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4年8月2日星期五

劉燈鐘走訪清水文化園區 感受眷村文化及日常生活

【記者于郁金/臺中報導】劉燈鐘博士於8月2日來至清水眷村文化園區參訪,在臺中縣家庭福利推展協會温玉蕊理事長等當地人士帶領及解說下,深度認識該眷村歷史沿革和居民日常生活,目前該園區除經常舉辦眷村文化展示及藝文展演空間外,當地社團或藝術家可申請進駐使用,為老舊眷村注入新的活水源泉和生命力。

劉燈鐘表示,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在此設立空軍眷村「信義新村」,住戶多為發動機製造廠及降落傘修製廠員工,共計有42戶;2006年原住戶搬遷至附近眷改大樓,並重新整修為「清水眷村文化園區」,面積有6.25公頃,提供文化展示及藝文展演空間,經常舉辦眷村、藝術和特色元素等活動,重新創造眷村新風貌與文化;温玉蕊從小在眷村長大,為了傳承和創新眷村文化,特別至靜宜大學研究所修得社會企業與文化創新碩士學位,在她的精彩解說中,讓人凍結和沉醉在那個特定歷史年代裡。

温玉蕊理事長指出,信義新村每個家庭都有很多故事,整個眷村就像一個大家庭,在搬遷至眷改大樓後便處於閒置狀態,此後在當地有心人士和社團積極爭取下,2012年國防部將其列為「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區」,2014年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成立「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以保存眷村文化及提供工藝微型文創空間,2019年被登錄為聚落建築群;眷村第一代長者已逐漸凋零,她深感榮幸能見證這裡能被活化使用。

台中市卓越青工志工協會傅心韻秘書長認為,眷村文化是特殊時代產物,目前清水眷村園區房子雖老舊,但卻很真實;走在狹長巷弄,彷彿走進時光隧道,這裡保存和傳遞眷村文化記憶,透過各種動靜態活動方式,紀錄原住戶不同生命經驗及生活際遇,延續眷村經驗與記憶。




中華鱻傳媒 劉燈鐘走訪清水文化園區 感受眷村文化及日常生活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