、松柏與一些果實;同時由於缺乏咀嚼能力,因此牠們也會吞下胃石,以幫助腸胃處理食物,這種行為也出現在現代鳥類及鱷魚當中;劍龍並不像現代草食性哺乳類一樣,這些物種以地面上低矮的禾本科植物(草)為食,因為這類植物是在白堊紀晚期才演化出來,那時劍龍早已滅絕許久。
(3)關於劍龍低矮的覓食行為習性有一種假說,認為他們吃較低矮的非開花植物的果實或樹葉,並且認為劍龍最多只能吃到離地1公尺的食物;另一方面,如果劍龍如巴克爾(Bakker)所推論,能夠以兩支後腳站立的話,那麼牠們就能夠找到並吃到更高的植物;對於成年個體來說,能夠達到離地6公尺的高度。
(4)在2010年的一項詳細研究,利用電腦進行、計算兩種不同的立體模型,分析劍龍進食時的頭顱骨生物力學作用、咬合力,計算時並考慮頭顱骨比例、大小、硬度等參數變化;研究的計算結果,發現劍龍的不同位置咬合力,分別為:頜部前段140.1牛頓、頜部中段183.7牛頓、頜部後段572牛頓;這顯示劍龍可輕易地咬斷質地柔軟的植物,但當咬下直徑超過12公厘的植物時,將會發生困難;根據這個計算結果,劍龍可能主要以低矮的小型樹枝、樹葉為食,而無法以較大型、較硬植物為食。

佛光山表示,2020年春節,來到佛陀紀念館,大大小小朋友將會看見「動物動起來」,在成佛大道兩旁,小七誡的草皮上有三角龍、劍龍;小八道的草皮上有大象,樹上還可看見猴子家族;在榕樹林犀牛區有犀牛及長頸鹿,小朋友不妨比一比,會動的犀牛又和不會動的犀手有什麼不同的特色?哇,熊貓家族也出現在樹上哎!猴子家族和熊貓家族不僅在榕樹林園區可見到芳蹤,在樟樹林園區也有呢!(于郁金攝)




中華海峽傳媒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三角龍 #劍龍 吉祥家族-動物動起來超吸睛!三角龍×劍龍現身佛館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