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19年1月2日星期三

鸕鶿捕魚通常不小呢!攝影達人鄭緯武:賞鳥觀賞好時機

【記者于郁金/綜合報導】「鸕鶿捕魚」可曾看過!據說聖經只在摩西律法裡提過這種鳥。攝影達人鄭緯武表示,「鸕鶿」雖然是鳥,卻能夠潛入水裡捕魚,因為牠的嘴和食道如同尼龍材質一般,伸縮性極佳,能吞食大魚,所以牠捕捉的魚通常不小呢!

攝影達人鄭緯武指出,早期在中國大陸,漁夫利用鸕鶿協助捕魚,漁夫在鸕鶿的脖子處綁上繩子,讓鸕鶿無法吞下大魚,然後放牠下水捕魚,捕到之後,漁夫就從牠的嘴裡把魚拉出來;鸕鶿是中國大陸漁夫捕魚的工具,在臺灣卻不曾見過,所以臺灣很多人對牠感到好奇,現在嘉義鰲鼓濕地有非常多鸕鶿棲息渡冬,是觀賞的好時機。

「其實,鸕鶿在鳥類當中,長相算是醜的,頭看起來很像小丑」鄭緯武表示,全身上下都是黑得發亮,透出金屬光的羽毛,當牠靜站的時候,看起來還有點威儀,飛行的時候,遠看就像鳥人一般,樣子有一點可笑,而且牠的翅膀羽毛並不密合,看起來很像破舊的風箏,加上黑漆漆一片,實在欠缺美感。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指出,鸕鶿(學名:Phalacrocorax carbo),別名鷺鶿、鷺鷀、水老鴉、魚鷹、鷧、烏鬼,是一種廣泛分布的鸕鶿科海鳥。普通鸕鶿主要生活在舊大陸和北美洲東海岸,一般在懸崖上或樹上作窩,但是越來越多地也在內陸生活。在海草和嫩枝達成的窩裏一次下3至4枚蛋。..在水裡追逐魚類,經常潛泳,亦常停棲在岩石或樹枝上晾翼;非常合群,常列排飛行。..體長90厘米,有偏黑色閃光,嘴厚重,臉頰及喉白色。繁殖期頸及頭飾以白色絲狀羽,兩脅具白色斑塊。幼鳥:深褐色,下體污白。虹膜為藍色;喙為黑色,下嘴基裸露皮膚黃色;腳為黑色。

鄭緯武說,近日我觀察鸕鶿捕魚,發現牠有一個特別動作,牠只要捕到魚出了水面,會立刻狼吞虎嚥地把魚吞下肚,如果牠出了水面發現旁邊有同伴或其他的鳥,牠會因為怕魚被搶,快速飛離水面,一邊飛一邊吞魚,等到牠回到水面時,已經把魚吞下肚了;我想,鸕鶿捕魚會有這種動作,可能是因為長期被漁夫當成捕魚工具,辛苦捕到的魚常被掠奪,因此世代留下了陰影吧!

維基百科資料亦指出,當鸕鶿幼雛60日齡左右,就可讓其下水;100日齡後逐漸讓其跟隨成年鸕鷀學習捕魚;150日齡後就可逐漸進行正常捕魚;訓練捕魚時,需用莎草、藁草或別的草莖做成的圈環(也可用特製銅環)套上鸕鷀頸上,使其只能吞下小魚,不能吞下比較大的魚;當鸕鷀每次捕到大魚時.取下魚後應餵上1條小魚以資鼓勵,使其多下水捕魚。..開始訓練也可先用很多的繩子縛在鸕鷀的腳上,繩的另一端縛在河港的岸邊,把釆鸕鷀到水裏,叫鸕鷀入水捉魚,等捉到了魚,馴練的人,口裏發出特別的叫聲,將鸕鷀叫回岸上來,再用小魚餵給它吃;吃過以後,再趕到水裏去,叫牠去捕魚;這樣天天訓練,大約經過一個月,便可用一隻小船,讓鸕鷀站在兩邊船舷上,再把船搖到一定的地方,把牠趕下水去捉魚;這樣訓練1個多月,就可以完全馴服,聽漁人指揮。(照片由攝影達人鄭緯武提供)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