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議員說,過去經驗是因為春雨,截流站閘門打開,污水排放至運河,造成運河污染,溶氧量高的魚容易死亡,但是目前為止並沒有下雨,為何魚會死掉,實在讓人納悶,實在有必要找出原因。
針對民眾通報臺南運河永華橋等處發現死魚,臺南市環保局立即派員進行清除,現場發現死亡魚種主要為土黃魚及少數烏魚等,經初步檢視死魚情形,發現體型約手掌大小、嘴部張開,現場量測水中溶氧偏低,研判應為氣溫變化大,運河水體翻騰效應至底泥擾動,使得水質劣化,且懸浮固體濃度升高,導致魚隻窒息死亡。
針對運河發生死魚情形,環保局持續監測掌握中,環保局今(15)日在接獲通報後即派員抵達現場採集水樣送驗,現場水質酸鹼度為pH7.15、溫度攝氏25.0 度、溶氧1.26 mg/L,溶氧低於魚體存活下限值(2.0 mg/L)。死魚現正由環保局積極撈除以避免二次污染,截至今(15)日午間已完成清除運河盲段近200公斤之魚屍,下午將完成永華橋至利樂橋間之死魚清除作業。此外,環保局已採樣近一步化驗水質,以釐清死魚發生原因。
外界關切此次運河死魚發生條件,與往年受春雨影響不同,是否係水質污染造成。環保局表示,研判應為近日氣溫變化較大,造成運河水體翻騰,現場水面出現黑色塊狀物,並非油污造成,係底泥因翻攪而上浮;而底泥中有機物質分解耗氧,以及懸浮固體濃度上升,造成水中溶氧驟降、魚鰓堵塞等因素,應為導致魚群死亡原因。環保局除監測該區域水質變化情形,亦將加強附近是否有違法污染案件,民眾若發現任何水質污染事件,請打免付費專線0800-066666檢舉,環保局立即派員前往查處。
分類:地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