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燈

2024年4月10日星期三

醫師談食物對皮膚健康重要性

【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皮膚為人體最大器官,覆蓋著全部身體,佔成人體重15%,成人每平方吋(6.5平方釐米)含長度4.5米(15公尺)血管,具有器械性和環境保護功能、濕度調節、體溫調節、感覺刺激、維他命D合成和免疫監控等功能,其它尚有神經傳導、聯絡和水份儲藏功能等。

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李耀泰表示,皮膚結構分為三層,各司其職:(1)上皮層:在皮膚最外層,輕薄,其中角質細胞佔上皮層細胞90-95%,其它尚有黑色素細胞、蘭格罕細胞(樹狀細胞)和默克爾細胞(觸角上皮細胞);(2)真皮層:中間最厚一層,厚度約1毫米,內有結締組織(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血管、纖維母細胞、汗腺、毛囊、皮脂腺、神經和淋巴等;(3)下皮層:含皮下脂肪、結締組織、血管、大的神經和巨噬細胞等。

李主任指出,通常對皮膚的傷害包括老化、疾病和環境因素,如空氣汙染、臭氧、抽菸、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紫外線太陽灼傷等;此外,在脫水狀態下皮膚會乾燥、粗糙、搔癢不適等,缺乏彈性;皮膚乾燥亦可由高糖、太鹹和酒精所造成。

李主任說,人的老化就是產生皺紋,乃因失去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纖維,皮膚變薄,皮下骨骼肌收縮,以致產生皺紋,並與老化、基因、抽菸、紫外線過強和外源物質(如環境污染物、藥物、食品添加劑、殺蟲劑等)息息相關,提供以下參考:
1、研究顯示,在食物方面對皮膚不利因子有:(1)水份不足:脫水容易出現皮膚老化和發炎;(2)高脂食物:皮膚結構受損、發炎、減少蛋白合成,容易致癌;(3)高碳水化合物/精製糖:易皮膚老化和長青春痘;(4)食物添加劑:易過敏,產生皮膚紅疹、腫瘤等。
2、文獻報告,認為對皮膚健康有益食物有:覆盆子、黑莓、草莓、葡萄、蔓越莓、酪梨、石榴、鳳梨、香蕉、芒果、哈密瓜、西瓜、木瓜、綠茶、黃瓜、蘆薈飲、香菇等,這些食物富含多酚、食物纖維、多醣、維他命和自然色素,有抗氧化、抗發炎、抗癌、增加皮膚再生能力、修補能力、促進血液循環、排除過多毒素、抗細菌感染、減少血管硬化等功效;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可以減少皺紋,而橄欖油、堅果含有omega-3脂肪酸,能增進皮膚健康。

李主任強調,每天補充足夠水份是很重要的,根據歐洲食品安全會議建議,男、女每天分別需要水份2.5公升和2公升;美國醫學機構則建議男、女每天分別需要3.7公升和2.7公升;此外,益生菌(如乳酸菌、雙岐桿菌)對皮膚健康也有加分。

李主任認為,隨年齡增加,保健很重要,當多年不見好友稱讚你容顏依舊保持得宜,無論真假,聽了心情總是開心愉悅的,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有自信心,皮膚老化最傷,因此值得重視;多吃有益皮膚食物,避免危險因子,常保笑容,也能活得神采奕奕。


中華鱻傳媒 醫師談食物對皮膚健康重要性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