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郁金/許綾芳/綜合報導】張大千揮灑《墨荷》俯仰生姿、筆墨淋漓;溥心畬的《秋塘鵜鶘》淡墨勾勒、線條靈動;常玉筆端所繪的《荷》,造形優雅、流暢有力。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共同策畫「人間池塘-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一次雲集晚清至當代50位重量級文人畫家、74幅「畫荷之作」,在佛館搖曳登場。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這是佛館慶祝10周年第1個重磅展覽,觀眾來到「人間池塘」展場中,將能聞到陣陣撲鼻的荷花香與文人氣息,也盼能在5月「借花獻佛」,用清淨的蓮花慶祝母親節與佛誕節。
5大主題 展現多樣風情
史博館館長廖新田表示,在社會受新冠疫情影響下,與佛館合作推出「人間池塘」大展,更是別具意義,「當社會人心浮動時,需要靠宗教和信念支撐,也要以藝術、文學、音樂來撫慰人心」,這檔「人間池塘」不只展荷花,更盼大家能在嚴峻環境中,學習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展覽由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林秋芳,與史博館研究人員陳勇成共同策展,規畫「大千風采」、「金石風格」、「嶺南風光」、「文人風雅」、「東西風情」5大主題。
除了上述參展巨擘大家,還有吳昌碩、王震、李苦禪、歐豪年、趙少昂、李奇茂、梁丹丰、江明賢、席慕蓉等名家,以寫意、工筆、水墨、油畫、水彩等不同技法,展現荷花之美;此外,史博館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嶺南美術館、歐豪年文化基金會、華岡博物館提供經典荷花館藏共襄盛舉。
5場講座 學習蓮花聖潔
如常法師分享,常玉從未至臺灣南部展覽,因此這次力促常玉作品至佛館展出,是展覽很大亮點之一,而佛館也提供10件書畫參展,「這些作品原為早期藝術家或信徒,送給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作為建寺義賣,但大師覺得寺廟蓋成後,裡頭若沒有文化會很可惜,因此將這些珍貴字畫保存至今」。
其中在「大千風采」主題中,將展出9幅張大千作品,除了可一窺他少見卷軸<水殿暗香>,《墨荷》、《荷花》2幅畫作,更是張大千致贈給好友星雲大師珍品,如常法師說,「兩幅畫風和構圖都非常奇特,是史博館作品中所沒有布局,也是佛光山首度對外公開展示」。
「人間池塘」即日起至8月15日於佛館展出,不僅有精采展覽,還規畫臺北與高雄共5場教育講座與推廣活動,呈現今代與戰後各流派畫家筆下的荷花藝術風情,並傳遞傳統文人與佛家共同學習蓮花清淨、出淤泥而不染、聖潔精神的內涵;15日首場講座,史博館館長廖新田率先在佛光緣美術館臺北館暢談「史博館的荷花緣」。(照片由佛光山提供)
分類:宗教文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